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的弔詭

世界彎的看不到前方 (1)

大衛.史密克

標籤:

對全球經濟而言,中國代表一個巨大的弔詭,我簡單的形容一下:一方面中國不得不嘗試以聞所未聞的成長速度來擴張經濟,因為緩慢的成長速率意謂工作機會減少,因此可能形成更大(也可能構成危險)的政治與社會緊張;另一方面中國的快速擴張也隱含一個風險,那就是成為殃及世界經濟與金融的泡沫。

目前中國官方仍繼續囤積大宗物資,目標是維持永遠成長的經濟機器原料不致中斷;飆漲的股票市場正開始顯示不穩定的危險端倪,中國的通貨膨脹率迅速升高,伴隨著整個工業化世界對通貨膨脹升高的期望。

然而事情可沒那麼簡單。當中國泡沫破裂時(所有泡沫最後都會破裂,只是型態不一罷了),中國可能會立即陷入通貨緊縮,威脅全世界。面對泡沫破裂所造成的經濟遲緩現象,中國別無選擇,只能向世界市場拋售本來囤積的大宗物資和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這可能導致全球物價水準崩跌,使工業化國家的官員遭遇極為棘手的併發症狀。

在這種情況下,原先飆到頂點的大宗商品價格會逆轉重挫,因為某些價格的推升壓力來自投機客下注賭更高的價格,一旦上升趨勢開始反轉,投機客會迅速抽離資金逃命,導致價格崩跌。

關於中國的另一個弔詭因素:資本流動的角色。一方面中國需要工業化國家的技術,取得方式是來自海外源源不絕輸入的指定直接資本投資;另一方面,中國是重要資本出口國,它利用中央銀行儲備(目前金額驚人,部分原因是北京刻意抑制人民幣的幣值)在海外投資符合策略性優勢的標的,結果使得中國在工業化國家的官員眼裡,成為像俄羅斯方塊一般複雜的變數,讓危機管理的策略規劃變得特別困難。

中國過去十年的經濟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每年成長率超過百分之十,儘管如此,共黨領導階層還是面對嚴峻的挑戰:整合內陸省份的勞動人口。

光看數字就知道這是多麼驚人的任務,未來二十五年,隨著逐漸淘汰貪污與效率差的國營企業,中國每年必須整合超過加拿大三分之二人口的勞工,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每年的經濟成長率維持在百分之十左右,也需要前所未有的高投資比率和消費增加率。

既要維持這些速度又要同時控制通貨膨脹,是極為困難甚至不可能達成的任務,由於中國的挑戰如此艱鉅,沒有人真正理解這個世界將搖搖欲墜到什麼程度。

無庸置疑,成功的中國將會替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利益,此外,只要不碰上全球景氣蕭條,繁榮的亞洲經濟可以購買更多美國出口品,有效降低美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

可是這無論如何不是巴菲特最愛說的「灌籃」,中國不可能持續高速成長,也不可能永遠抑制通貨膨脹。雖然西方國家不斷尋找更新、更好的方法投資中國,但是越來越多中國菁英份子對他們制度的政治基礎提出質疑,我再強調一次,政治是不確定性的中心。@

摘 自 《世界是彎的》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陸投資人取得上市櫃股權逾10%須核准
美國失業人數微升 今年總失業數首降
美國5月領先指標升1.2% 衰退今年或能結束
言行不一 中國大搞地方保護主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