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學者建言台灣如何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日電)據美國之音報導,在區域經濟整合不斷加強的形勢下,台灣經濟邊緣化的問題日益突出。台灣政府和一些研究台灣問題的國際學者都在考慮如何打破「一個中國」僵局,讓台灣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報導指出,當前台灣最熱門的經濟話題是台灣經濟的邊緣化問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蓬勃發展,東盟10國內部的經濟融合、東盟10+1、10+3、10+6框架下的自由貿易談判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東亞、東北亞、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範圍內的雙邊自由貿易談判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目前中國大陸在全球範圍內正在商談的自由貿易區有九個,涉及二十七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中國大陸外貿總額的大約四分之一。

反觀台灣,由於兩岸關係對立和「一個中國」的主權因素,台灣被排除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之外,未能和世界任何重要的經濟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雖然近年來台灣與一些弱小的邦交國進行的自由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但這些國家與台灣的貿易總額佔台灣對外貿易的比重很低。

美國企業研究所常駐研究員巴菲爾德在華盛頓舉行的一項研討會上,台灣日益邊緣化和孤立化與它的經濟和貿易地位很不相稱。

巴菲爾德說:「台灣是全球第十六大經濟體,貿易額占世界第十位,是美國第九大貿易夥伴,美國則是台灣第三大貿易夥伴……,台灣雖小,卻是一個重要的國際經濟體,並且攀登上世界尖端的科技階梯。」

台灣經濟邊緣化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雖然台灣分別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和「中華台北」的名稱加入世貿組織和亞太經合組織,但是台灣在尋求同經貿關係密切的美國、日本、歐盟和東盟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努力卻因北京的反對而四處碰壁。

報導指出,為突破中國的封鎖,最近台灣政府打算直接與中國大陸談判,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只有兩岸先達成協定,台灣謀求同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的努力才不會受到大陸的阻撓,台灣才有機會,否則台灣就無法避免被邊緣化。

紐約市立大學經濟系教授周鉅原強調,台灣突破孤立局面不能受到大陸的矮化,與其同大陸簽署類似同香港那樣的經貿協定,不如加緊遊說美國帶頭同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周鉅原說:「雖然台灣需要打破中國因素的孤立局面,融入東亞經濟整合進程,但是台灣不能尋求同中國簽署類似大陸與香港之間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EPA)那種協定。更重要的是尋求美台自由貿易談判。因為只要美國帶頭,許多亞洲國家就都會跟進。」

不過,巴菲爾德卻認為,雖然這種想法很有創意,但是他不認為布希政府會在最後任內最後把同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列入議事日程,他也不認為未來歐巴馬或馬侃政府會這樣做。

巴菲爾德強調,從經濟意義上來看,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對於台灣來說,也不如同其他東亞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來得重要。

巴菲爾德鼓勵台灣突破「一個中國」問題上的僵局,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他說:「中國堅持認為台灣同美國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違反一個中國的原則,這完全是錯誤的。過去十多年來,中國一直表示不反對台灣以單獨關稅區的名義加入世貿組織和亞太經合會(APEC),這樣做不涉及主權問題。台灣同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或任何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沒有改變這項原則,並沒有主權含義。」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也表示,台灣參與國際社會面臨獨特的挑戰,但是經濟活動是台灣融入國際社會的最容易、最可行的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