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招降台灣三十年的檢驗

林保華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訊】今年一月一日是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三十週年,中共當局於紀念日前夕舉辦了座談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座談會併發表講話,被稱為「胡六點」。香港的中共喉舌「文匯報」歸納這六點就是﹕一、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二、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三、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四、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五、維護國家主權,協商對外事務;六、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一個中國」完全沒有鬆動

這六條中,最最基本精神還是「一個中國」。這也是三十年來完全沒有鬆動的原則。至於其他,則是統戰招數,並沒有甚麼新意,只是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玩些文字遊戲而已。我們也不妨拿三十年前的文字做一個對照。

一、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對「一個中國」,三十年前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普遍承認只有一個中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這次胡錦濤沒有「重申」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是增加欺騙性而已,因為他也沒有接受馬英九所自稱的「一中各表」,可見還是只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認其他國家。

至於「政治互信」,三十年前是這樣說的﹕「由於長期隔絕,大陸和台灣的同胞互不瞭解,對於雙方造成各種不便。遠居海外的許多僑胞都能回國觀光,與家人團聚。為什麼近在咫尺的大陸和台灣的同胞卻不能自由來往呢?」這簡直是賊喊捉賊,因為把國民黨趕到台灣,又不讓他們「反共大陸」的,不就是中共嗎﹖在這兩年前才結束的文化大革命,毛澤東不還親口說,這是共產黨與國民黨「鬥爭的繼續」﹖各個單位不在揪鬥「國民黨殘渣餘孽」﹖面對這種一向是死性賴皮的共產黨,能有「政治互信」嗎﹖

二、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三十年前是這樣說的﹕「現在,祖國的建設正在蓬勃發展,我們也希望臺灣的經濟日趨繁榮。我們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這是相互的需要,對任何一方都有利而無害。」甚麼叫「蓬勃發展」﹖中共形容文革為「十年浩劫」,經濟到了「崩潰邊緣」,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毛澤東的「凡是派」還沒有完全破除,怎麼經濟已經「蓬勃發展」﹖可見共產黨吹牛不必打草稿。

馬列主義凌駕中華文化之上

當然,那時文革剛剛結束,中共還有點自省,與台灣「橫向對比」,知道自己的不足,承認還有發展經濟的「台灣經驗」,所謂「促進共同發展」就是希望台灣的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支援中國的經濟發展,但是美其名「共同發展」,等到台資大舉進入中國,協助中國經濟發展後,現在就翻臉不認人,不但「台灣經驗」已經消失,還聲稱台灣經濟必須依賴中國,台灣成為糖尿病患者,要依靠中國這個「胰島素」﹔於是把台商劃分為藍色、綠色而進行拉攏或打擊﹔把台商投資中國的產業劃分為不同檔次留住或逼退。利害關係當頭,例如鴻海的富士康被「翻版」,還有「共同發展」﹖

三、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三十年前是這樣說的﹕「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享有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對世界文明和人類發展的卓越貢獻,舉世共認。」既然中華文化是那麼偉大、優秀,中共為何卻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舶來品作為中共唯一的指導思想而不容許被挑戰﹖既然它凌駕在中華文化之上,中華文化又如何能被「弘揚」﹖這是精神紐帶還是精神枷鎖﹖

而「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也逐漸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圍。共產黨強調的是鬥爭,人與人之間,政治、經濟鬥得不亦樂乎。而台灣講究信仰,遍地廟宇道觀教堂,人性善良。突出表現在兩岸的簡體字與繁體字的分野上。為了鼓動鬥爭,明明讀音不同,也一定要把「鬥」字簡化為「斗」,以便「工農兵」容易上手開展鬥爭,於是簡體字中「愛無心」、「親不見」、「產不生」,這就是馬列主義「中國化」的結果。再者,既然都是「中華文化」,為何台灣可以把自由、民主、人權、法治作為普世價值,而中國就不可以,而一定要把鼓吹普世價值的民眾送進牢房﹖遠的不說,去年以來所抓的胡佳、黃琦、劉曉波,至今還在牢裡。這樣的「中華文化」弘揚到台灣,台灣人民敢領教嗎﹖

兩岸斷絕來往元兇是中共

四、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三十年前是這樣說的﹕「自從一九四九年台灣同祖國不幸分離以來,我們之間音訊不通,來往斷絕,祖國不能統一,親人無從團聚,民族、國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明明是中共在一九三一年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明明中共在一九四九年再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搞顛覆與分裂活動,把「蔣匪幫」驅逐到台灣,現在卻貓哭老鼠,像白癡一樣說是「不幸」,也是虛偽得無以復加了。

問題是到現在,兩岸的民間來往,台灣可以自由去中國,中國卻不能自由到台灣﹔所以馬英九政府再怎樣「謙卑」的向中共說好話,連「總統」的稱號也自我犧牲了,還簽訂被綠營視為出賣主權的各種協議,中國遊客到台灣在數量與「質量」上都被嚴控。而台灣商人、遊客在中國可以大鳴大放,批評乃至詆譭自己的黨國,但是到台灣的中國人士,必須嚴守「一言堂」的堂規。兩岸媒體的不同表現不是很明顯嗎﹖

五、維護國家主權,協商對外事務。三十年前是這樣說的﹕「我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國際作用越來越重要。各國人民和政府為了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幾乎莫不對我們寄予極大期望。」然而現在中國自己成為霸權國家,而馬政府卻提出「外交休兵」、「互不否認」,但是中國至今外交沒有休兵,也沒有停止否認台灣中華民國的各種言行。台灣的任何「對外事務」如果必須在維護中國國家主權的前提下與中國「協商」,則台灣的外交部是否將併到陸委會而成為屬下的「外交司」﹖

導彈代替炮彈製造敵對狀態

六、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三十年前是這樣說的﹕「中國政府已經命令人民解放軍從今天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臺灣海峽目前仍然存在著雙方的軍事對峙,這只能製造人為的緊張。」這是中共為「八二三炮戰」毛澤東企圖「解放台灣」的魯莽行為找一個下台階,卻假裝釋放善意。其後以一千枚導彈對準台灣,甚至向台灣海域發射導彈。到底誰在製造敵對狀態﹖

一九九○年台灣廢除臨時戡亂條款,表示了結束軍事對峙,不再把共產黨當作叛亂團體的善意,台灣的軍備也只限於防禦性的。然而中國搞了多少次登陸台灣的軍事演習,到這次胡錦濤講話,還把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當作國共內戰的繼續,現在台灣的年輕人,還要揹負國共內戰的沉重包袱,共產黨還有人性嗎﹖

總之,這是共產黨在向台灣進行「和平」招降,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一九三八年英、法政府與德國簽訂慕尼黑和平協議,不但沒有挽救到捷克被佔領的命運,甚至第二年德國進一步入侵波蘭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我們看到一九四五年國共簽訂「雙十協定」,次年六月全面內戰就爆發﹔如果我們看到一九七三年美國與越共簽訂和平協議,兩年後西貢淪陷,南越人民投奔怒海﹔那麼在與共產黨簽訂和平協議時,難道可以輕信他們的善意嗎﹖

「動向」「爭鳴」2009年一、二月號合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保華:曾蔭權不諳國情黨性
林保華 : 和平招降三十年騙局說從頭
林保華:胡錦濤為甚麼要炫耀軍事力量?
林保華:澳門國安立法的秘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