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的困扰

王旭之

标签:

布什当选后,原来希望戈尔胜出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赶快到美国和布什会面,争取他支持建立欧洲军,想不到美国要英美联手轰炸伊拉克时,美国政府竟然只是通知英国国防部长而已,事先和事后都没有和布莱尔说一声。英国在布什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了。

英国人突然发觉,他们1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已是老态毕露。如今布莱尔非戴上眼镜才能阅读,他的眼角已隐隐出现鱼纹,额上的头发渐渐稀疏,有时看来是满面倦容。有位资深的评论家感慨地说,他从未见过英国过去的在任首相像布莱尔苍老得这样快。其实,布莱尔一向很健康,正值年富力强之际(48岁),怎会未老先衰?

一些讽刺者认为,那是由于布莱尔太过患得患失,往往自寻烦恼。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是。不错,布莱尔对自己的形象就特别“敏感”,每天一早总要先看各报的重要标题,遇到不如意或负面的评论,就会戚戚然。

然而公道地看,他这个家也实在不好当,太多的烦恼。国内外的难题一大堆,眼前最头痛的是,怎样和大西洋彼岸的白宫新主人打好交道。

在去年美国大选中,布莱尔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其实私底下日夜企盼戈尔能够胜出。他和许多同僚一样,知道和布什难相处。无奈天不从人愿。布什一当选,他马上派外相库克到华盛顿四下活动,寻求能赶在欧盟各国首脑之前和布什举行峰会,好向世人显示美英的特殊关系依然。表面看来,布莱尔的华盛顿之行相当圆满,两位领袖同意对伊拉克继续采取强硬行动,要好好镇住胡申。更重要的是,布什还出人意外地公然表示,他赞成建立欧洲军。照理,布莱尔似是尽兴而归,可是,实情全非如此。

连起码的礼仪都不顾

根据2月18日《每日邮报》星期刊的一篇独家报道透露,布什在决定轰炸巴格达时,连电话都没有打给布莱尔,只是由他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用电话通知英国国防大臣胡恩,要求英国派皇家空军共同行动。胡恩请示了布莱尔,在来不及召开内阁会议的情况下,布莱尔别无选择,只好紧跟布什。然而轰炸任务完成以后,布什竟连起码的礼仪都不顾,打个电话说声谢谢你都没有。

不言而喻,布莱尔肯定是付出了代价换取布什的支持欧洲军。纵使如此,布什的支持反而令布莱尔更头痛。显然地,布什的如意算盘是要把欧洲军置于北约的指挥之下。如所周知,北约的统帅规定必须是美国人,实际上北约也一直由美国所操纵。要是欧洲军是直属于北约的一个组成部分,干脆由北约各国(北约有17个成员,欧盟占了其中的15个)增加兵力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欧洲军的倡议者,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正是为了要有自己的独立力量能应付欧洲的突发事件,或如英国所说,能够管理欧洲的“后园”。要是布莱尔接受布什的条件,他在欧盟中可能会又一次面临一对14的窘境,也可能是一对13(由于丹麦未加入欧洲军)。不接受,又如何面对布什,左右为难。

更头痛的是,关于布什的导弹防御体系。一方面布什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欧盟各国不是强烈反对也是反应冷淡,英国的态度至关重要。实际上美国设在英国约克郡的庞大雷达网(需要重新更换),也是这个防御体系不可少的一部分。看来,布莱尔为了美英特殊关系这个大局,可能已咬紧牙关私下向布什低头。

难向党内交待

布莱尔个人的声望已今非昔比。对巴格达的轰炸,不仅引起了举世的非议和欧盟主要国家的反感,在党内更是一片责难之声。工党左翼元老,曾任威尔逊政府能源大臣的邦恩,写信给布莱尔,指责这项轰炸违背了国际法,只会增加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活跃英国政坛50年的邦恩,将在本届国会期满后退出政坛,他的话也许是老生常谈,可以不听,但连布莱尔的最忠实支持者,新工党的明日之星,国会议员索利也公然反对布莱尔追随布什。索利透露,工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对于英国今次配合美国轰炸巴格达存有重大疑虑。他担心由于布什在外交上的无知和缺乏经验,可能会做出违背联合国有关对伊拉克的指导原则。他也认为尽管胡申是一位无人喜欢的残暴独裁者,但美国不应该对胡申是一种法规,对以色列又是另外一种。他呼吁英国必须有它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人们认为索利说出了许多工党党员心底的话。要是布莱尔日后决定支持布什的导弹防御体系计划,工党内部很可能公然“造反”。目前因为大选在即,为了顾全大局,大家都忍气吞声。

可以肯定,一旦大选的尘埃落定,不管工党是大胜还是小胜,布莱尔一垂定音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他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烦恼只会更多,头发会白得更快。

(转自<<联合早报>>)


    相关文章
    

  • 美军太平洋总司令布莱尔此次访华不寻常 (3/15/2001)    
  • 太平洋美军总司令提前访问北京 (3/14/2001)    
  • 贝克汉姆击败英首相当选完美父亲 (3/14/2001)    
  • 太平洋美军总司令即将访华 (3/13/2001)    
  • 英国首相布莱尔烦心事一件又一件 (3/10/2001)    
  • 比尔盖茨:未来世界软件超级大国非印度莫属! (3/9/2001)    
  • 英报章称赞执政党新预算案 (3/9/2001)    
  • 英国警方逮捕一名要在布莱尔官邸外自焚的男子 (3/8/2001)    
  • 英国计划加速开发可再生能源 (3/7/2001)    
  • 驻太平洋美军总司令:“我们密切关注中国” (3/7/2001)    
  • 布什会晤金大中 协调北韩政策 (3/7/2001)    
  • 太平洋美军总司令下周访问中国 (3/6/2001)    
  • 印度宣称21世纪属于印度 (3/5/2001)    
  • 口蹄疫似魔鬼 英国大选恐延后 (2/27/2001)    
  • 英口蹄疫可能持续6个月之久 (2/27/2001)    
  • 英国神秘荒地雷达站 拟配合NMD升级 (2/25/2001)    
  • 围堵伊拉克 美英达成共识 (2/24/2001)    
  • 英美两布(布希、布莱尔)趣味相投 相似多 (2/24/2001)    
  • 布莱尔会见布什后 举行记者招待会结束访美 (2/24/2001)    
  • 布莱尔和布什结束会谈 英美特殊关系进入新阶段 (2/23/2001)
  • 相关新闻
    布莱尔和布什结束会谈 英美特殊关系进入新阶段
    布莱尔会见布什后 举行记者招待会结束访美
    英美两布(布希、布莱尔)趣味相投 相似多
    围堵伊拉克 美英达成共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