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業餘體育才是體育

五嶽散人

【大紀元4月28日訊】體育的意思很多人知道是「更高更快更強」,也有人知道是奧運的口號是參與。但這兩個口號本來應該是一體的,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體育在我國從來都是一種職業的表現形式。國外也有職業運動員,那種以體育為職業或者產業的活動,更多的是一種商業行為。而我國的所謂職業體育,是一種政府行為,現在雖然也有了商業的味道,但好多運動項目即使沒有贊助,國家也是會埋單的。相比較起來,我們的運動員更「職業」。

這種職業化的結果,催生不了真正的體育精神。奧運的理念是「重在參與」,而我們這裡,去運動會往往是那些國家培養的運動員的專利,民間的愛好體育的人士,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說起來,我國的這種職業化發展的角度未必不是好事。從我國派隊參加奧運會這短短的幾次裡,金牌和獎牌數量都有明顯的增長,說我們是個金牌大國、體育大國,當不為過。可是,一個真正的體育大國不是用職業運動員的金牌就能堆起來的,就像某些人為了展示起見,全身披金掛銀,而銀行裡的存款寥寥無幾。今天,雖然街頭巷尾都出現了好多小區的健身器材,但那種用幾根鐵棍拼湊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效果實在很難說,而其使用者更多的是中老年人。從存款的角度講,我們在體育方面的存款不多。

更重要的是,現有的體制固然可以從尖子中選擇能夠取得好成績的人,但這種機制其實是很殘酷的。體育這麼職業化的結果,就是好多人必須把全部的精力投身做鍛鍊,而不能掌握應該掌握的社會技能。一旦因為身體條件或者傷病等原因不能繼續從事這個職業,生活就馬上陷入困頓。而出成績的能有幾人?這種表面的體育強盛的形象,背後有著一種非常高的成本。

成本也就罷了,畢竟我們地大物博的說慣了,總是還能解決的問題。但民間業餘的體育活動不夠豐富,而且也不能走上正規的比賽,就會支付另外一種成本:體育的精神沒有在民間紮根。對比一下國外就知道,超級的胖子在那裡,每天鍛鍊的人比例更高。這也不完全是因為發達國家經濟比較好,而是業餘運動的理念深入人心,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奧運會又在中國召開。相信這次我們依然會延續一個良好的成績,甚至金牌總數拿到第一名也沒什麼稀奇的。但奧運的宗旨是崇尚業餘體育,參與的同時超越自己,雖然目前都是職業選手參加的多,可其中還是有不少不是職業的選手。我記得一位諾貝爾獎的得主,就曾經在奧運的田徑項目上拿下過銅牌。

真要是讓奧運精神深入人心,只是舉辦運動會、蓋各種體育場館是不夠的。運動會場裡的觀眾都是需要鍛鍊的,場上拚命的都是需要休息的固然是未必美麗的風景,那些體育館要是閒置在這裡,多少也是很可惜的。

所以,為業餘體育與業餘體育選手開闢一條可以參與的路,才是能讓體育精神發揚光大的善舉,不要再抱著我們這種「職業化」的方式不放了。要知道,奧運會是向所有希望挑戰的人發出的邀請,而不只是國家花大價錢打造各種項目的超人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第二十八屆美華運動會在洛杉磯揭幕
陳節如:運彩盈餘發展體育違公彩立法意旨
慶祝建城220週年 鳳山市舉辦健康甩活動
台內定出任體委會主委  戴遐齡術業有專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