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光蓋故事屋 童顏盡歡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蓋一個夢想中的童話世界有多難?做一件大家都說「你瘋了」的事,有多徬徨?愛說故事給兒子聽的平凡老爸張大光,因為中年轉職不順,決定提前去圓退休後的夢想,為孩子們打造一座充滿歡笑的「故事屋」,卻處處受質疑。

據中央社報導,37歲創業的張大光,原本是一家唱片公司的行銷總經理,任職的最後兩年,因為與老闆理念不合,逐漸喪失對工作的熱情,毅然決定離開服務15年的工作崗位,準備轉換跑道的他,找過許多工作,但都不是很順利,感覺也不太對。他想了又想,決定聽從心底的那個聲音,提早去築原本打算等到退休再圓的夢:蓋一個小朋友夢想中的童話世界,在那兒說故事給孩子聽!

張大光沒有想到,這個決定竟讓他最親近的朋友都說他「瘋了」,也沒想到這個決定不僅讓他重燃對工作的熱情,更讓許多走進這座「故事屋」的小朋友,躺在軟綿綿的雲朵上、窩在恐龍屋裡聽故事,歡笑連連。    

創辦「故事屋」之前,張大光就是個愛講故事的老爸,幾乎每天說故事給兒子聽,這是他們父子之間最親密的時光。他也常常帶著兒子到外面聽故事,並利用週末假期,當了兩年的說故事志工爸爸。

當志工的經驗,讓張大光發現了一個秘密–他真的很愛孩子!為其他小朋友說故事的經驗,又讓他發現另一個秘密–用各式各樣的道具來說故事,可以讓故事變得更精彩、更有趣!

張大光常想,等他50歲、60歲退休後,要開一家有如童話世界般的「故事屋」,運用各式各樣的道具,說故事給孩子聽。

不過,老天爺似乎自有安排。待業轉職的這段期間,張大光決定提早著手築夢,只是他找遍國內外網站,遍尋不著相關資料,沒有任何網站有相關的記載。換句話說,「故事屋」這個構想,沒看到有人做過。

這讓張大光心裡有點害怕了。他心想,這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從來沒有人做過,第二是有人做過,卻失敗了。

想要建立「故事屋」的念頭愈來愈強烈,強烈到張大光覺得非做不可,既然沒有前例可參考,他決定自己畫設計圖。

張大光把「故事屋」的構想告訴身旁的朋友,第一位朋友說:「你瘋了!」第二位朋友聽了以後,也說:「你瘋了!」最後,連他最親近的朋友都毫不客氣地說:「你瘋了!」

「當身旁的人都說你瘋了!那真是一種可怕的經驗。」他的心裡有苦說不出,有時候愈是親近的人,造成的傷害反而愈深。

這些打擊沒有讓他氣餒,他還是繼續往前走。

為了讓故事屋的一磚一瓦都符合理想,張大光找來裝潢師父,裝潢師父搖搖頭說,這應該去找做舞台設計的。做舞台設計的人又對他說:「我都是做一面牆、一個平面的設計,沒有做過一間房子的設計,你應該找一個做道具的。」

就這樣找了好久,最後終於找到一位做裝潢、一位做道具的朋友共同幫忙,把每一個房間變裝成童話世界。例如以「巨人餐桌」為主題的房間,裡頭就有半身立體的大巨人,小朋友可以坐在巨人身邊,和巨人以及巨人即將享用的超大布丁,一起聽故事。

解決了硬體裝潢,接著就是軟體的問題。每一位到故事屋來的家長都不希望小孩聽重複的故事,故事屋裡講的故事必須常常翻新。上哪裡找這麼多故事呢?

看了將近一萬本故事書的張大光,決定自己動手寫。他先挑出好聽的故事,再著手編寫,好讓4、5歲小孩也能聽得懂。有時候一點靈感都沒有,3、4天也寫不出一個故事;有時候靈感泉湧,振筆疾書,一天可以寫下4個故事。

考量營運需求,張大光著手培訓說故事老師。他堅持「說故事的人,一定要很喜歡小朋友才可以」;要找到一群能把故事說得精彩又好玩的大哥哥、大姐姐,也費了他許多工夫。

克服了建立童話世界的軟、硬體困難後,「故事屋」終於在2004年6月19日開幕。

張大光化身為說故事的「張爸爸」,在帶給孩子們歡笑的同時,他也做了最壞的打算。他告訴跟著他一起打拚的友人:「給我一年的時間,看看市場上的狀況再說。」

故事屋開業之初,多半是認識的朋友來捧場,第一個月根本不敷成本,第二個月業績回升一些,第三個月平平,第四個月正逢颱風特別多的 9月,家長和小朋友遇到颱風都不來了,業績下滑一半。

好在「天公疼憨人」,就在業績大幅下滑時,透過媒體的報導,愈來愈多人注意到「故事屋」這個嶄新的事業,次月業績一口氣衝高了 3倍。

如今,「故事屋」從在台北市大安區的第一家店,拓展到士林區的第二家店,還把將觸角延伸到高雄市,「故事屋」的 3家直營店,業續都穩定成長。

張大光分析,「故事屋」之所以成功,除了他的理想、熱情及一股傻勁外,「這是一種新興行業,就像15年前,沒有人會想到白開水(礦泉水)也能拿來賣」,時代的脈動走到哪裡,產業就發展到哪裡,故事屋的興起也是如此。

故事屋的定位,是以高品質的說故事環境,提供給重視小孩教育的家長一個高品質的聽故事環境。因此,張大光深切了解,在經濟不景氣時,唯有加強品質及服務,才能留住小朋友的心。

面對當今高升的失業率,張大光以自己的經驗勉勵所有的失業者「千萬不要失志」,一定要了解自已的長處,那就是個人價值所在。

就像他建立故事屋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挫折、困難輪番來襲。最好的朋友笑他「瘋了」;好不容易找好的場地,房東卻不同意他把隔間拆掉,只好另覓他處;要做出一個能讓小朋友眼睛為之一亮的道具,更得花上好長的時間和精神。

面對挫折,張大光說:「我選擇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當你肯面對問題時,問題就少了一半。」他希望失業者都不要失志,工作不好找,就先放下身段吧!即使只能找到月薪兩萬多元的工作,至少先養家餬口再說,「一切先求有,再求好」。

張大光相信,人生最寶貴的在於有理想、有盼望。看待眼前的經濟挑戰,他呼籲失業者不要灰心,「要相信未來一定有盼望。」


「故事屋」創辦人張大光講起故事來眉飛色舞,充分融入故事中,是小朋友最愛的「張爸爸」。//中央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的精神一天一天好起來,上完九天班後至今都沒再看過醫生。女兒說:「媽媽現在不會像以前莫名其妙的亂發脾氣。」兒子也由自己帶,不用請保姆了。
  • 東方網3月17日消息: 喜劇片《京港良緣奇遇記》將於3月17日在全國首映。影片講述的是京港兩地中老年人的愛情故事,由喜劇演員方青卓、羅家英、黃一飛等主演。
  •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 玫瑰花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很多國家將這個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以慶祝女性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組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 作為一家成立於美國的藝術團,神韻已經成為許多來自中國的傑出藝術家的新家園了,他們曾經因信仰而受到迫害。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其中兩位藝術家,舞蹈編導古緣和琵琶演奏員梁玉的故事。
  • 出自於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喜愛,印度一對夫婦在一個老虎保護區旁購買了幾十英畝的土地,讓老虎等野生動物有更多生活與繁衍的空間。這個善舉激勵了其他動物愛好者,成為他們仿效的模範。
  • 他是我的老朋友,但我不知他的來歷,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他說叫他「禹海」,現在也可以叫他「巴尼度」,是一位布農婆婆為他取的名字,意思是一株又圓又直的大樹。
  • 蔡竺欣強調:風水可以對人起作用,但不起絕對作用。它的奧妙之處在於,不好的風水對長期積德行善者不起做用。反之,好的風水對強取敗德者也不起做用。
  • 王碧枝
    經過半世紀的歷練,王碧枝深深體會,人生中不論遇到好事或不好事,都是培養能力與成長的好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