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中經院評估報告出爐 建議緩蓋金廈大橋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 5日電)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連接金門、廈門的金廈大橋雖具經濟效益,但金門觀光發展還不成熟,建議緩蓋,但可先規劃。經建會近期將依此建議向行政院報告,留待政策決定。

離島發展是總統馬英九競選時的重要政見,去年底開放離島優先發展博弈事業,可望由澎湖取得離島博奕頭香。金門地區爭取多時的金嶝大橋興建案,馬總統也指示行政院評估。

這份由經建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報告日前出爐,為經建會彙整金馬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之一。報告內容除建議金門、馬祖中長期應以觀光發展為主軸,也一併評估連接金門、廈門大橋的經濟效益。

中經院評估後認為,蓋金廈跨海大橋雖可創造經濟效應,但金門至今交通基礎建設、觀光發展等仍不夠成熟,太早蓋恐反而造成金門資金、人才外流至廈門,不建議現階段興建,但可先行規劃路線、與中國大陸協商,等金門發展更健全、更有吸引力時再來興建。

根據經建會今天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提出的業務報告,經建會把「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與「愛台12建設」同列為今年度前瞻建設規劃。

經建會將彙整中經院對連接金門、廈門大橋興建經濟效益等建議,近期向行政院報告,由行政院長劉兆玄做出政策裁示。至於金廈跨海大橋的行經路線,經建會傾向建議走「南線」金廈大橋,由金門經小金門,跨海直接連接廈門島路線,而非金門縣政府原先建議的金嶝大橋(由金門接大嶝島,跨海連接廈門)。

中經院評估報告建議將金門定位為兩岸往來的「先行示範區」,即台灣本島若受限於法令等無法進行的發展項目,可由金門以「示範區」概念先行嘗試,一旦成功再考慮引入本島。經建會對金門中長期發展設有四大目標,希望中長期能達成「觀光島」、「大學島」、「免稅島」、「醫療島」,第一階段將瞄準廈門每年逾1000萬人次的大陸本地觀光客源。

目前金門每年觀光客約40萬人,多為來自台灣本島欲前往廈門的「過境客」。中經院認為金門若朝前述四大目標發展,加上金廈跨海大橋效益,到2016年時,金門觀光客人數可望比現今成長3倍,即由40萬人增加至120萬人。

此外,中經院也建議,基於大小金門的經濟效益考量,連接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應儘速建設。金門大橋建設經費約40億元,金門縣政府曾多次送案到經建會,但經建會均以投資成本與經濟效益不符為由退回;若這次行政院定案,金門大橋興建案可望復活,為未來金廈大橋鋪路。

金門縣政府官員表示,希望金門大橋、金廈大橋能儘速建設,對中央政府的金馬長期規劃「樂觀其成」,無論現階段是否會蓋金廈大橋,都將全力配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