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空心菜傳奇

紫菡

人氣 212
標籤: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號稱天空飛的,陸上爬的,地裏走的,水中游的……全能搬上桌,選擇面之廣,令人嘆服。而且中國的民族性又極聰穎,模仿力強又能觸類旁通。因為重視「吃」,因而對它盡心研究,把它當成是一門學問、藝術來看待,所以幾千年承傳下來遠近馳名,世界上誰都知道「吃在中國」。

做菜是藝術,菜做的好不好,有個秘訣,就是「調和」。色彩要調和;嗅覺、味覺要調和;火候要調和。不但每一個菜要講究這個訣竅,菜和菜之間也是要求這樣,因此配菜也是一門大學問,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左右客人的食慾和食量。

我國自古就認為政治和飲食是相通的,所以稱「相位」為「鼎鼐」。那麼,從小處說,「調和鼎鼐」就是一個「掌廚者」的本事與能耐;換個大視野來看,朝政能否治理好,那就是一個宰相的職責所在了!

歷史上有名的妲己——「紅顏禍水」之一的千年狐狸精,蠱惑商紂不理朝政、沉迷聲色、建造酒池肉林,導致盜賊橫行、烽煙四起,世局動盪。宰相比干多次進諫,但忠言逆耳,紂王並不採納,老當耳旁風。

這事兒惹惱了妲己,於是日日在紂王面前進讒言,要比干挖心以示忠誠。比干被逼無奈,只得一死以報君王。

傳說,比干臨死前,姜子牙給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之後,將符貼在胸口,立即策馬狂奔,離開京城兩千里,只要不回頭,即使無心也可以不死。

比干依照吩咐行事,不想,中途遇到一名婦人,在他身後沿街叫賣「無心菜」,比干好奇回頭一瞅,立刻墜馬而亡。這是封神演義中非常有趣的一段野史。

故事中的無心菜,就是我們現在常吃的「空心菜」,也稱為蕹菜。在所有蔬菜中,它是價格最便宜、生長期最長、也最易種植的一種蔬菜。雖然如此,一旦遇上颱風肆虐的日子,它立刻水漲船高,身價連翻幾番,有時手腳不快還買不到呢!

由於空心菜含有丹寧素的成分,因此遇熱後很容易轉黑,所以,在選購時挑選葉片狹長、菜梗較粗的品種外,快炒、速吃也是保存風味的不二法門。

平時我們只把前端的嫩葉摘下,把大部分的菜梗拋棄了,實在可惜,其實蕹菜梗也很好吃。把蕹菜梗去頭揀淨,然後用水多沖幾道,再用力拍破切成段,用大蒜和辣椒快炒,最後用醬油、醋一淋,辣中帶酸,這就是可口下飯的『酸辣蕹菜梗』

其實,空心菜也是蔬菜中最缺乏鮮味的,因此調味料重些才能達到提味的效果,比如說加沙茶醬或蝦醬便是很好的吃法,『蝦醬空心菜』是頗具南洋風味的菜餚,無論蝦醬本身的強烈氣味,或添加的大蒜、辣椒,都是使味如青草的空心菜出色的功臣。不過,蝦醬極鹹,有了它就別再放鹽了。

九月份裡,一連三個週休,慘遭強颱侵襲的本島家庭主婦們,每天為了一家吃不到葉菜類而發愁,平日裡看不上眼的空心菜,這會兒也拿翹了。沒辦法!此刻,比起別的青菜那令人咋舌的價碼,眼光還是得投向這新鮮翠綠的無心菜了!唉!此一時彼一時也!時勢造英雄,颱風捧蕹菜!是吧?呵呵。@*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食典故】麻婆豆腐的故事
【美食典故】東坡肉的由來
【美食典故】原始的「素菜粥」食譜:東坡羹
【美食典故】豆腐和皇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