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改變紐約選舉格局

標籤:

【大紀元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昱編譯報導)2009年將是紐約市政壇大換班的一年。隨著市長、審計長、公益維護人 (public advocate)、五大區中的四個區長以及市議會51個席位中的三分之二議員的任期屆滿,這些職位都面臨改選。而近年來移民帶來的人口分佈變化讓每一個尋求競爭公職的人發現在各個不同的民族社區中培養選民有多重要—根據最近一份紐約市註冊選民的分析表明,自從2004年以來,新增選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新移民,由愛爾蘭、意大利和猶太後裔搆成的傳統選民核心人數則略有下降。資深政治諮詢師們表示,紐約人口的變化意味著競爭者們必須找到新的競選策略。

新的選民分析由紐約城市大學都市研究中心主任莫蘭科波夫先生完成。由於選民登記表不要求公民透露原本國籍,因此莫蘭科波夫先生在長達八年的項目中編纂了和種族對應的大量姓氏表,隨後根據選民的姓氏辨別出他們的民族。這項研究雖然不可能絕對準確,但還是揭示了選舉人群增大的差異。

莫蘭科波夫的分析表明﹐2004到07年間增加的110,000選民中有38,000人是俄羅斯裔、朝鮮裔、華裔或是由南亞國家移民來的穆斯林。同一期間有 29,000西班牙裔的新增選民﹐讓他們的選民總數達到676,000。489,000人的猶太、意大利、愛爾蘭裔選民人數則略有下降。根據選舉委員會的數據﹐紐約共有380萬註冊選民。

各區選民的人口變化在布碌崙和皇后區最為明顯。另一方面,作為選民的新移民人群對民主程序的熟悉程度參差不齊。研究表明,布碌崙區的前蘇聯移民表現出對政府不信任,而從中國來的移民則表現出對多黨制政治的不瞭解。和同種族的第二代移民相比,新移民較少參與社區的政治黨派俱樂部,而這些俱樂部在選舉催票中非常活躍。

為了適應民族的多樣性就需要有新競選策略。長期以來,競選諮詢師們已經認識到需要通過不同渠道和恰當的語言傳遞競選者的訊息才能達到好效果,明年競選中候選人也將在各民族和社區報紙、電視中做更多的廣告。而且,諮詢師們已經開始招募翻譯﹐並且和社區利益倡導者、房客協會主席等可以助選的影響人物結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待見中國異議團體? 美國繁榮華埠總會避答
廣東同學送別「逃港罹難知青紀念碑」發起者劉國旋
每週兩場長跑比賽 華裔愛好者:鍛鍊自己並支持公益
紐約市零售業盜竊猖獗 眾多品牌關閉商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