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魯彬 深情的環保戰士

文林巧蓉 攝影 / 連震黎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4日訊】從美國落腳台灣,台灣前環評委員文魯彬律師因為愛這片土地,三十年來不曾間斷對台灣環境保育的關注,最終放棄了美國籍……

過完年,趁著前環評委員文魯彬(Robin J.Winkler)比較有空,約好到他辦公室採訪。推開博仲法律事務所辦公室大門,櫃檯前一位抱著小孩的年輕女子親切的打著招呼。「莫非走錯地方了?」印象中,法律事務所都是很嚴肅的地方,但這裏讓我感覺好像是到朋友家一樣舒服自在。


文魯彬鼓勵女性員工帶小孩來上班。

環保辦公室,節能又溫馨

原來這是文魯彬「環保辦公室」的具體實踐之一。文魯彬鼓勵女性員工帶小孩來上班,他說:「工作和生活應該緊密結合,我們是一個多元社會,應該盡量讓小朋友和我們在一起,讓他們從中學習進入社會。」文魯彬專屬的辦公室不大,但兩層樓設計的事務所卻有三個育嬰空間,僱有專業保母。在辦公室附設集中托育功能,共享育嬰資源,也是環保的一環。

很快的,我發覺另一個舒服自在的因素,是這裏室內的自然光,柔和而溫馨,與一般隨時燈火通明的辦公室環境很不同。叮嚀節約能源的小提醒,隨處可見。

文魯彬說,「環保辦公室」不只是節約能源,它是一個概念,包括提供員工一個有尊嚴的工作機會,在工作上能充份發揮所長,得到成就感,回歸到一個人情化的辦公室。

我想,這正是為何這個辦公室的人從小寶寶到老闆,個個精神清朗愉快的原因了。


文魯彬在花盆旁設一座水生植物池,乾淨的水裏養著吃蚊子幼蟲的大肚魚。

空中花園,廢輪胎種菜好香!

位在台北鬧區的「博仲法律事務所」是在大廈十二樓,為了推動環保,也希望能提供同仁、鄰居一個可以在都市裏了解大自然的環境,文魯彬和員工合作,把辦公室頂樓變成了綠意盎然的空中花園。站在十三樓頂往外眺,文魯彬很高興自己擁有一個綠化屋頂。

不同於一般打造得美侖美奐的花園,博仲的空中花園是用一個個廢棄的輪胎圈做成「花盆」,原本種一些台灣原生植物,後來改種一些可食的蔬菜,包括九層塔、香茅、芹菜、萵苣等。

文魯彬摘下一片葉子放在嘴裏嚼著,並且用流利的中文說:「好香!」禁不住誘惑,我也隨手摘了一小撮芹菜,把手中摘下的「美食」送進嘴裏,每嚼一口,一股來自泥土的芳香就在口腔裏流蕩。花盆旁還有一座水生植物池,裏面的水很乾淨,可以看到一些魚,怡然自得的在水裏游著。


空中花園一角的台北首間堆肥廁所,環保衛生,一點味道都沒有!

堆肥廁所,一點味道都沒有!

座落在空中花園另一角落的是聞名遐邇的「台北首間堆肥廁所」。木造古樸,乾淨舒適,提供「方便」之餘,也感謝朋友的「付出」。文魯彬很自豪的說:「一點味道都沒有!」因為上完廁所後,要用木屑和草料把身體解放的廢料蓋上,二、三年腐化就可以變成花草需要的肥料。環保堆肥廁所旁邊還有幾個大桶,有的堆放製作天然肥料用的落葉、廚餘;有的接雨水灌溉花和菜。

由於辦公室不開冷氣,為了讓室內溫度降低,文魯彬在頂樓女兒牆四周種植爬藤植物,綠意盎然。這些用心的舉手之勞,讓博仲去年用電量降低百分之十、用水量省下百分之四十五。

今年,他計畫在屋頂的一角裝置太陽能面板,自己產生電力。
減碳對抗全球暖化,樓梯走道牆上貼了一張「無煙梯道」告示,醒目的提醒大家勿在此抽煙。

放棄美國籍,台灣是家鄉

文魯彬出生在美國,擁有傲人的法學博士頭銜,一九七七年來台灣學習中文,當他踏上台灣這個美麗的寶島,就被台灣人的熱情深深吸引住。他說,不管他旅行到哪裏,當地人都很好客,而且驕傲的拿出自己的土產和他分享。原本預計只待上半年就回美國,想不到一待就是三十年。二零零三年十一月,文魯彬放棄美國國籍,正式歸化為台灣公民,成為標準的台灣女婿。

他說:「美國雖然是我的出生地,但是在那裏的二十多年,我經常必須四處搬遷,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我已經認定,台灣不是我第二個家,而是我第一個家鄉。」

抗癌,回歸簡單的生活

二零零二年底,文魯彬為律師事務所在美、歐、台間奔波,一回到台灣,就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經過診斷,當醫生宣布他得的是肺癌,只剩六個月的生命。他選擇放下一切到花蓮靜養。

在花蓮的日子,文魯彬過的是清靜的生活,吃的是排毒養生餐,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日子過得很簡單。打坐、採用生機飲食,癌症不藥而癒後,文魯彬決定把自己多出來的生命回饋給他所愛的這塊土地。

至今,文魯彬住著租賃的房子,家裏沒有電視機、汽車、冷氣,他盡力用行動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他選擇騎腳踏車代替開車,常年穿著一雙涼鞋,輕鬆的穿著充份透露出簡單的生活。

思考生命,減少慾望尊重萬物

回憶起這段生病的日子,文魯彬有時低下頭,有時雙手合十,堅定的眼神透露出對生命的沉思。

他坦言,和朋友合夥開設事務所,規模最大時員工有一百多人,公司營運狀況不錯。雖然有千萬的年薪收入,但他並不覺得很快樂。他不斷思索,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貧窮國家的老百姓能快樂的過日子,而一些物質富有的國家,卻存在不斷攀升的自殺率、犯罪率、離婚率?

「想擁有更多、永遠不夠」是人不快樂的主因。文魯彬發現,不管是窮人或富人,基本需求其實都差不多,但慾望卻不一樣。當人把「慾望」和「需求」的定義搞混時,就會陷入慾望不滿足的陷阱。為了滿足慾望,人就會去奪取別的物種的生存空間。

例如,每天電視、看板、廣告不斷散發你沒有足夠的旅遊,你沒有足夠的消費,你讀的書不夠多;政府也說經濟成長不夠,平均收入不夠。當物質和精神上一直出現「你就是不夠」和「愈多愈好」的訊息時,人就不斷的追求。說白了,這個「不夠」就是慾望。

對文魯彬來說,企業不是個人的,企業是屬於社會的,任何一個商品設計或服務,社會都要買單。我們的後一代要買單,不同的物種也要買單,企業的永續經營必須關心身旁的社群和環境。人只是地球的一個公民,不應有自己比其他物種優勢的看法,要學習和地球萬物共存、共生。


辦公室隨處可見大自然的圖案。

蠻野心足,捍衛自然野心十足

許多法律人對於社會運動、環境生態等都有深度的人文關懷,並且付出行動來實踐,文魯彬就是其中之一,他首先要求博仲事務所收入的百分之三捐給公益團體。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文魯彬成立「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這是台灣第一個以公眾利益為訴求的法律團體。文魯彬決定不再當商業律師,還把歷年的積蓄和每月的薪水都投入台灣環保。他開始全心全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例如焚化爐政策、蘇花高速公路興建、非核家園、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之歸還等。

「蠻野心足」這拗口又難記的協會名稱,卻一定讓人印象深刻。文魯彬解釋這四個字其實已充份表達生態協會的宗旨:「自然而自在」、「不輕易妥協的」、「從心做起」、「一步一腳印實際行動」。「或者你也可以解釋成,對於站出來捍衛自然,我們野心十足。」

結束短暫的約訪,看著他輕快的騎著腳踏車赴約下一個法律個案,我清楚,雖然在推動台灣環保的過程中,文魯彬被打、被恐嚇、有挫折,但他將持續在守護台灣環境的路上勇往前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環境保護署環境評估委員會委員文魯彬批評「環保署將環評委員當成敵人」,環保署今天表示,文魯彬相關言論抹殺環保署所有人員的努力,已涉及侮辱公署名譽,「環評委員批評要有根據」;文魯彬表示,若他的言語有冒犯官員,他願意道歉,但仍強調他所說的都是事實。
  • 【大紀元5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三日電)又有環評委員槓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目前為環保署環評委員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明天要告環保署,理由是質疑湖山水庫涉嫌違法施工,破壞壞境,環保署卻拿不出具體作為;環保署則表示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 【大紀元5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現任環評委員、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等環保團體,今天上午向環保署遞交「公民訴訟書面告知函」,要求環保署在六十天內針對雲林湖山水庫違法施工展開適當行動,否則將提出訴訟,湖山水庫並應立即停工。 文魯彬日前才揚言控告環保署前署長張國龍,今天他自稱「絆腳石委員會」,表示環保團體應該要和環保署合作,才能制衡財團。他並說,看到台北縣議員吳善九疑因阻擋砂石利益遭到槍擊身亡,他要向環保署官員「道歉」,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人做掉」。
  • 台塑六輕涉及違反環評承諾,超量用水,文魯彬等五位環評委員今天在環保署環評委員會議臨時會中提案,要求環保署監督,並連續處罰。環保署長陳重信裁示依法處理,六輕十四家廠商必須在六月底前提改善用水計畫,否則七月二日起將按日連續處罰,且不排除勒令停工。
  • 【大紀元7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五日電)第六屆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任期七月底屆滿,環保署今天完成第七屆十四位專家、學者環評委員遴選作業,第六屆環評委員有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顧洋等七位獲得留任,多次批評、質疑環保署對重大開發案放水,來自環保團體的律師文魯彬等七人都未獲續聘。
  • 【大紀元7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二十七日電)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徐少萍今天表示,新任環評委員名單出爐,包括受到社會好評的前環評委員文魯彬等五人全落馬,顯見民主進步黨根本不重視環保,對環評委員連最基本尊重都沒有,「這份名單不及格」。
  • 中華文化總會今天(20日)發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記錄台南黑糖製糖師以柴燒古法煉糖的故事,找回台灣的「甜蜜」記憶。
  • 香港彩瓷業界泰斗徐淼於2月15日辭世,享壽105歲,是港彩輩份最高、最年長的瓷繪名師。徐淼曾任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繪瓷部主任畫師,師從港彩名師謝中吾,擅長繪山水彩瓷,為道風山繪製作品無數,在雲水堂繪製圓形巨幅壁畫時已八十多歲。香港陶瓷研究會會長嚴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該會社交媒體專頁發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顧徐師傅生平。
  • 寧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視攝影師兼燈光師,參與拍攝了多部著名的好萊塢影視作品,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和網飛旗下的電影。他還擔任過法輪功真相電影的攝影總監,包括《為你而來》和《永恆的五十分鐘》。艾文是一名從小修煉的法輪功學員,他是怎樣成長為才華橫溢的青年的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