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翦影】前宏碁董事長--施振榮

人氣 12

【大紀元5月28日訊】

施振榮小傳

自小就把握學習和自我訓練的機會
  
我於1944年出生於台灣鹿港,三歲時,父親因積勞成疾離開人世,母親施陳秀連女士含莘茹苦將我扶養長大。從小目睹母親的辛勞,體會到母親的偉大,因此我更力圖上進,並在課餘時,幫助母親賣鴨蛋與文具,經常要計算斤兩價錢,也因此奠定了我從小對數理的基礎,在1962年讀高中時並榮獲了愛迪生獎。
 
1964年,我考入國立交通大學,成為電子工程系第一屆的學生,由於在課業方面都能得心應手,再加上學生人數少,使得原本個性內向的我,也易有表現的機會,因此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並創辦社團,無形中培養出領導能力與溝通技巧。如今我擅長溝通,反應快,人緣好,主要就是奠基於大學時代的訓練。

1971年自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畢業。隨即進入環宇電子公司服務,開發出臺灣第一臺桌上型電算器;次年進入榮泰電子公司,又先後領導開發出臺灣第一臺手上型電子計算機與世界第一支電子筆表, 對臺灣的技術提升與外銷拓展有所貢獻。

創立成功的企業

1976年,基於推廣微處理機技術的理想,我與內人葉紫華女士結合其他五位夥伴創立宏碁公司,並且一步步打響Acer品牌在國際上的名號。
  
創業後,我服務於宏碁集團長達29年,與所有的宏碁員工一同打拼,只為實現「龍夢成真」的理想。之後為實現我於六十歲時退休的理想,我於2000年底正式由宏碁集團退休,這也寫下「全球高科技產業在位最久的CEO」紀錄。

長期以來,在強烈使命感的驅策下,我致力於發展創新的科技應用,塑造品牌形象,推動企業國際化,經驗的傳承交流,並落實人文科技島等理想,很榮幸能在1992年獲母校交大頒授名譽博士。

經過長期的努力與成長,不斷向困難挑戰,突破瓶頸,宏碁如今已發展出眾多的新事業,2007年第一季並躍居成為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公司,在國際上成為華人之光,「Acer」品牌更自1999年以來連續多年獲讀者文摘評選為亞洲最佳電腦品牌。

宏碁成立以來,直接或間接替台灣開創許多新的高科技事業,在宏碁開枝散葉後,ABW家族(宏碁Acer、明基BenQ、緯創Wistron)表現依然出色,2006年ABW家族整體營業總額約為1兆1,515億元台幣。不論宏碁、明基或緯創公司,都在全球資訊科技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並盡力為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建立企業轉型的良好經營模式

我在90年代初期曾經領導宏碁成功進行企業再造,落實自己在經營管理方面的一些想法,在2000年宏碁變革時,當時我也帶領宏碁由製造業轉型為資訊服務業,除原有的IT產品外,另積極發展新世代電子化服務,期能成為知識經濟的先鋒,替台灣創造國際級的資訊服務業。
  
我與內人所主導開發的龍潭渴望園區,目前已發展成一座結合居住、工作、學習與休閒的多功能智慧園區。2002年又成立渴望研究園,是國內首座由民間企業設置的國際級創新研發基地,以新知識產業的搖籃自許,提供進駐廠商在創業所需的後育成輔導、諮詢與服務機制,期能成為推動大中華新經濟的基地。
  
我與內人葉紫華女士育有兩男一女,均已成家立業,目前(2007年)我已有六個孫女。家中增添的小生命們給我們全家帶來了無限的希望與喜悅,含飴弄孫也是我在退休後最開心的事情之一。
  
我在創業後服務宏碁的期間內,除了不時進行變革管理與組織再造外,也積極的培育第二代接班人,在宏碁歷經分割與合併後,宏碁公司已成功轉型成資訊服務業;至於原本負責代工研製服務的部門,則已分割獨立為緯創公司,如今也有很好的發展。目前三個子弟兵都有各自的舞台發揮,表現也青出於藍。

退而不休,積極培育台灣新一代的管理人才
  
雖然我於2004年底正式由宏碁公司退休,不過為了將一生創業的經驗薪傳下去,我結合若干以前在宏碁公司的老戰友與來自各領域的菁英共同創立「智融公司」(iDSoftCapital Corp.,取其「智慧融通、共創價值」之意),希望以我在產業累積的實戰經驗和國際視野,提供其他創業者在創業過程或實際營運時專業化的輔導服務。
  
退休後,我仍舊希望自己繼續對社會與產業界能有所貢獻,同時持續與大家分享經驗,為此我並建立一個薪傳網站(http: //www.stanshares.com.tw),將我近年對外的演講、簡報資料、新聞報導、文章論述及個人著作等相關資訊,都放在薪傳網站上與大家分享。此外,我也準備多寫幾本書,以及從事一些對知識經驗發展有貢獻的工作 。
  
過去,因為身為整個宏碁集團的負責人,責任重加上工作多,無法讓自己做時間的主人,在我由宏碁退休之後,希望能減輕工作壓力,並多花些時間運動,讓身體更健康,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
  
目前我個人也捐贈成立了「智榮文教基金會」(Stans Foundation),投入公益活動,希望對社會與產業有正面的幫助,同時積極參與培育人才的工作,希望為國家社會培育未來的領袖人才。

品牌台灣打響世界知名度
  
此外,此刻我也正積極推動「品牌台灣」的工作,在Acer等台灣企業品牌成功站上國際舞台之際,希望藉由Acer成功的國際化經驗,能幫助更多台灣企業品牌國際化。為此,在我號召下邀請各界有心人士共同參與,並成立「品牌基金」,要協助更多台灣企業品牌站上國際舞台,並建立可以獲利的品牌經營模式。
  
我有信心,在退休後繼續努力,將宏碁Acer品牌在國際上的成功經驗,與更多人分享,以協助華人企業提升其品牌價值,讓更多華人企業的品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願與大家共勉之!

施振榮簡歷

現職-智融集團董事長、宏碁(Acer)董事、明碁(BenQ)董事、緯創資通(Wistron)董事、台積電董事、亞洲企業領袖協會(Asia Business Council)會長。

1944年出生於台灣鹿港。197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1976年基於推廣微處理機技術的理想,結合其他四位夥伴創立宏碁,並致力於發展創新的科技應用,並自創品牌,落實人文科技島與世界公民等理念,並對推動台灣產業升級及國際化不遺餘力。

宏碁集團在其帶領下,成為台灣最大的自創品牌廠商,如今更已躍居為全球第四大個人電腦廠商,由他一手創立的ABW家族(宏碁Acer、明基BenQ、緯創Wistron)2005年營收規模更已達286億美元,在台灣資訊電子集團中表現出色。

施先生廣受世界媒體讚譽,1989年財星雜誌「FORTUNE」評選為「與亞洲做生意不可不認識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1995年世界經理人文摘 (World Executive’s Digest)推選為「全球15位最能創造時勢的企業家」之一;1986年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全球25位最傑出的企業管理者」之一。

2000年亞洲周刊 (Asiaweek)評選為25位推動數位化的菁英之一;2004年獲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評選年度「亞洲之星」。2006年並獲選美國時代雜誌亞洲英雄榜。

2004 年底施先生由宏碁公司退休後,與昔日工作夥伴攜手再創事業第二春,成立智融集團擔任董事長與首席顧問,目前積極投入推動「品牌台灣」的工作,並成立「品牌基金」,要協助更多台灣企業品牌站上國際舞台;同時也透過他個人捐贈成立的財團法人智榮文教基金會投身公益活動,培育人才並將創業經驗與更多人分享。

由施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線」理論更廣受各界引用及重視,對科技產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他的著作包括「全球品牌大戰略」、「再造宏碁」、「宏碁的世紀變革」、「鮮活思維」等書,廣受大眾迴響。

──轉自《1111人力銀行》


前宏碁(Acer)董事長施振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施振榮拜會菲總統 討論數位落差議題
施振榮率交大校友會 參訪成功嶺營區
科技請益之旅 馬英九明與光寶等7巨頭對談
宏碁樂觀 全年PC出貨上看3000萬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