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者:行政法人應速立法 留住文化優勢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2日電)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舉行「行政法人法草案公聽會」,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劉坤億表示,應把握時機推動行政法人法,否則台灣很多文化優勢都在流失中。

劉坤億表示,他自己身兼台灣首個改制為行政法人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中正文化中心在近6年後的改制後,預算自籌率從30%多,上升到40%多,營運效益較高;且人事從過去的286人,下降到現在的214人,人事成本也是下降的。

劉坤億說,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申請成立行政法人,但是遭立委連署要求在行政法人法通過前,行政院不要再送任何行政法人設置條例到立法院,結果文學家柏楊將自己的手稿與所有遺物捐給北京的現代文學館,是台灣文學的重大損失。

劉坤億認為,如果行政法人法不通過,台灣文化界很多優勢都在流失,不僅人事會有浮動,文化資產也會持續轉移。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陳金貴表示,外界對行政機關行政法人化後能否被充分掌握感到憂慮,但是又要求這些機關應該要有所表現。

他說,行政法人的立院監督,在英國也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國會無法直接監督,有人認為這是政府管理上的大倒退,也是立法失能,但也有人認為這些行政法人的行政效率更高,雖然只是間接監督非直接監督,但是監督機關要負責,所以他認為行政法人應該不致於成為脫韁之馬。

臺大法律系教授林明鏘表示,立院監督會與行政法人的獨立性有所扞格,應該對立法監督的控制範圍進行討論,看是要監督人事、預算,或是僅僅只監督首長的任命。

林明鏘認為,行政法人法草案的立法目的不清楚,到底哪些機關適用也沒有說明;且行政法人的設計目標,就是政府機關與民間組織的折衷,但是財團法人也是中間選項之一,行政法人的定位不明;而行政法人到底應該做哪些事,草案中也規定不清。

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表示,人事行政局會將學者專家與立委、有關機關意見彙整後,再開會做思考。吳泰成說,雖然台灣的行政法人法推動較慢,但是可以參考各國失敗經驗,才不會重蹈覆轍;人事行政局也會思考,將行政法人法的適用機關進行明確化規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