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自述──五百零四小時(三)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十月二十六日

×××由渝返長,我方決定暫不在大連登陸,或可打開僵局耶。下午,俄顧問巴某來見,彼代表馬林斯基正式向我方說明,謂自我行營人員來長春後,各地多發生反俄行動,並聲明不准我行營人員出外視察。巴某語意,似指所謂反俄行動,間接與行營有關;而其語氣與態度,則完全帶有恐嚇性與警告性,確實使人難受。余思自行營駐長以來,各地不會有反俄行動,且知行營為適應當前需要,屢經宣告,必須切實奉行與俄保持友好之國策。而巴某今竟製造此種空氣,必須執行其既定策略,以阻礙我政府之接收東北也。俄方本無特權制止我行營人員出外視察,但為免除不必要之糾紛,擬暫時不提此事,以謀重大事項之解決。

天僇、北海二人,今日返渝。余本不願北海遠離,惟因其妻在渝即將分娩,故准其所請。而天僇因與其友人在滬合股貿易,亦不得不允其返渝,人最不可有錢,天僇革命性已漸告喪失矣。
長春警察局長易人,聞由共軍派人擔任,此事極可重視。
近日於煩悶時,每作兒戲之談答;當時差可解憂,事後轉增煩悶。忠厚如餘者,決非辦外交之人員也。

十月二十七日

余對巴某聲明,擬作鄭重之反聲明。上午,細心研究余之聲明內容,並先寫成俄文稿以免有誤。下午,約巴會面,而俄方聯絡官,則謂不知巴在何處,余深受刺激,但為國家而忍氣,固所宜也。馬林斯基對×亦避不見面,此或俄方作政策轉變之準備耶。寓居無聊,午後與世傑街頭散步。晚睡前,小立陽台,人初靜,風乍起,東望明月上升,樹枝搖曳窗前,心中不知所思。國家無實力,不得不動心忍性也。

十月二十八日

今日突然想起:步日曾評余為野馬,此使我警惕之處頗多。
上午,急待巴顧問回音,後知其於下午三時見余。晤面時,余除再度表明行營態度外,並希望兩方合作,防止一切反蘇行動。巴某態度之驕,架子之大,實在難受。此將益增國人對俄之痛恨,而余亦更能體認忍辱負重之深義矣。晚在門外散步,與俄兵談笑甚久,蓋同低層之渾朴俄人閒談,倒還有真情流露也。余討厭裝假,痛恨虛偽。

世傑肺病象徵,已相當明顯,深為其健康憂慮。
閱北平報,知關內局部之戰已起。近二日來,因過分受刺激而不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過了涼州,就是張掖,也叫甘州,西北有一句俗話說,金張掖,銀武威,表示張掖是很富的。但是,在今天的張掖,己夠不上拿金字來形容了!所以有人叫現在的張掖為土張掖。
  • 出張掖向西,過臨澤、亭台,就到肅州。肅州就是酒泉,這就是關內第一個縣,是各民族雜居的地方,所以各類民族都有。有一種叫赫薩克的民族,他們有一種帽子叫英雄帽,戴這帽的人,凡是殺一個人,就在帽上插一根雞毛,殺人愈多,雞毛插得愈多,就表示他是英雄。這些人,腳很短,所以他們總是騎馬的時候多,騎在馬上,上山下山過河都可以,但是下了馬,他們就沒有了辦法。
  • 第二天早晨,向安西前進,路上要經過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就是嘉峪關。嘉峪關是長城最後的一關,是明朝長城最西的起點,左右各有一座高山,和長城相連,中間就是關,形勢非但雄壯,並且異常峻險,真有一夫當關,萬人莫入之勢。關內有一小城,只有五六十家人家,都是非常窮苦。林則徐因為「抗英」之罪謫貶新疆,他路經嘉峪關時,作了一首胸襟豪壯的詩:「嚴百尺升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天山峰峭摩肩立,翰海蒼茫入望迷。誰道殽谷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關於嘉峪關的詩很多,有一首「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往前視戈壁灘,往後觀鬼門關。」好像出了嘉峪關就是生離與死別,由關上向外一望,是一片無限遼闊的平原,那裡才是真正西北的胸膛。
  • 這裡,首先有一點要加以說明的。過去,我們只知道戈壁灘就是沙漠,在地理學上也是一樣的。但是,在安西那邊當地人的俗稱,卻有分別:戈壁灘就是石子堆成的很堅硬的地,有許多地方,上面可以通汽車,沙漠才完全是很鬆軟的細沙積成的。
  • 因為要到青海去一次,所以到了永登縣,就向南走。
    水登縣有二個城,一個是新城,一個是滿城。現在滿城裡面完全是空的,新城亦並不見得怎樣繁榮。

    在永登過了一夜,早晨起來的時候,天氣非常冷,用冰水洗臉,覺得很舒服。吃過早飯就離開永登,到青海去。
  • 由青海折回蘭州,由蘭州到華家嶺,從華家嶺向南走,經過天水到寶雞。天水是隴南的一個大城市,在過去是軍事上必爭的地方,古蹟很多,那裡有一個伏羲廟,相傳伏羲是天水。
  • 今夜,我歇宿在太平洋濱的三棧小村。這裡有高山流水,蕉林修竹,風景幽美,環境清靜。

    經過六天奔走,來到這一個山村,獲得了一時安息,實在感覺到非常愉快和舒適。尤其是同戰士們住在一起,他們對我的態度是如此的熱情和親切,使我受到了極大的感動,亦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