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百年真相:殺人歷史
他叫董堅毅,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妻子顧曉穎也是留美生。夫妻倆情深意篤,生活優裕,堪稱幸福家庭。
從1923年初到1927年底的略少於5年裡,社會與新政權的對峙暫告一段落。列寧於1924年1月24日去世。自1923年3月第三次中風以來,他就在政治上被邊緣化了。圍繞繼承權的內鬥,在其他布爾什維克領導人的政治活動中占據了很大部分。同時,社會也在舔舐著自己的傷口。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一般情況下,人們很難把飢餓和恐怖聯繫在一起。然而,當你看過本文呈現的「極限飢餓」下的人群肉體與靈魂的慘況,你就會相信,原來,飢餓同樣可能是「成人慎入」、「少兒不宜」的超級恐怖。
新刑法典中制定的新刑罰之一是終生流放,而如果返回蘇聯,就會立即被槍決。早自1922年起,這種刑罰就作為一項長期放逐行動的一部分,被付諸實施。此行動影響了近200位被懷疑反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知名知識分子。他們中有很多是參與反飢荒社會委員會的顯要人物。該委員會於當年7月27日遭到解散。
1922年6月6日,莫斯科上演這些法律上的滑稽表演數週後,一場自二月底以來就在報刊上宣布的大型公審開始了:34位社會革命黨人被指控從事「針對蘇維埃政府的反革命恐怖活動」,其中最突出的是1918年8月31日刺殺列寧未遂和參與坦波夫農民起義。被指控者當中包括名副其實的政治領袖,例如以亞伯拉罕‧戈茨(Avraham Gots)和德米特里‧頓斯科伊(Dmitry D...
俄國已知的上次大饑荒發生在1891年,影響了多數相同地區(俄國中部、伏爾加河下游和哈薩克斯坦部分地區),並導致40萬至50萬人死亡。國家和社會基本上都為了挽救生命而奮戰。一位名叫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Vladimir Ilych Ulyanov)的年輕律師當時住在薩馬拉──受飢荒影響最嚴重的一個地區的首府。他是當地知識界唯一一個不僅拒絕參與援助飢餓...
當局似乎在奉行不惜一切代價以飢餓迫使農民屈服的政策。面對當局的這種態度,較開明的知識分子開始作出反應。1921年6月,農學家、經濟學家和莫斯科農業協會的大學講師們成立了一個反飢荒社會委員會。在首批成員中,有傑出的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yev)、曾任臨時政府食品部長的謝爾蓋.普羅科波維奇(Sergei Prokopovic...
1921年春布爾什維克政權其它最優先的行動,包括「平定」所有落入農民手中的地區。1921年4月27日,政治局任命圖哈切夫斯基將軍領導「肅清坦波夫省安東諾夫分子的行動」。有近10萬人供他差遣,其中包括許多契卡特別小分隊,並配備有飛機和重型火炮。圖哈切夫斯基以異乎尋常的暴力,對安東諾夫部隊發動了戰爭。他連同中央執行委員會全權代表委員會主席安東諾夫-奧夫謝延科,大...
在紅色政權最後的日子裏,當國民黨軍隊逼近時,成村的人揮舞著大刀長矛襲擊退卻的紅軍。
在該國的另一端,在舊首都彼得格勒與新首都莫斯科,1921年初的局勢幾乎一樣具有爆炸性。經濟近乎停滯,運輸系統逐漸陷於停頓。大部分工廠被關閉或因缺乏燃料以半速運作。對城市的食品供應有完全停止的危險。所有的工人都在街上、在周圍村莊裡搜尋食物,或在冰冷、半空的工廠內閒坐著並交談。由於要用物品換取食物,其中很多工廠已被搬空。
1920年底,布爾什維克政權似乎勝利在望。白軍的殘餘部隊已被擊敗,哥薩克人也遭遇挫敗,馬克諾的分遣隊正在撤退。儘管對白軍的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但新政權與大部分人之間的衝突在日益激化。1921年頭幾個月,對農民的戰爭達到高峰。當時,各省實際上並未完全被布爾什維克掌控。在坦波夫省──西西伯利亞的伏爾加河諸省(也包括薩馬拉、薩拉托夫、察里津和辛比爾斯克)之一,布爾...
這類專利和發明是比希特勒的毒氣實驗室和日本人的731部隊還要殘忍的殺人成果,不僅為中共活體盜取人體器官提供佐證,也撕破中共那張表面上光鮮漂亮的畫皮,將中共殘暴、貪婪、下流、無恥、骯髒的惡魔本相,及殘害人類的野心揭示出來。
種種疑點,都在傳遞這樣的信號:刺毛案的確有可能是中共炮製的冤案,至於目地前文也點出了。
對囚犯和人質的屠殺,屬於規模最難衡量的暴行。他們被扣留,僅僅是基於他們「屬於一個敵對階級」或「在社會上不受歡迎」。這些屠殺是1918年下半年「紅色恐怖」邏輯的一部分,但是規模更大。布爾什維克拿一種說辭來不斷地為這些基於階級的屠殺辯護。此說法聲稱,一個新的世界正在形成,為了協助這一艱難的誕生,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
在農民與布爾什維克當局鬥爭的一系列事件中,「De-Cossackization」──將頓河和庫班河的哥薩克人作為社會群體系統性地消滅,占有特殊的地位。一個新政權首次根據共同責任的原則,採取一系列措施,專門消滅、滅絕和放逐一整塊地區的人口。這一地區,蘇維埃領導人已習慣稱之為「蘇維埃的旺代」。
無論工人戰線在戰略上是多麼重要、多麼具有象徵意義,它也只是內戰中諸多內部戰線中的一個。對綠軍即反徵用和徵兵的農民的鬥爭,往往要重要得多。目前首次公開的契卡特別部門和共和國內衛部隊報告,揭示了這場「骯髒戰爭」異乎尋常的暴力所造成的徹頭徹尾的恐怖。這場戰爭已不再只是紅白兩軍之間較為顯著的衝突。契卡特別部門和共和國內衛部隊的任務,就是懲處逃兵、鎮壓兵變和農民暴亂。
1957年中國大地一場政治寒流過後,數十萬知識份子被戴上了「帽子」,我也難逃厄運,成了這數十萬「份子」中的一份子。
在所有的鎮壓性事件中,被新政權最精心遮掩的是對工人動用的暴力。而布爾什維克當初就是以工人的名義取得政權的。自1918年起,這些鎮壓在隨後兩年里加劇,並於1921年在喀琅施塔得發生的知名事件中達到高潮。自1918年初起,彼得格勒的工人已表現出對布爾什維克的蔑視。在1918年7月2日總罷工失敗後,在布爾什維克逮捕許多社會革命黨領導人後,1919年3月,這個前首都...
俄國內戰,通常被當作紅色布爾什維克與白色君主主義者之間的一場衝突來分析。但實際上,軍事對峙前線後方所發生的事件要重要得多。這是內戰的內部戰線。其特徵首先是由每一方所進行的各式各樣的鎮壓。紅色一方的鎮壓更具普遍性和系統性。鎮壓針對的是反對黨或反對派團體的激進政治人物、因不滿而罷工的工人、逃離部隊或逃避徵兵的逃兵,或者很簡單地針對碰巧屬於「嫌疑人」或「敵對」社會...
對於這首波紅色恐怖巨浪的受害者人數,要找到一個確切數字是不可能的。契卡主要領導人之一拉齊斯(Latsis)聲稱,1918年下半年,契卡處決了4,500人,並帶著些許玩世不恭的語調補充說:「如果契卡可以被控告的話,它不會被控過分熱衷於處決,而是被控未能滿足實施這種最高處罰的需要。從長遠看來,鐵腕手段能夠減少成為犧牲品的人數。」1918年10月底,孟什維克領導人...
現在中國道德敗壞的一個最大原因,是傳統信仰體系被共產黨給擊垮了。共產黨奪取政權後做的第一件事,三教齊滅。
周恩來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的指示》的原始文本如今已經很難看到了,不過,若干官方出版物,包括上文提到的《毛建國文稿》中那段「注釋」,都有該文件的內容簡述。除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出版的《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收錄了原文件全文外,王銳先生查到內地公開出版物中記敘最詳的,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的4卷本《共和國史記》第三卷中的記載,所...
8月30日的兩次暗殺企圖──一次針對彼得格勒契卡頭目烏里茨基(M.S.Uritsky),另一次針對列寧──似乎證實了布爾什維克領導人的這種理論:一個真正的陰謀正威脅到他們的存在。事實上,現在看來這兩起事件之間沒有關聯。第一起是由一名年輕學生按照根深蒂固的、平民革命恐怖之傳統所實施的。他想為一位官員朋友之死復仇。這名官員幾天前被彼得格勒契卡所殺。
格瓦拉宣稱:「正義就是復仇!」作為古巴革命政權領導人,他完全無視法律,血腥鎮壓異己和反抗者, 濫殺無辜。若以百分比計,格瓦拉是古巴史上最大的「殺人機器」之一。
是誰讓數千中國的年輕人葬身異國?是誰讓為了虛幻的理想而迷失方向的年輕人依舊掙扎在生活的邊緣?想必誰都知道答案。但願那些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年輕面孔,業已魂歸故裡。
格瓦拉戴着红星贝雷帽的桀驁頭像,已成為反传统、反主流文化的象徵,在世界招搖了半個世紀。他崇尚的共產主義邪惡理念在潛移默化地毒害著几代「熱血沸騰」的年輕人。从「魔幻偶像」格瓦拉现象不难看出,共產主義蠶食世界并非空穴来风。
「布爾什維克公開表示,他們已經時日無多」,德國駐莫斯科大使卡爾.赫爾弗里奇(Karl Helfferich)1918年8月3日告訴其政府。「實實在在的恐慌壓倒了莫斯科……可想像得到的最瘋狂的謠言正甚囂塵上,是關於所謂『叛徒』的。他們被認為正躲藏在城市周圍。」
1918年春強化專政造成的政治影響包括:完全關閉一切非布爾什維克報紙、強行解散一切非布爾什維克的蘇維埃、逮捕反對派領導人,以及殘酷鎮壓眾多罷工。1918年5月和6月,反對派社會主義者的報紙中有205家被最後關閉。在卡盧加、特維爾、雅羅斯拉夫爾、梁贊、科斯特羅馬、喀山、薩拉托夫、奔薩、坦波夫、沃羅涅日、奧廖爾和沃洛格達,孟什維克或社會革命黨人占多數的蘇維埃遭強...
一九三零年九月毛澤東率紅軍攻陷江西吉安後,大舉屠殺,在佔領的四十五天內,肅反會每天貼出的佈告都有幾百人,總計殺了一萬人以上。
1918年4月11日至12日晚,契卡發起了首次重大行動。當時,一千多名特種部隊小分隊人員,向莫斯科約20個無政府主義者據點發動猛攻。經過數小時的激戰,有520名無政府主義者被捕;25人被作為「土匪」就地處決。「土匪」一詞從此即特指罷工工人、逃避徵兵的逃兵,或抵制強制徵糧的農民。
共有約 60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歷史悠久的八引擎噴氣式轟炸機B-52一直是美國空中力量的標誌性象徵。這款特殊的飛機於上個世紀50年代誕生,預計要服役到本世紀60年代,甚至比駕駛它的機組人員老幾十年。作為美軍轟炸機艦隊的基石,B-52向美國盟友和對手發出明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