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挺教育部修用詞 馬英九應釐清反對理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一日電)教育部提出修改教科書五千個不適合用詞做法,引發在野批判。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顏聖冠今天召開公聽會聲援教育部,陽明大學教授洪裕宏也說,雙方爭執是兩套政治認同衝突的必然結果,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批評教育部「新戒嚴」的說法只是在混淆問題,應該清楚地把反對理由講出來。

洪裕宏強調,許多批判教育部的心態,其實只是維護過去教科書中隱含終極統一的觀點,有利追求終極統一的目標,事實上,相關問題應該被公開檢驗,應該交由社會藉相互辯論釐清爭議;尤其有這麼多不精準、未描述事實的語詞藏在教科書中,就是對青年最大的傷害,也導致台灣的國家認同異常混淆。

他說,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政治認同與文化價值觀有所區隔是不爭事實,各黨面對此一問題不該迴避,或是用一些「新戒嚴」等似是而非的說法混淆視聽,而是應該清楚地把贊成或反對原因說出來,讓人民公決。

台灣南社社長鄭正煜也質疑,批評教育部作法的只是一小特定部分人士,卻被媒體不斷炒作;他說,台灣文學與教育不該被少數人把持壟斷,必須擺脫中國文學霸權把持台灣教育平台的狀況,一些批判教育部的聲音,只是在試圖用一些群眾語言混淆視聽。

與會的師大政研所研究生鄭彥成則說,各界都說不要把政治帶進教科書,但是現行教科書明明很多用詞讓人質疑,包括不夠客觀、不夠精準,都是問題。例如中國在清代指有天下而沒有主權觀念,教科書中為何用「中法戰爭」而不是「清法戰爭」?

他也質疑,例如中國、美國都沒有所謂的國父,為何教科書中一定要堅持國父孫中山?他質疑,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充其量只是「中華民國政治史」。

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蔡秀菊表達力挺教育部長杜正勝的立場,並表示杜正勝代表台灣教育良心,以讀書人的風骨,為台灣教育做正確的事。她並反問,台灣明明沒有貓熊,為何要稱貓熊是「我國瀕臨絕種的動物」?

蔡秀菊說,面對教科書的混淆與錯誤用詞,卻看不到教師團體的自覺與反省,也看不到教師對泛藍打算自編一綱一本教材的質疑,讓人相當失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