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高层变动的伏笔

黄伟国

人气 2
标签:

资深银行家梁锦松将出任财政司司长,接替曾荫权将出掌政务司的空缺。公务员体制外人士“空降”港府高层,显示高官政治任命制加速推行。



因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宣布提前离任而出现的港府高层调动猜测日趋白热化,由财政司司长曾荫权接任政务司司长已成定局,问题是谁接任财政司司长要职,以及会否引发一场高层音乐椅游戏。最新消息是,身兼行政会议成员的美资大通银行亚太区主席梁锦松将出任财政司司长。

根据可靠消息,梁锦松出掌财政司已经确定,只待正式宣布。梁是有二十多年经验的银行家,九八年起获委任为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大刀阔斧推行教育改革,反对中小学偏重考试和背诵,主张让学童发展创意,并革命性地提出取消小学六年级学能测验,让学童由小学至预科十三年“大直路”升学。不少舆论认为他开明、充满魄力。

梁锦松在学生时期就关心国是,是香港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为了解中国甚至远赴中共革命根据地井岗山参观。前中央政策组成员谭兆璋是梁的大学经济系同班同学,他认为梁是“硬拼、踏实、目光远大和观点不会左摇右摆的人”,“相信由他接任财长,会比传统公务员更有机会突破经济困局。香港已不能再靠炒卖楼宇带动经济,如何开拓新产业,就需要梁这种有‘变动思维’和国际背景的人去突破”。

谭忆述梁并非活跃学生,虽然参加多个学会和港大学生会,也仅就实务发言。令谭刮目相看的是梁以银行掌舵人身份出掌教统会,显示梁有不为个人利益,而为香港前途设想的抱负。这次梁甘愿放弃商界每年逾千万港元(折合逾一百三十万美元)的收入,改任年薪二百余万的财政司司长,更令他敬佩。

梁锦松早期言行并不耀目,但执掌教统会后火力十足,批评香港教育制度背诵成分太重,造成功课多、学得少,“如果香港教育不改,死路一条!”对教育理想,梁充满憧憬:“世界如果没有理想,会死掉。小孩要开开心心去上学,终身学习不仅无尽头,也没有范围,不必着眼于经济效益。”

回归前,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刘兆佳与梁锦松同为特区筹委会成员。刘说在筹委会议期间,梁只是就一些实际问题发言,因此对他印象不深;但以梁学生时期的“国粹派”(认同北京政府)背景,相信中央领导人会认为他较有民族意识而存好感。

高级公务员协会主席彭达材则表示,由梁锦松任财政司司长“并非好消息”,“主要官员人选应由公务员中挑选,现在由外界引入,会令公务员减少晋升机会,影响士气”。彭表示,由公务员任财政司司长,会熟悉政府运作,有利于不同决策局间的协调和资源分配。

港英也有“空降”先例

由公务员体制外的梁锦松出掌财政司,令人推测行政长官董建华正加速推行高官政治任命制,代替现时由政务官任主要官员的制度。除了梁锦松,目前从外招聘的司局长级官员还包括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卫生福利局局长杨永强及中央政策组组长郑维健。

八十年代初港英时期,港府财政司彭励治也来自商界;美国前任财政部长鲁宾原本亦是一名银行家。不管是否公务员出身,只求能者居之的高官任命制度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转自<<亚洲周刊>>)


    相关文章
    

  • 曾荫权掌政务司今揭盅 (2/14/2001)    
  • 董建华:港府将在台设办事处 (2/14/2001)    
  • 港府暂拒设驻台办 (2/12/2001)    
  • 高调低调,政治需要 (2/12/2001)    
  • 柜车罢驶堵交通险爆冲突 (2/11/2001)    
  • 联国不满港人权倒退 (2/11/2001)    
  • 联合国:香港人权在倒退 (2/11/2001)    
  • 北京施压抢救楼市 (2/10/2001)    
  • 北京向港府施压使台湾民众不信任感加深 (2/10/2001)    
  • 邬维庸马力晤法轮功, 双方各持己见 (2/10/2001)    
  • 港府向炸弹狂徒宣战 (2/10/2001)    
  • 中国镇压法轮功危及香港一国两制 (2/9/2001)    
  • 特首是否真正体恤贫苦大众? (2/9/2001)    
  • 港府四月拟成立发展组 (2/9/2001)    
  • 香港基督教团体反对攻击法轮功 (2/8/2001)    
  • 九铁年中研究是否加价 (2/8/2001)    
  • 联合国人权委员意见: 香港释法是最严重剥夺人权事件 (2/8/2001)    
  • 尼领事向礼宾处投诉儿子受辱事件 (2/8/2001)    
  • 考验董健华的时候到了! (2/8/2001)
  • 相关新闻
    考验董健华的时候到了!
    尼领事向礼宾处投诉儿子受辱事件
    联合国人权委员意见:   香港释法是最严重剥夺人权事件
    九铁年中研究是否加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