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未酬先下台

領導的代價與獎賞:做好主管的第一課(2)

羅伯.高菲(Rob Goffee)、賈瑞斯.瓊斯(Gareth Jones)

人氣 1
標籤:

我們在本書引證了許多領導者的實例,從大型商業公司的資深高階主管,一直到一些非營利組織(voluntary organization)裡層級相對較低的領導者。

你可能已經發現,其中很多領導者如今都已離開原來的工作職位。我們不會忽略這一點,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讓這些領導者在壯志未酬前就下台一鞠躬的過程。

最引人矚目的個案,要算BBC前總裁葛瑞格‧戴克了。戴克把這一段過程寫進他那本感性十足的自傳裡,他描述自己「在短短的三天內,從一個英國最知名媒體公司裡擁有最高權力的人,變成一個無業遊民」。

這個讓BBC脫胎換骨,同時對BBC的貢獻遠大於過去五十年來任何一位領導者的人,竟然在董事會的要求下被迫下台。

事實上,當時戴克必須在自動辭職及被解雇兩者之間,做出嚴峻的抉擇。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加速了戴克的命運產生如此戲劇性的轉折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整起事件的梗概。二○○三年五月二十九日,BBC一位記者安德魯‧紀利剛(Andrew Gilligan)在當時最受歡迎的第四頻道廣播新聞節目《今日》(Today)中,指控英國政府,尤其是那些與英國首相布萊爾非常親近的人士,「假造」海珊(Saddam Hussein)在伊拉克擁有大量毀滅性武器的報告。

該事件引爆了BBC和英國政府的正面衝突,BBC因此付出的代價則是撤換董事長,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葛芬‧達維斯(Gavyn Davis),以及總裁葛瑞格‧戴克。

在英國成立的特調小組指派赫頓爵士(Lord Hutton)針對整樁事件的相關疑雲展開調查並出版〈赫頓調查報告〉(The Hutton Report),以及英國微生物學家、前聯合國資深武檢官員大衛‧凱利博士(Dr. David Kelly)在事件疑雲最關鍵時刻自殺後,整個事件達到最高潮。

整本〈赫頓調查報告〉幾乎是在為政府的罪行開脫,而把這場混亂全歸咎於BBC。於是,戴克被迫下台以示負責1。

戴克的辭職,無異對BBC的員工投下一顆空前的震撼彈──他們向來就不是以捍衛全體的福祉或對管理階層的愛戴而聞名。

但是一聽到戴克辭職的消息,數千名員工湧上街頭,不只在倫敦,也湧上英國其他各大政商中心,以及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首府。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前總經理兼執行長賀伯特‧施洛塞爾(Herbert Schlosser)表示:「我在網路上看到BBC員工上街遊行支持他們的總裁。這在西方世界可說是史上頭一遭。」

箇中原因,部分是因為員工受到戴克針對他個人的去職,向員工所發布的電子郵件的刺激。這封電子郵件的全文我們登載如下。

這封信證明了戴克對BBC這個機構,與其全體員工既懷有深厚的情感,也保有強烈的理性在。

這是我這輩子最難以下筆的一封電子郵件。再過幾分鐘,我即將對外界宣布卸下這個已經擔任四年的總裁一職。

我實在不願離開各位,我也會非常非常想念這裡的每一個人。無奈,〈赫頓調查報告〉對BBC的管理階層給予嚴厲的譴責,而身為公司總裁的我,必須對管理階層負起全責。

我承認BBC判斷有誤,也很遺憾必須在此做出一個結論:只要我還繼續留在這裡,就很難為這整起事件劃出最後一道防火線。

但是,我們必須把這整個事件做個了結。為了保護BBC的未來,這起事件必須有個結束;這不是為了你,也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在這裡的每個人的利益。

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好像有些誇耀,自以為是,但是我相信BBC確實非常在意這一點。在這整起事件的過程中,身為BBC的總裁,我唯一的目標,就是捍衛我們編輯的獨立性,並為公共利益挺身而出。

在過去四年裡,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了許多事。我相信我們已經徹底改變了這個地方,也希望這些改變能夠在我離開之後依然持續下去。

BBC永遠會是一個偉大的組織,四年來,我努力協助把BBC變成一家更具人性化的公司,並希望讓每一個在這裡工作的人都能喜歡它。

因此,我有一句真心話想告訴大家:我會帶著一顆滿足的心離開這裡,雖然我的內心十分難過。

感謝你們對我的協助與支持。也許聽起來十分感傷,但是我會永遠想念你們。

葛瑞格@(待續)

摘編自 《如何讓人願意被你領導:做好主管的第一課》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建政60年,大事件下的香港
領導的十大技巧: 這是你的船(5)
領導的新思維: 與大師對話(4)
小職員也學得會的16項特質(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