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企業的經濟活動

有效管理財富,通膨安啦!(1)

家庭追求效用,企業追求利潤

王國強

標籤:

「家庭」追求從消費活動中得到最大化效用,並在消費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透過提供勞動力來獲取收入。

企業通過勞動力、資本、土地這三種生產要素進行生產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追求利潤。一般來說,在分析經濟蕭條以及失業問題等短期總體經濟現象時,凱恩斯主義確實比較符合實際。但在分析經濟增長等長期性的總體經濟現象時,則是以新古典派學派更顯貼切。
……………………………………………………………

「家庭」的經濟活動

「家庭」是指由夫婦及孩子構成,並以此為集團,進行經濟活動的單位。概括來說,所謂的「家庭收支」就是單一家庭中,家庭成員的經濟活動的統計。我們從小就在進行著各類的經濟活動,例如小孩子們用零花錢買零食,就是相當標準的一個經濟活動。

至於家庭收支的重心,主要是消費和儲蓄。

總體經濟學對於家庭經濟活動的觀點則如下:

家庭收支就是使自己從消費活動中得到滿足度(=效用)的最大化,並在消費產品(=能滿足人類慾望及需求的「東西」)和服務的同時,透過提供勞動力來賺取收入。

另外,為了將來的生活而儲蓄,同時又得向政府繳稅。

「企業」的經濟活動

相對於以消費和儲蓄為主要內容的家庭收支,「企業」則是以生產活動為核心的經濟主體,在現今的經濟社會中,與家庭收支一樣,均在發揮著龐大的作用力。

企業通過勞動力、資本、土地等三種生產要素(=進行生產所必要的因素)進行生產活動,主要目的就是追求利潤。

企業利潤的一部份,習慣以公司債券利息和持有公司股票比例所得紅利的形式,分配進入到家庭收支之中;其餘部份則儲存到企業內部,或是運用於其他各項投資忠──例如購入新的生產要素。

但是企業也不能只追求利益。

原因在於,時下的社會性長期活動,例如公害對策、環境保護、社會範圍的志願者活動等,也開始要求企業必須擔負起應該出力的社會責任。

政府在總體經濟中的職能

確保總體經濟的穩健發展

為了確保總體經濟活動運行的公平性和效率,政府習慣採用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來進行調節。此外,在經濟上支援低收入等社會弱勢群體,也是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
……………………………………………………………

總體經濟與政府施政方案

在當今總體經濟活動中,政府是絕對不容忽視的一環。在過去以計劃為主導的經濟個體中,國家的整體經濟運作,多半是由政府主導。與此不同的是,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自由主義經濟,尊崇的則是以市場自由為主導的經濟,經濟活動的主體是家庭與企業,政府介入經濟的程度往往受限。

儘管如此,總體經濟活動還是在極大程度上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例如,政府在提供例如教育等公共服務的同時,往往還會透過調整法律、維持經濟秩序等服務,藉以確保經濟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另一方面,為了維持公共服務,政府還得向民間徵稅,藉以作為財政收入來源。稅收的負擔主體是家庭和企業。例如,國家向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或是向企業徵收營所稅等皆是。

政府的各類職能

為了確保總體經濟活動順利進行,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進行調節。若是完全依賴市場,將會放任民間經濟活動過於自由運行,導致經濟一旦蕭條時,失業人數會失控增多,經濟過熱時則出現通貨膨脹(=物價的持續上漲)。而政府利用職責控制失業人數、穩定物價的措施,恰好又可彌補市場在這一方面的缺陷。

另外,僅僅依賴於市場的自我運行,根本無法實現人們所期待的經濟增長目標,而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也會採取相對應的對策來達成目標。此外,在經濟上支援低收入等社會弱勢群體,也是政府相當重要的職責之一。@待續…

摘 自 《圖解通膨-快樂生活經濟學》 寶鼎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4)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5)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6)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7)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