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府看布什就职

阮次山

人气 1
标签:

  没有参加过美国总统就职大典,很难体会出美国式民主的精髓。

  1977年,笔者在来宾席上参加过卡特的就职大典,饱受寒风冷气吹袭之后,曾发誓再不参与这种抬轿活动。当时,笔者初至美国不久,还参不透美国民主的运作中,这种坐轿者与抬轿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还不能体会出,在寒冬,在凛洌气温底下仍驱不散抬轿者热情的原因。

  这回受香港凤凰卫星电视公司之派,重回华府,为布什的就职典礼作实况评述,在布什发表就职演说之后不到一分钟就向该台全球观众作现场评论与分析,在寒风刺骨之下,再度体会美国式民主进程,这种感受,自然和24年前坐在寒风里的“冷座”上的感受有所不同。

  元月20日,华府的温度接近摄氏零度,但又不到下雪的温度,又湿又冷,时而阴雨绵绵,时而落下令人足以湿透全身的“中雨”。这天,到白宫前示威,举着“向小偷(布什)致敬”(美国政府在正式场合,当总统进入会场时,总会高奏《向总统致敬》(Hail to the Chief)的歌曲,这回反对者改为“Hail to the thief”, 旨在讽刺他赢得佛州选票的过程)标语牌,其人数虽未如原先估计的两万人,但也有6000人左右。但是,从全国各地涌入华府的美国民众至少有10万人。据凤凰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便“抓”的几个美国民众访问的结果,几乎一致都说,他们不在乎天气多恶劣,来到华府只是想参与这个历史性一刻,而事实上,他们用望眼镜也难看得到布什就职的实况,若坐在温暖的家,跷起二郎腿看电视转播,倒会更舒服,也看得更清楚。

分享历史的一页

  但是,这天在华府,从四面八方赶去凑热闹的美国民众,就抱着“人生难得几回见”(once in your life time)的心情,去为新总统抬轿,为新政府捧场,也为自己分享一点揭开历史新页的喜气。当然,在这十几万民众当中,亲共和党的人居多数,亲民主党的人,尤其民主党核心人士,这时候都忍不住心头的落寞,大都离开华府,渡假去也。在笔者试图联络的民主党人中,除了留在华府参加就职大典的国会议员之外,几乎都出城了。

  元月20日中午12时正式就任美国第43位总统的布什,进入会场,站在礼台前,泪珠不禁夺眶而出,尤其他宣誓过后,拥抱其父母那刻,不仅老布什热泪盈眶,也感动了多少美国人,因为,这一刻不仅创出了“布什王朝”,也演出一幕活生生的“王子复仇记”,八年前,老布什把白宫主人的位子让给民主党人克林顿,八年后,老布什眼看儿子,这个当年并不被自己看好的儿子,从民主党人手中重夺白宫主人之位,父子俩在拥抱时,自然尽在不言中。

  最值得全球肯定的是,尽管从11月8日起,这届总统大选的计票风波史无前例的上演了36天,但是,一旦布什上台,绝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国会两党议员、媒体都认为,布什已入主白宫,他就是今后四年美国的国家元首,众人几乎都前嫌尽弃,只想在此基础上听其言,观其行,不再质疑他当选的基础是否合法合理。

演说可圈可点

  这次,布什的就职演说可圈可点,其格局,前瞻性不但超越克林顿的两次就职演说,甚至也青出于蓝,超越其父老布什。

  为了号召全民团结,布什的就职演讲与其说是提出施政纲领,不如说是提出施政哲学,整篇演说号召美国社会参与公共事务,善尽“好撒玛利亚人”的榜样,不要只做旁观者,其基调接近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所提倡的“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只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在14分钟的演讲中,有一半的内容在指引“公民责任”的方向,切入时弊,不流于空谈。

  在外交政策上,布什也是原则重于政策宣示,他几乎没有指出实际政策,譬如:

  *建立超越挑战的国防力量;

  *持续与全球交流;

  *依历史、依抉择形成有利于自由的权力平衡;

  *保护美国的盟友及美国的利益;

  *用决心与力量面对侵略及恶意;

  *全球宣扬促成美国诞生的价值。

  布什在就职演说中所揭橥的这么一套外交哲学,虽然不到两百字用不着点名任何国家,但是却隐约说出了其国防政策及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心,隐约说出了共和党传统“以军力平衡全球局势”的概念。

  譬如:布什所扬言的“保护美国的盟友和国家利益”一言,在亚洲政策上究竟如何落实,其意义又如何?卡特时代的“强势”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接受笔者独家访谈时即解释为:美国在亚洲的盟国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及新加坡;至于美国的利益则是中国。布热津斯基这番解释一语道破历任美国政府在亚洲政策上的持续性;那就是:美国的亚洲政策不会有“断代”思维,其一贯性是必然的,是接棒性的思维与实践。

  在笔者这回的华府之行中,曾访谈了布热津斯基、华府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唐耐心和狄忠浦, 有关内容笔者将陆续为本报撰写特稿。

  从直觉上,笔者感觉布什在今后四年的表现不会差,因为他的一套班子,无论外交、国防、内政,实在是强中的强手,关于这点,笔者在稍后也会撰文分析。

  布什虽然在寒风中就职,但是,他似乎为美国社会带来难得一见的政治暖流。

(原载联合早报)


    相关文章
    

  • 《小布什和他的家族》热销北京 (1/13/2001)    
  • 克林顿一反常态发表演说美国大选 (1/10/2001)    
  • 【纪元特稿】 曹长青: 美国大选和海外民运 (1/9/2001)    
  • 孔捷生: 我看美国大选 (1/2/2001)    
  • 亚洲周刊:大法官决定总统不是笑柄 (12/27/2000)    
  • 美国大选最后的悬念 (12/18/2000)    
  • 小布什当选时代周刊2000年度风云人物(图文) (12/17/2000)    
  • 中国传媒不满美国大选结果 (12/16/2000)    
  • 上次反应太快这次过于谨慎 美国大选报道再次露怯 (12/15/2000)    
  • 大选尘埃落定 布什首天忙不停 戈尔睡到日上三竿 (12/15/2000)    
  • 从小伊利安到小布什 佛州好戏连台堪称“天下第一州” (12/15/2000)    
  • 大陆学者:不担心华府会扬弃对台三不 (12/14/2000)    
  • 美国各界名人点评戈尔及布什的演说 (12/14/2000)    
  • 小布什就职在即 可忙坏了华府饭店 (12/14/2000)    
  • 小布什有人有钱 现在最缺的是时间 (12/14/2000)    
  • 美国大选精彩夜回顾 (12/13/2000)    
  • 白宫新主人布什小传 (12/13/2000)    
  • 美国大选歹戏拖棚 电台转播捉襟见肘 (12/13/2000)    
  • 活生生的政治笑话:大选诉讼下一步将告上联合国?! (12/13/2000)    
  • 历史的重演–美国的选举纷争 (12/12/2000)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