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區老街散步(一)

表町、榮町、京町的昨日與今日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34
標籤:

2008年的第一天,晚起,才至中午,昨晚跨年太累的小東又栽進沙發,呼呼睡著補眠。老婆在家收拾家事。難得空閒,於是下午出來走走。天氣既冷,時間有限,選擇搭捷運往台北車站,逛逛附近的街景及古蹟。

台北車站前面的這片區域,昔日稱為「城中區」,位於舊台北城內。日據時代,車站前的館前路附近稱為「表町」,重慶南路一段稱為「本町」,「京町」在博愛路附近,「大和町」在延平南路,衡陽路一帶則為「榮町」。這些舊的行政地名幾乎都已被人遺忘,只有成都路一帶的「西門町」,被沿用至今。

台北城內的街道大約是從光緒10年(1884年)台北城建立之後,才逐漸發展出來,迄今歷史都已超過百年;由於位於都市精華地帶,所以總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迄今仍是繁華的商業區,街道景觀日新月異,其實不太能夠被稱為「老街」。

城中區這附近的古蹟,我大多曾經參觀過,那麼今天的逛街旅行,所為何來?有何新意可言?我背包中帶了數張日據時期的街道舊照片,想實地對照,比較今昔異同,看看照片中的景物是否依舊在,這八、九十年間的變化如何?


台北駅(昔日)

台北車站(今日) 註:車站位置有移動,並非原地改建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


我從館前路開始今天的旅程。館前路,昔日稱為「表町通」,由於臨近車站,銀行、飯店林立,是相當繁華的區域。台北車站在日據時代就曾經歷多次的改建及增修,現在的車站是民國74年(1985年)改建的。我手上拿著的車站照片是完工於1905年的台北駅(車站)。

館前路歷經七、八十年的歲月,外觀變化著實驚人。若不是完工於1915年「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依舊佇立於館前路的盡頭,如何讓人相信眼前這條街道與照片中的表町通是同一條街道?

館前路上,看不見任何老房子。昔日巴洛克式的老建築已全被現代化建築所取代。唯一的老房子座落於館前路與襄陽路轉角上,博物館斜對面的三井株式會社舊廈(今日的土地銀行)。三井曾是當時在台的日本財團,總部就設於表町通這個繁華地段。

我手上的三井舊廈照片,歷史年代更早,是完工於大正九年(1920年)的舊廈;現在的建築外觀則是1940年左右改建的。三井舊廈目前已被列為市定古蹟。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昔日)

國立台灣博物館(今日)


表町通(昔日),左為三井舊廈(完工於1920年)

館前路(今日),左為三井舊廈(約1940年改建)


榮町通(昔日)。二二八公園西入口處。

我從國立台灣博物館旁,穿過二二八公園內的步道,來到公園的西入口。西入口正面對的衡陽路,是日據時代的「榮町」,這條街也是日本人來台最早居住於台北城的地區。

衡陽路在清代稱為「石坊街」,是通往台北城西門的要道,街道上有一座「急公好義坊」;日據時期因拓寬馬路,牌坊才被移往現在二二八公園內。

衡陽路在當時稱為「榮町通」,是台北最繁華的商業區,有「台北銀座」的美譽。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成立於昭和7年(1932年)的「菊元百貨店」,就是位於榮町通。

衡陽路上的老房子幾乎都改建了,僅存幾間殘舊老屋而已。照片舊貌與今日景象難以對照。二二八公園的西入口,衡陽路與懷寧街轉角的「公園號」酸梅湯老店鋪,幸好還健在,勉強可以做個今昔比較。我對這家老店鋪還有印象,記得讀小學的時候,來「新公園」(二二八公園舊稱)玩時,曾買過這家店鋪的酸梅湯。

此外,位於衡陽路87號的合作金庫,原是日據時代的「台北信用組合」,這棟建造於昭和2年(1927年)的老房子,已被列為市定古蹟。其餘的街上建築則都變換了容顏。


衡陽路(今日)。左為「公園號」酸梅湯。


榮町通的原台北信用組合(合作金庫)


行旅圖


——本文轉載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NBA 派克大爆發無用 小牛第四戰再踩扁馬刺
紐約市議員、市長候選人:我支持法輪功
派克飆43分 馬刺90比99不敵小牛
紐西蘭証實至少有三起豬流感確定病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