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高行健的笔锋 什么都无所谓 令人悸动

标签:

【大纪元2月3日讯】台北市长马英九昨天说,高行健从文革走出,他没有忧伤、悲愤,反而用一种洒脱的心情,尽力挥洒更出宽广的文学空间,让心灵更超脱、自由;所以他的作品中,看不出国籍,看到的是个人不断的追寻、探索,绵密的笔触有个人的回忆录及见解,却以小说形态出现,令人悸动。

马英九昨晚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出他这两天和高行健密切接触,对他的观察及接触的想法,以下是专访摘要:

记者问:高行健在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即获聘为台北市驻市艺术家,前天他和市长会面,因为你对他作品的熟悉及理解,所以他对市长评价很高,请谈谈高行健作品为何能吸引你?

马英九说:老实说,他的作品我是最近才看的,在阅读“一个人的圣经”前,我还以为是在讲“毛语录”的。过去文革期间,外界不是说“毛泽东一个人的脑袋、决定了八亿人的脑袋”吗?看了书以后,发现那是一个追寻生命、追寻自由的故事。高行健的一些经历及想法,虽没在书中直接铺陈,譬如对文革的杀戮及迫害稍有描写,却是很冷的含蓄写法。甚至可以说,高行健这本小说已摆脱过去小说的书写方式,他天马行空、信笔写出,有作者个人沈淀的心灵思索,也有波澜壮阔的生命追寻,却能做到哀而不伤、不怨不悱。后人对我国的“诗经”批评,也有类似的讲法,这是很高的文学意境。

问:不管是“灵山”或“一个人的圣经”,高行健似乎刻意营造出一种模糊,即使是小说的主题,也不明确,但在笔法中,可以感受一种似汪洋的恣意挥洒,和他欣喜于脱离过去环境似乎有关?

答:对,我对他这种笔法很注意,不知你有没有发觉,他的每本书都是很个人的,没有救国济世的疾呼,也没有匡正世道的建言,他是非常个人的。我曾问过高行健,他说他救不了谁,所以回到个人态度,先救自己。

问:这应和他的出身中国大陆、历经文革的背景有关,或许浩劫对一个作家的生命淬练,反是一种美事?

答:我前面讲他的作品非常个人,但个人中又非常人性,坦白说,刚看时,对其中的情欲描写也吓了我一跳。但高行健告诉我说,他是先想到人是动物,从动物来理解人,就可理解有的欲望其实是基础,高行健把重心放在个人的、人性的追索,他不让自己套在一个框框,笔锋透露出一股“什么都无所谓”的恢宏气势。说他抓得住主题,却其实没有很明确,但感觉出那反而是一种强韧的生命态度。


    相关文章
    

  • 高行健极力摆脱中国情结 (2/3/2001)    
  • 高行健在台人气旺  首场演讲座无虚席 (2/3/2001)    
  • 马英九高行健舌战两个人的圣经 (2/3/2001)    
  • 高行健自言活在当下创作极力摆脱中国情结 (2/2/2001)    
  • 高行健与自由中国的一体 (2/2/2001)    
  • 高行健到台湾感觉宾至如归 (2/2/2001)    
  • 高行健访马英九 有段爱与欲对话 (2/2/2001)    
  • 台北国际书展 高行健压轴 (2/2/2001)    
  • 张楚勇:让文学归文学还须政治 (2/2/2001)    
  • 台北国际书展 高行健旋风即起 (2/2/2001)    
  • 台北文化局今作东 高行健与文化界聚餐 (2/2/2001)    
  • 马英九龙应台欢宴高行健文化界老友畅谈叙旧 (2/2/2001)    
  • 高行健与台北市长惺惺相惜畅谈文学 (2/2/2001)    
  • 明日报社论:高行健与法轮功的启示 (2/2/2001)    
  • 高行健在台湾倍受欢迎 (2/1/2001)    
  • 华人音乐明星李云迪即将造访台湾 (2/1/2001)    
  • 高行健抵达台湾访问受欢迎 将拜会陈水扁 (2/1/2001)    
  • 高行健: “生命是一连串的奇迹” (2/1/2001)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抵台 (2/1/2001)    
  • 高行健追寻深入内心世界真正自由的漫长之路 (2/1/2001)
  • 相关新闻
    高行健追寻深入内心世界真正自由的漫长之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抵台
    高行健:  “生命是一连串的奇迹”
    高行健抵达台湾访问受欢迎 将拜会陈水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