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在館外

貓頭鷹圖書館長李苑芳 讓孩子愛上閱讀

她不只讀故事給好孩子聽,也讀給令人頭痛的孩子聽,當所謂「壞孩子」的眼中開始增添不一樣的光芒後,李苑芳知道,自己做對了。
文/謝欣園 攝影/黃宗茂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2000年,李苑芳在台北福州街成立了「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

2006年7月,貓頭鷹圖書館接到房東的通知,房子要賣掉了,搬家對一個非營利組織而言,是件超級大事,不過,這已經不是館長第一次碰到困境了。從福州街成立以來,就歷經六次的搬家,而這一次,依舊有許多民眾伸出援手,幫忙詢問,最後,貓頭鷹落腳在陽明大學戶外廣場,與咖啡廳倚鄰,與大樹為伴。

從館外,透過透明的窗格,就見到大人小人喳喳乎乎,一片熱鬧。


貓頭鷹圖書館落腳在陽明大學戶外廣場。


圖書館外可愛的貓頭鷹石雕

剛開始,李苑芳只是喜歡讀故事給小朋友聽,她不只讀給好孩子聽,也讀給令人頭痛的孩子聽,當所謂「壞孩子」的眼中開始增添不一樣的光芒後,李苑芳知道,自己做對了。她又將「活動圖書館」帶到了觀護所,讓青少年開始讀故事文化;「讀故事」彷彿是個簡單的畫面,但講故事的人首先必須愛閱讀,才能將故事中的文字轉化成一種立體時空的現實感與親切感。

想聽故事的人實在太多了,因此之後,她開始接受各地邀約,到處讀故事給孩子們聽。2000年,李苑芳在台北的福州街成立了「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家中三百本繪本一口氣全搬過來了。


2000年,李苑芳街成立了「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家中三百本繪本一口氣全搬過來了。

繪本如何變立體

每個人在讀繪本給小朋友聽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方法,包括利用肢體與表情等等,但是,李苑芳的方法很精彩、很多面,把繪本變成了在山裡的探險,活潑又生動。

在館內現場,戴著琥珀色眼鏡的李苑芳看來精神十足,坐下來後,先對眼前的小朋友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俐落的拿起一本以形狀為主的布製繪本,像唱童謠似的唸著、介紹著,小朋友沈浸在聲音的旋律中,眼睛骨碌碌的盯著形狀瞧。


李苑芳說故事的方法很精彩、很多面,把繪本變成了在山裡的探險,活潑又生動。

李苑芳轉身又拿起英文繪本,翻開書,大聲的讀起英文句子,但是,文句中的關鍵詞,她直接翻成中文,讓小朋友不會因為聽不懂英文而興趣缺缺,還可以從韻腳中,體會另外一種語言的美。唸完一遍英文繪本,李苑芳又從頭翻起,開始了台語版的念誦,她將自己的腦袋、雙手節奏性的搖晃著,半個小時下來的奶娃讀書會活像是叮叮咚咚的奶娃音樂會。


李苑芳像唱童謠似的唸著、介紹著,小朋友沈浸在聲音的旋律中。


小孩愛看書。

推廣閱讀到日常生活中

李苑芳說,家人給她的支持是很大的,她因為分享閱讀,有一個美好的家庭,也致力推廣到社會上、觀護所中。她說,這件事情不是可以賺多少錢,是不枉此生,是閱讀帶給人的美好,已經在下一代紮根了。

*****

貓頭鷹圖書館 館藏及時間表
‧館藏內容:手繪書、親子書、圖畫書(中、日、英、歐文)、青少年文學(中、日、英、歐文)
‧講故事時間
週二 10:00—10:30 日文繪本讀書會;11:00—11:30奶娃讀書會
週六 16:00—16:30 貓頭鷹說故事
週日 15:00—15:30 奶娃讀書會;16:00—16:30 貓頭鷹說故事

在繁忙的南京東路上,大馬路的巷弄裡,有家白色漆刷的餐廳,與貓頭鷹圖書館有合作的關係。負責人方小姐說,她開始是默默贊助,後來,自己有了咖啡廳,就商請貓頭鷹圖書館義工來講故事。

「我覺得每件事情要做…尤其是非營利的,特別不容易。需要經費,需要堅持,有時候困難也真的很大,如果不是館長這樣堅持,周圍又有一些支持的力量,是真的很不容易。」方小姐說,人來到世上,狀態都不一樣,自己有能力,就該多出力,讓社會更美好。


貓頭鷹圖書一角。

「我什麼都不會,我什麼都可以學。」身為高階經理人的李鴻鈞剛來貓頭鷹圖書館的時候,是這麼說的。他說故事的對象是一大群小朋友,甚至只是嬰兒,但李鴻鈞從小孩子純真的臉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離開職場,放下自己,與小朋友的相處最是真實。」

雖然,面前小朋友多還在牙牙學語中,或只能舉起小手揮舞,但他可以感受到,這是小孩對故事內容的反應。養成閱讀的習慣後,「這些幼苗可以學習到道德的具體展現,學習到人與人之間應該多點包容」,一個良善社會的風氣便能延續下去。


李鴻鈞擔任日文說故事義工一年三個月。

*****

閱讀能帶來什麼好處

增加思考能力?國文好?會認比較多字?培養氣質?這些勾選式的答案在李苑芳的眼裡,都很奇怪。
人基本的生存環境中都有家庭,這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長利用旅遊、打球等等,可以緊密聯繫親子感情,但是,「閱讀是最便宜的」,李苑芳說。

李苑芳舉例,兒子小時候,她帶他去看大樹、挖土;可是,環境快速的在變遷中,小他七歲的妹妹就「享受」不到這樣的互動了,那她可以帶著孩子做什麼呢?親子一起閱讀一本書,互相討論想法,她覺得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而且,物換星不移。


李苑芳透過閱讀,與孩子分享想法、分享生活。

李苑芳透過閱讀,與孩子分享想法、分享生活,因為家庭中有習慣性的分享,父母跟孩子思想可以對話。孩子長大了,也很自然的成了她的朋友、支持者。

而,一個人也可以閱讀。

「我很多的人生問題-是透過閱讀走出來的」李苑芳從小生長在書香世家,要說她熱愛書本,倒不如說是別人的經驗與智慧在書中閃耀的光芒,逐步的吸引著她;作者觀察的世界,是一個與她不同的眼界思維,很多問題比自己現在面對的問題更吸引人。看看別人生活的世界,自己的問題雖然沒有解決,可是,出路也多了起來。

孩子真不愛讀?

李苑芳認為,要孩子培養讀書的習慣,不是書丟給他就好了,孩子需要大人陪伴,「孩子會期待父母的講話」。

有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媽媽在夜市經營小生意,剛踏進貓頭鷹圖書館,孩子就擺明了「我就不愛唸書」。

李苑芳拿起一本合適他的書,逐字逐句的讀了起來,雖然只是朗讀,可是李苑芳的聲音表情豐富,全心投入書中的世界,孩子也跟著上癮了,回家後,現學現賣的就跟母親分享書中的內容。半年後,孩子人際關係奇妙的變好了。


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可以學習到人與人之間應該多點包容。

耳濡目染下,兒子江碩濤也很喜歡看書,與她的感情非常好;江碩濤略帶罪惡感的說,雖然自己常往圖書館跑,可是,研究所三年下來,還是買了很多書。在貓頭鷹圖書館的義工家庭也是如此,以閱讀作為基台,家庭時時共享著溫馨。


其他義工講故事。


小孩愛看書。

在歐洲,李苑芳看到人們對閱讀像是在喝咖啡般的平常,內心衝擊很大。「(台灣)很少看到大人閱讀,因為大家沒有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此,貓頭鷹圖書館也特別針對家長規劃繪本課程,包括邀請作家現身說法,分享製作過程,為的就是在家長身上重新紮根,不是只是逼自己的孩子去唸書,而自己卻置身事外,扭曲了閱讀的本質。@*(http://www.dajiyuan.com)


孩子讀書需要大人陪伴。


要孩子培養讀書的習慣,不是書丟給他就好了,孩子需要大人陪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這座由劉得劭教授打造出的宜花東第一座「玻璃工房」,從劉教授娓娓道來的生活態度、創作理念以及未來願景中,我看見一位令人感動的「生活勞動美學實踐家」,正用他的雙手努力推動玻璃藝術──創作、研究、傳承、發揚……
  • 投身教育36年,他曾將一座偏遠的山上小學改變成吸引國內外學者觀摩的教學環境,也鼓舞學校老師發揮專長開拓新景。現在,星期一升旗時間為孩子說故事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 當過大老闆,也做過流浪漢,一個包子讓他重燃生命希望。抱著一顆感恩回饋的心從事這一個行業,對麵粉感恩、對客人感恩、對員工感恩,孫湘臺做出了口齒留香也溫暖心靈的口碑包子……
  • 他的體格強健,然而他的雙手卻是無比的靈巧。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外貌,果敢而嚴謹。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大家都熟悉的LV品牌創始人Luis Vuitton。
  • 這位被一個政權如此害怕,卻又被人民如此熱愛的歌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 台灣桌球小將李任悅受教練父親李黎懌影響,期許自己能為台灣奪得奧運金牌。今年11歲的李任悅在U13組排名一舉躍居世界第一,也成為她最棒的新年禮物。
  • 要說誰是現在全世界風頭最勁的企業家,那毫無疑問非埃隆‧馬斯克莫屬。2021年11月電動車巨頭特斯拉的CEO、SpaceX創辦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超越了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正式成為「世界首富」。此後,馬斯克長期都是星氣最旺的焦點人物。
  • 習近平拿他沒辦法,軟硬不吃的韓國總統尹錫悅。敢對中共説不,得罪過四位前總統的韓國「打虎英雄」。聯美友日親台,補强第一島鏈,安倍晉三之後堅決抗共的亞洲新政治强人。
  • 南希用一生詮釋了全心全意的支持和不離不棄的守護。她和里根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婚戀被讚譽為美國總統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 命運的輪盤呼呼轉動,里根和南希默默祈禱,往昔種種都是奠定基礎,命運把這對戮力同心的夫婦推向更大的舞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