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雅:新闻史上弄潮人及其辉煌的葬礼(2.忌日?)

陈小雅

人气 1
标签:

对钦本立政治命运的“宣判”,似乎是在四月二十六日作出的。上海市委行动之神速,博得了关注国事的广大干部、知识分子与学生的赞叹。由此可见在政治步履艰难,一些旧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的中国大地,仍然保留着反应敏捷的部分。虽然导报的同仁并不认为这个判断有法律效力(因为钦本立任导报总编并非上海市委任命,而是由该报理事会民主选定。)但钦本立终于离开了他办公桌前的圆椅,回到自己的寓所。从上海的一个朋友处,我了解到上海市委作出这一判决的所谓事实根据:
四月十七日,香港某报登载了导报将开辟专栏纪念耀邦的消息,这立即引起了上海市委的重视。为此,四月二十一日下午,市委派副书记曾庆红、宣传部长陈至立找到了钦本立,了解有关情况后,让他将最近一期的清样送审。据说钦当场答应第二天一早送到。(据导报人士说,这是决不可能的。)但是,经再三催促才于那天下午四点半送到。
在审阅过程中,市委领导觉得该期报纸用整整6个版面报道的“四. 一九”座谈会的长篇记录中,有些内容如在报上发表,将会造成思想混乱。随即,曾、陈二人又找钦谈话,指出报纸对胡耀邦同志的去世表达悼念之情是完全应该的。上海所有的报纸都是这样做的,在报纸上宣传耀邦的优秀品质,激发人民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激情,这本来是报纸应尽的责任,但清样中某些段落,如不删节地加以发表,将会造成思想混乱,加剧某些动乱因素。有些同志的话是在小型座谈会上讲的,有些观点是个人的看法。但是见之于大众传播媒体,就起了宣传作用,就有了舆论引导的问题。同时,他们说,有些记录未经本人审阅就发表,是不慎重的。
他们要求钦删去一些段落,只有几百字,然后照常印发。接着,江泽民又和《导报》的名誉理事长汪道涵一起,找钦谈话,严肃指出,这期《导报》的部分内容必须删节后才能发行。
据说,钦当时表示照办,并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要求停印、停发这期报纸,待重新编排后再印发。
上海的读者,按照常规可在星期天下午读到《导报》。但是汪道涵在那个星期天(23日)上午就发现,未经删节的报纸已经送到了他家。这位被钦本立聘为导报名誉理事长,一直被钦视为好友的老人激怒了。他立即给钦打电话,指责他不守信用,并声明与钦绝交,而且今后这张报纸与他无关。
几乎就在汪道涵电斥钦本立的同时,香港的一些报纸就刊出了所谓《导报》被“没收”、“查封”的消息。后来,《美国之音》等外国电台也相继播出了类似的消息。这使上海市委感到了压力。对于利用海外舆论来迫使自己的政策进行修改,他们是深恶痛绝的。但是,面对压力,他们并不想让步。
这个星期日是如此的忙碌,但市委照例还是按集体领导的原则,召开了书记办公会议,责成《导报》立即提出版面处理意见。钦当时决定改排后发行。
但是市委的书记们并没有等来新版的439期《导报》,却等来了一份《导报》同仁们写给市委的“紧急报告”。这份报告谈到原439期已经流散于市的情况(因为在中国这一情况已成惯例,一件作品被查禁,立即身价百倍。当439期被宣布停印时,人们已从《解放日报》印刷厂纷纷将报偷走,并大量复印。印刷厂周围的报贩--也许是大上海的传统--经常在油迹未干时就将报纸售出。而当邮局的报纸被查封时,例行交换和赠送渠道的传输齿链并没有停止转动),故此,如果另行发排,第439期《导报》将会有A、B两种版本流传于世,这势必要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所以,仍然坚持发行原版本。
《导报》的同仁们也许认为,这并不需要通过市委领导批准,因此,在报告的结尾处写下了“专此奉告”的字样。而这无疑是最令富有权威感的人恼火的。
此时,钦本立绝没有想到,他的政治生命已经只剩下整整一夜了。
第二天,是4月26日。
这一天,江泽民在万人大会上宣布了市委关于钦本立与《导报》问题的处理结果,并向《导报》派驻整顿领导小组,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吉任组长,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孙恒志、复旦大学新闻系教师张家骏为成员,马达任顾问。尽管有关方面一再把“事件”的责任归结于钦本立的个人品质,但派驻小组一事说明,他们对《导报》同行的作用已有了相当的重视。
悬在钦本立头上的这把德漠克利斯剑,终于落下来了。
这对于在四个月前就已作好精神准备的钦本立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的解脱。
分布在东西半球上的,那些屡次宣布钦本立将“下台”、“撤职”的电台、报纸,或许已觉得日子拖得太长了。就象一场宣布已久的葬礼迟迟没有举行一样,死亡证书的签发者们不无恼怒地注视着这个“死亡者”仍然有声有色地活着。
钦本立本人并不想让大家如此为难。实际上,他的“遗嘱”早在今年一月就立下了。那时,他应邀访美,出席第三十七次“全美祈祷早餐”。在导报驻华盛顿记者潘慕平的报道中,我们可以读到,钦本立在答复《美国之音》记者时,对一系列根本问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
问:在政治和开放中,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或必不可少的东西?
答:公有制。但怎样完善公有制,使他有生气,有活力,目前正在探索。
问:一位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曾问过中国学者,中国改革的方向有没有限制,比如说,周围是个360度的圆,是否规定不能向哪个方向走呢?
答:有限制,即既不能回到过去的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上去,也不能走到完全的自由市场那面去。应当是有计划、有控制的市场经济,即由政府调控市场,由市场引导企业。
问:美国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说,他曾问一位提供决策咨询的中国学者,这样搞是不是社会主义?回答说,这个我不管,得由搞意识形态的人来解释。中国是否有不少这种情况?
答:我认为,改革与开放当然是中国人的事情,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有一论断: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如果成功,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中国领导人乐于听取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各种意见,结合中国实际,予以采纳,在这方面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问:有人说,中国的改革已陷入危机和困境,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我不同意用“危机”这个词,而同意用“关键时刻”这个词。十年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总结这些,把他们变成我们的财富,就会有利于今后的改革与开放。
问:《世界经济导报》今后有何打算?
答:《导报》今后将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讲真话,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推动改革与开放,通过《导报》的存在与发展与新闻改革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要取得读者的更大信赖,更好地肩负起社会责任。
问:如果您退休了,《导报》的方针会改变吗?
答:我希望不会改变。而且我相信,只要中国的改革与开放的方针不变,《导报》的方针就不会变。如果变了,《导报》就没有任何理由存在下去。
在这次谈话中,关于他的“退休”问题他还说道:“我已经七十一岁了,我拥护年轻化的政策,实际上我在几年前便准备退休了。《导报》创办初期,平均年龄六十三岁,现在是三十八岁,领导班子除我以外,基本上都是年轻人。……退休对我来说是迟早的问题。”只是为了回答最近一些关于他“不叫解职的解职”的传闻,他才仍然“在坚持工作”。
在离华盛顿纪念碑约200米的地方,他站在照相机前,随着快门的起落,人们摄下了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他远涉重洋来到美国,但潘慕平每每发现,他是人在美国,心却似乎留在了地球的另一边。
在华盛顿,他让记者驱车从宪法大道的这一端跑到另一端,便算是游览了著名的国会山、白宫、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在纽约,当飞机掠过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岛时,记者把他从睡梦中唤醒,把美国人最引为自豪的“自由女神像”指给他看时,他只是神情凝望,若有所思。
在访美的十二个日夜里,他每天晚上要靠吞服安眠药才能入睡,白天,却鼓起精神与美国的新闻界同行和其他方面的新老朋友广泛接触,希望能为《导报》、为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多作一点事情。
显然,美国的新闻界早已得知,钦本立因为在《导报》上刊登理论家苏绍智的讲话,有可能被解职的消息。
正是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朵飘向钦本立四十余载报人生涯的阴云,给他的这次美国之行罩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相关文章
    

  • 《天安门文件》将搅动北京政坛 (1/13/2001)    
  • 【纪元专栏】 巴灵笛:为“六四”这颗炸弹重置一个引信 (1/12/2001)    
  • “六四”密件风波和倒“江”狂潮蕴藏战争计谋 (1/12/2001)    
  • 时针:六四密件是邓小平亲属捅出来的! (1/12/2001)    
  • 胡忠信:“天安门文件”“出土”无异是一个反讽 (1/12/2001)    
  • 戴晴评《天安门文件》 (1/12/2001)    
  • 六四文件编者林培瑞:知情者其实并不知情 (1/11/2001)    
  • 李怡:华莱士歪曲事实? (1/11/2001)    
  • 六四密件曝光 北京权斗激化 (1/11/2001)    
  •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研讨会肯定天安门密件真实性 (1/11/2001)    
  • 张良反击:细论中共众首脑“六四”功过 (1/11/2001)    
  • 中南海刀光剑影 六四文件明击李鹏 暗踩老江 (1/11/2001)    
  • 方鸣:江泽民——李鹏的保护伞 (1/11/2001)    
  • 【纪元专栏】 鲁儒略:《六四真相》使谁受益? (1/11/2001)    
  • 江主席曾赞华莱士素质高 今斥华莱士歪曲事实 (1/10/2001)    
  • 张良痛陈江李压制人民 赞朱李(瑞环)有骨气 (1/10/2001)    
  • 【纪元专栏】张伟国:江泽民合法性危机再次浮上台面 (1/10/2001)    
  • 【纪元专栏】刘晓波: 拯救历史 恢复记忆 (1/10/2001)    
  • 中文版《中国六四真相》四月十五日出版 (1/10/2001)    
  • 六四中江泽民出线揭秘(摘译自“天安门文件”) (1/10/2001)
  • 相关新闻
    六四中江泽民出线揭秘(摘译自“天安门文件”)
    【纪元专栏】刘晓波: 拯救历史 恢复记忆
    【纪元专栏】张伟国:江泽民合法性危机再次浮上台面
    张良痛陈江李压制人民 赞朱李(瑞环)有骨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