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名医林元清 义诊赈灾跑第一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21日电)美国圣玛利诺市第一位华人市长、美国仁爱医疗集团副董事长林元清,尽管住在高级住宅、打造出全美最大的华人医院体系,仍不忘从事公益,多年来总是跑在赈灾第一线。

在台湾生活27年的林元清,在美国行医37年,是南加州著名骨科医师,也是全美最大华人医院体系、连续3年被评选为加州最优质医学中心的美国仁爱医疗集团(AHMC Healthcare,Inc.)副董事长。他还获选为圣玛利诺市第一位华裔市议员与华裔市长,连任两届市长后,日前刚卸任。

多年来,他投身多场国际赈灾活动,包括曾参与台湾921大地震、斯里兰卡海啸、萨尔瓦多大地震与四川大地震救援。

从事义诊的起源是一次旅行。1992年林元清和朋友要爬喜马拉雅山,由于怕在山中发生急性疾病,背了手术器具及抗生素、感染药、内科、外科、皮肤科与眼科等多种药品出发,没想到在山脚河边扎营时,隔天跑来几百位藏人,因为他们听说有医生来,特地赶来看病。

林元清迄今记忆犹新,一名3个月大女婴眼睛结膜炎化脓,眼睛肿得像网球一样大,林元清赶紧把脓清除掉,并涂上眼药膏。如果当时不处理,女婴眼睛可能不保。由于当地民众什么病都有,林元清离开时,药品已剩不到一半。

林元清也曾带着美国医学院学生自费到南美玻利维亚赈灾,学生们看到众多灾民挤在很小的地方,没吃、没喝,感受很深。此外,他也曾带着儿子背了好几袋的书到非洲赈灾,因为当地居民没有书,无法考大学。

台北医学大学最近获美国仁爱医疗集团的120万美元捐助,这也是林元清牵的线。林元清因看到媒体报导许多学生缴不起学费,特别关心弱势就学,这项捐款的部分用途就是要帮助弱势学生。

林元清近年来每2个月回台湾一次,都停留至少1星期以上。因缘际会下,他曾到花莲玉里及南横关山地区从事偏远医疗,每次回台都会安排到玉里及关山义诊。

他除致力于慈济医疗体系的志业外,基督教医院或是义诊也有他的身影。身为基督徒的林元清表示,宗教的宗旨就是大家携手让社会更祥和,各种宗教没有冲突,没有种族与宗教界线的世界会很宽大。

林元清胞弟林元颢表示,父亲也是一名医生,从小就教育他们,病人没有钱就不要收钱,甚至自掏腰包拿钱给病人买生活必需品;哥哥是个非常有心的医师,对病人非常有亲和力,贫苦救助总是不落人后。

卸下市长的林元清,戏称退休后要让自己这个资源被“回收再利用”,希望能回到教育他成为医生的可爱宝岛,为偏远地区民众的医疗尽一份心力,以“本金加利息”方式回报台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贾贾普尔县(Jajpur)位于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在过去75年来,该县一名男子一直在树下义务教导儿童读书和识字,而且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他致力于教学的热情与精神感动了人们。
  • 印度比哈尔邦一名男子花费30年的时间,独自以简单的工具挖出一条3公里长的河渠,以便将水引进村里的池塘,供村民和牲畜使用。此一利益众人的事迹与他不断坚持的恒心与毅力,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 英国一名100岁的二次大战老兵,上个月在生日前发起一项为医护人员募款的活动,迄今募得4,000万美元。此举获得英国民众的广大回响,纷纷寄生日卡片向他祝贺,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他总共收到了超过15万张卡片。
  • 在当前中共肺炎(武汉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显得格外辛苦。他们不但要面对感染病毒的风险,而且必须长时间戴着口罩,这不光是会在脸上留下压痕或瘀青,也会导致耳朵疼痛。为此,加拿大一名男童制作了一个小装置,可以缓解他们耳朵疼痛的问题。他甚至还大量生产,并捐赠给各地的医院使用。
  • 俄罗斯一名9岁男童以替人们的宠物作画的方式,换取他们提供的物资来捐给动物收容所。他以行动证明,每个人都可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动物保育尽一份心力。
  • 肯亚(或译肯尼亚)男子穆查米(Nicholas Muchami)藉由简单的工具,独自挖出一条穿越树林的泥土路,以方便其他村民前往购物中心,而且省去了行走更远距离的时间与体力。他因为这项无私的奉献被誉为英雄。
  • 经常听到人们抱怨说,这年头,除了薪水不涨之外,什么价格都涨。然而,在德国却有一个抗通货膨涨的住宅社区,其每户的年租金只要1美元,而且这个价格500年来都没上涨。
  • 英国13岁女孩史帕克斯(Nadia Sparkes)因为习惯在上学途中捡垃圾,被霸凌她的孩子称为“垃圾女孩”(Trash Girl),但她不以为忤,还是致力于环保工作。她以这方面的贡献在最近获得该国首相颁奖表扬。
  • 在任何大型国际机场里,过往旅客都是神色匆匆忙着赶路,就算坐在登机门前的候机室里等待,人们也多半闭目养神或低头划手机。不过,去年12月8日,在美国纳许维尔机场里出现一幕感人画面,让过往旅客驻足停下脚步,一起感受这个温馨片刻。
  • 一颗善心,挽救超过100个小生命,造就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但同时却也令人鼻酸。越南籍善心人Tong Phuoc Phuc先生,在偶然中亲眼目睹被弃胎儿的悲惨。接下来的15年里,他默默地埋葬了超过16,000名被弃胎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