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歐盟課徵LCD關稅 台灣嚴肅考慮訴諸WTO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台北二十七日電)歐洲聯盟課徵十九吋以上液晶顯示器(LCD)進口關稅,明顯違反「資訊科技協定(ITA)」,台灣嚴肅考慮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全案很可能演變成為台灣入會後,第一個主動提起的貿易訴訟案例。

台灣是全球面板最大產國,全案涉及近新台幣兩百億元的龐大貿易及商業利益,對台灣面板產業出口有直接影響,加上台灣可能首度在WTO採取法律行動,未來發展已受到國內、外的高度注意。

歐盟一直認定十九吋以上的LCD用於電視,應屬於家電產品,而課徵高達百分之十四的進口稅,但美國等主要生產國則堅持這些電腦監視器用的面板屬於IT產品,根據ITA,應享有「零關稅」待遇,美國貿易代表史瓦布已兩度揚言要向WTO提告。

由於台灣是全球最大LCD產國,美國期望台灣能加入控訴歐盟的行動,台灣經貿單位也正審慎思考與美國採取共同行動。

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證實,他們正針對歐盟課徵LCD關稅問題進行全面分析、評估,不排除在WTO架構下,採取法律行動的可能性。

但他也強調,這個案件涉及貿易、法律及政策層面,特別可能是台灣在WTO的第一個貿易控訴案件,是否有充分勝訴把握等因素,因此,在作最後決定前必須「極為審慎」。

根據統計,台灣LCD廠商每年出口到歐盟的十九吋以上的LCD中,高達新台幣一千四百多億的產品被課徵百分之十四的進口稅,金額高達一百九十六億元,台灣相關產業公會已向政府反映,希望促使歐盟遵守ITA協定。

鄧振中指出,LCD是台灣最具優勢及發展潛力的高科技產業,政府責無旁貸要運用各種可能工具,提供協助,維護台灣及業者的貿易及商業利益。

他表示,啟動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並非目的,而是最後手段,只要歐盟願意修改政策,遵循ITA,台灣並不一定要採取激烈的國際貿易法律行動。

WTO的爭端解決機制規定,如美國及台灣等向歐盟提出控訴,雙方有兩個月的諮商時間,如仍未能解決糾紛,控訴國可要求成立裁判小組,進行調查、判決。

ITA於一九九六年成立,目前已有七十個國家加入,涵蓋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七的IT產品貿易,由於科技快速發展,ITA未能立即調整,適用的項目常引發爭議。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指出, 今、明兩年台灣將是全球第一大面板製造國,全球市場佔有率分別為百分之四十三及四十二。如以產值分析,台灣面板業在二零零六已超越新台幣一兆元,二零一五年將挑戰兩兆元。

台灣於二零零二年加入WTO,但一直沒有成為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當事國,只以「第三國」身分,參與其它會員國的訴訟,台灣是否擁有充分的法律人才與資源,獨立進行WTO的貿易訴訟,也將是重大考驗。

鄧振中表示,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的法律團隊成立以來,台灣的國際貿易法律能量已大幅提升,相信對於LCD案能作最精確的分析與掌握,加上如與美國共同行動,也有利於台灣的第一個WTO貿易糾紛案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