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政院:中國輸銀擴大授信和輸出保險營運範圍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韻璇台北9日電)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國輸出入銀行授信可不受銀行法限制,擴大輸銀和金融機構合作機會;另外,金管會也核准輸銀開辦再保險分入業務,促進進出口貿易。

輸銀理事主席李勝彥今天表示,由於銀行法規定銀行對同一法人無擔保授信總餘額不得超過銀行淨值5%,而輸銀淨值約新台幣185億元,換算輸銀對同一法人無擔保授信總額限制僅約新台幣9億多元。

李勝彥說,銀行法的限制使輸銀失去很多國際金融合作機會,因此金管會日前核准輸銀辦理政策性授信時,可以經財政部同意轉金管會專案處理,不受銀行法限制,有助輸銀強化國際合作,強化國家外貿政策專業銀行功能。

李勝彥表示,輸銀會將此訊息轉達給國內的泛公股銀行,和國際上有意願和輸銀合作的銀行,尋找合作機會。

另外在輸出保險方面,由於全球化趨勢,世界出口型態改變,譬如有可能台灣接單、大陸或海外出口,或是像波音飛機在美國組裝,但零件卻來自世界各地,因此輸銀以往提供的單純輸出保險已不足以完全保障廠商風險。

李勝彥指出,近年各國輸出信用機構 (ExportCredit Agency)開始提倡各機構相互合作以分擔風險,因此輸銀順應國際潮流,申請開辦「再保險分入」業務,希望可以藉此提高業者競爭力。

李勝彥表示,台灣產業發展型態為出口導向,會從國外進口原料和機器再加工出口,雖然輸銀以承辦輸出保險為主,但若進口產品對經濟建設和新興產業有幫助,進口產品的再保險業務輸銀也會辦理。

李勝彥舉例,台灣高鐵機電設備是自日本進口,日本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有投保2000億日圓,如果當時日本再保險機構將2000億日圓一部份「分入」給輸銀,輸銀也會樂意分擔。

李勝彥說,給予進口機器設備的廠商再保險優惠,可以提升廠商議價能力。

對於和中國對口單位如中國進出口銀行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進一步合作,李勝彥表示,雙方一直都有保持聯繫,但正式開始合作可能要等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 (MOU)簽署之後,兩岸官方合作正式啟動後才會展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