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總統發動國際文宣戰 突破艱困外交處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二十二日電)進入執政最後一年,總統陳水扁近日「主帥親征」,密集接受國際媒體專訪,輔以視訊會議,突破拿不到簽證、無法出訪的困境,嘗試另類的元首外交,透過對歐洲、美洲、東協等國強力放送,讓國際了解中國對台灣打壓、台灣無法加入WHO的誤謬,以及台灣與各國經貿交流的強烈企盼。

黨政人士表示,執政七年來,總統向對岸釋出許多善意,中國不但不領情,反強力阻撓台灣加入國際社會組織,連總統出訪拼外交,也拿不到簽證、無法過境,處處遭到打壓。

黨政人士說,為了突破中國封鎖,讓全球了解台灣的處境,四月下旬起,總統發動密集國際文宣戰,共分歐洲、亞洲、美洲三大區塊。

由於今年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陳總統希望德國政府能積極發揮影響力,促使歐盟在中國的政治尚未民主化,及人權記錄未獲得具體改善之前,繼續維持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因此總統選擇在歐洲地區舉行柏林與日內瓦兩場視訊會議,希望發揮影響力。

與日內瓦國際媒體視訊會議的主題,則鎖定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統特別在會中訴求,依據WHO的憲章及WHA的議事規則,台灣是主權國家,有資格成為WHO的會員國,並非WHO秘書處可以直接認定,必須全體會員國決定。即使最後台灣再度叩關不成,但至少國際媒體已了解中國打壓台灣,無所不用其極。

美洲部份,總統選擇接受彭博財經新聞社專訪,五月二十九日總統也將與華府學者舉行台灣、華府兩地視訊會議。黨政人士表示,彭博財經新聞社是全美最大的財經新聞媒體,對歐、美、亞等洲同步播出,總統可藉機讓國際了解,台灣經濟被邊緣化的原因,絕對不是在野黨所說的意識形態治國。

東協包括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總統接受新加坡亞洲電視台專訪,著眼於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簡稱東協)國家中政經情況最好,影響力頗大。

總統在專訪中強調,東協是台灣第四大貿易伙伴,去年雙邊的貿易也達到五百多億美元,累積台灣對東協的投資也將近五百億美元,希望能繼續強化彼此關係。但台灣在整個區域的經濟整合,被忽略、被邊緣化、甚至被排擠,完全是中國的因素,台灣非常希望能與所有的國家推動簽署FTA。

黨政人士表示,為了拼外交,總統充分配合幕僚的規劃,全力以赴,就是希望讓國際社會聽到台灣的聲音,幾場國際文宣戰打下來,反應不錯,未來將視議題與國際局勢發展,推出不同的文宣戰,絕對不會因中國的打壓而退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