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觀文化教育展 車籠埔國小歡樂相迎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記者李法生台中報導) 台中縣車籠埔國小即日起,展出廣達文教基金會提供的宋代大觀文化教育展,全校師生歡樂相迎,從幼稚園到六年級大競技,小朋友用創意佈置長廊,各式各項、各種媒材的山水、花鳥畫,讓人大開眼界。

開幕式當天由小朋友表演精采的古箏、琵琶、直笛、合唱,和對口相聲等才藝登場,其中五年級的車延智和二年級的車延豫兄妹分別表演古箏和琵琶,展現精湛的琴藝。相聲表演由陳奕婷、劉晏妤、張維真演出「竹板快書-小青蛙」、「竹林七嫌」二段,他們口齒清晰、表情豐富,獲得好評。

展場門口有二位穿著棉紙剪裁的宋代服飾可愛的小朋友擔任招待,她們分別是一年級的陳冠之和陳采邑,衣服是由陳冠之的媽媽李宜軒設計製作。導覽小尖兵穿著棉紙宋服,極富古典氣質,讓現場來賓驚艷。

學生的課外才藝表現以及處處可見的藝術創作,不僅妝點得校園十分美麗,也顯見該校重視藝術教育的成果。即日起至3月19日在台中縣車籠埔國小三樓藝文中心展出宋代大觀文化教育展(太平市光明路10-2號),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 入學筒
    依據流傳幾百年的傳統,德國小學一年級學生在上學的第一天都要攜帶一個色彩繽紛的紙製圓錐體到學校,看起來像是個特大號的甜筒。究竟這個圓錐體裡面有何玄機?這項傳統又是從何而來呢?
  • 近年來食品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食品添加物已是大眾關注的議題。為使學生能了解食品添加物對人體影響的相關知識,教師特別設計「食品添加物」相關課程。
  • 台中圳堵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孩子種植了將近一個學期的蔬菜,日前有了豐富的收穫,蔬菜品質也十分優良。因此孩子們決定要舉辦一次社區的大拍賣,讓更多人可以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 離開教室來到荒野的戶外做一天一夜的露營活動對很多學生來說是讓人畏懼的事情。但是根據澳洲首都領地教育和學習部董事會成員Sue Norton的意見稱,露營活動爲學生和教師增加互動、增進師生關係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 8月10日是劍橋德音夏令營的結業日,10天的營中生活,讓孩子們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們將這種友誼,化作舞臺上的舞蹈演出,展示給到訪的家長和賓客們。
  • 德音寄語:在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什麼是真正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呢?做事認真踏實、孝敬父母、尊師愛友、實踐儒釋道精神,培育精誠忍篤的人格素質,這些將是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 倫敦中華學校承蒙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教育組委託,將於六月九日(星期六)下午一時半至三時半在校內舉辦「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Children’s Chinese Competency Certification – CCCC)以及「華語文能力測驗」(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 TOCFL),通過測試的考生將獲頒能力測驗證書。
  • 位於路威甚(Lewisham)的印支華裔社區暨倫敦中華學校(Indo-Chinese Community Centre & Chinese Community School)於二月廿四日(週六)下午一時正在校內的「張榮發大會堂」盛大舉行「第三十六屆戊戌年中國新年懇親遊藝會」,熱鬧迎接狗年的到來。
  • 燈光暗了下來,戲台布幕後面有人揮了一下螢光棒,大鑼被重重一擊,鑼聲響徹禮堂上空,學生屏息等待著好戲上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