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消費革命:體驗行銷的魅力(4)

記得要注入戲劇性

大衛博克林&博妮絲坎那 / 著

人氣 11

以小錢存入儲蓄帳戶的獲利雖微不足道,但美國銀行要在這種蠅頭小利上構築實際體驗。它選的地點也是人潮洶湧的中央車站。在某個下午,美銀在中央車站擺了一張七百五十磅重、鋪滿椅墊的紅色大沙發。前後三小時間,讓數百過往行人爬上沙發,在椅墊中挖掘「零錢」(事實上,藏在椅墊中的都是代幣,這些都市考古學者可以用它們換取星巴克、蘋果電腦商場、甚至地鐵與巴士的禮券)。

有時,這類現場活動戲劇性之強,不僅使參與者融入,簡直堪稱特技秀,較許多運動盛事毫不遜色。為推出維金行動(Virgin Mobile)的手機服務與「坦誠相見」(Nothing to hide)價位方案(沒有暗藏的收費名目,無需訂約),《一路到底脫線舞男》(The Full Monty)全體卡司在時代廣場脫光衣服亮相,只在重要部位遮上手機。維金那位鋒頭十足的執行長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也登上時代廣場前、維金超市懸掛的一支巨型手機,加入這場脫衣秀。還有一些行銷人在百老匯劇目上動手腳,Visa就是一例。在二○○二年,Visa贊助Great White Way(百老匯暱稱)舞台劇《Movin, Out》,並且讓Visa卡持卡人享有提前六週預定《Movin, Out》門票的優惠。在《Movin, Out》全美巡迴演出過程中,Visa是惟一接受的信用卡。

但根據芝加哥贊助研究與分析公司IEG的評估,在北美地區二○○五年花在贊助項目的一百三十億美元開支中,仍有三分之二以上流入運動項目。二十五年前,最典型的運動比賽行銷手法是,建立大招牌,邀人參觀比賽,並且發放T恤以製造活動告示牌。企業執行長們紛紛指示手下行銷團隊,贊助一項他們熱中的運動項目,讓他們可以獲得最好的觀賽位子。

這種模式逐漸衍生,進入體驗行銷運動賽事,貝爾南方(BellSouth)自一九八九年起對職業高爾夫公開賽的贊助就是例子。在半為娛樂、半為達成推廣效果的貝爾南方互動區(BellSouth Interactive Zone),球迷可以參加一項五分鐘的高爾夫電視教學。在比賽休息時間,或當球迷為搶占好的停車位而提前到場,或當他們在比賽結束、人潮漸散才姍姍離去的等候空檔,球迷還可以使用貝爾南方的其他產品。

在不久前的一年,造訪互動區的兩萬人約有九%買了貝爾南方的產品或服務,超過七○%的訪客因而發現一件他們可能購買的產品或服務。貝爾南方最後將高球公開賽一千一百多萬美元營利全數捐贈亞特蘭大兒童醫療保健局(Children’s Healthcare of Atlanta),贏得全球媒體口碑。

不過,贊助職業高爾夫公開賽或類似運動賽事花費極大。就像「只要造出產品,就會有人用」一樣,所謂「營造一個讓人夢寐以求的環境,消費者自然排隊上門」的概念也不切實際,而且這類作法往往所費不貲。行銷人還得為轉播這類運動賽事的電視節目買廣告。行銷業者在採取這類手段時,還可能踩到其他地雷:艾克森美孚曾因贊助純男性的奧古斯特全美高爾夫俱樂部(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名人,而遭若干股東猛轟。

為削減成本,為提升效果,有些行銷人已經在若干賽事上聯手出擊。喜歡滑板滑雪、BMX特技單車、越野機車,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導致送急診室後果的運動的男孩與年輕男子,稱為Gen-Xtreme。為吸引Gen-Xtreme族,百事推出Dew Action Sports Tour,推廣它鮮黃色、含有咖啡因的飲料Mountain Dew。它在比賽現場建立The House of Dew,讓獲贊助的職業滑板選手與運動迷互動。現場還設有Napster音樂下載室,供迷哥迷姐根據他們最心儀運動員的喜好下載歌曲,設有一個PlayStation2 遊戲間,一間紋身(暫時性)間,與一間樣品廚房。@

摘自 《新媒體消費革命》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媒體消費革命:你非看不可的戶外廣告(上)
媒體消費革命:你非看不可的戶外廣告(中)
媒體消費革命:你非看不可的戶外廣告(下)
媒體消費革命:體驗行銷的魅力(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