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次山: 朱噷基记者会所释出的信息

阮次山

标签:

联合早报19日评论文章:自从朱噷基在1998年任中国总理后主持第一场中外记者会以来,每次开完“两大”——“人大”及“政协”大会后,各国记者都会期待朱噷基的记者会。因为,朱噷基在记者会中往往会语惊四座,再加上他答复提问时,不用一般中国官员惯用(应该说是“惯背”)的文件语言,而且往往语气幽默,引发哄堂大笑。

今年中国大陆的“两大”在表面上,虽然依旧具有橡皮图章式的“平静”,但是,在各种分组讨论上,则隐约透出一种“继承”、“交班”的浓重低气压,这股低气压具体的显现在“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草案所获的投票率。

今年最高法院工作报告草案在出席的2789名代表中获1953票赞成,反对者530人,弃权者306人。在中共体系下,弃权和反对差异不大,因此等于有836人反对;至于“高检”工作报告赞成者为1873人,反对者加上弃权者共916人。换言之,相当大的中国大陆民意在这次人大会议中,用手中仅有的一票,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两高”表达了他们说“不”的意向。在朱噷基3月16日的记者会中,美国电缆新闻网(CNN)的女记者即对此现象向朱噷基提问,朱噷基在答复中只提了自己所提出的十五计划纲要获97.7%赞成,并称,仍有反对者,因此他有待努力;对于“两高”的工作草案所获支持率均在六成以下,朱噷基并未表示意见。

在诸多“接班”低气压中,朱噷基在今年的记者会中,并未显出过去那种神采飞扬的个人魅力。这场记者会,朱噷基费了两个小时零六分钟,共回答了16个问题,其中有大约一小时的时间答复内政问题,尤其经济问题,这是他的专长,因此,新华社记者首先提问,问到财政赤字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后,朱噷基花了近25分钟(有一半时间是英文翻译)回答这个问题。

尽管一直有外传,朱噷基和江泽民之间有“心结”,但是,朱噷基在这场记者会中,碰到重大问题,总是引用江泽民的指示,譬如,在回答有关日本与中国在教科书,在日本侵华史上的争议时朱噷基就引江泽民所说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八字,作为回答的主轴;另外,在回答两岸关系时,他也引用江泽民的“八点声明”;在答复江西一小学的爆炸案时,朱噷基甚至表示未完全贯彻江泽民的指示,因而自责,道歉。在两会期间,曾有一百多名人士代表连署“上书”要求朱噷基在十六大后连任,面对这种“民意”,面对中共政治传统,朱噷基自然感受到“枪打出头鸟”的压力。因此,在这场记者会中,朱噷基的个人魅力也就收敛了许多。

●以和解态度谈中美关系

除了内政问题,朱噷基在有关外交问题的答复,要属他回答《联合早报》驻北京首席特派员周锐鹏的提问为主轴,周锐鹏本来提的是有关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朱噷基趁此机会,先分析中、美关系,再答复有关NMD的问题。

综合来说,朱噷基是以一种“和解”、“期待”、“怀柔”的思路分析中、美关系,和唐家璇外长在3月5日那种“抬杠”气氛的记者会不同的是,朱噷基以十多分钟的时间,设法向外界及国内人士说明,中、美关系目前并未恶化,而且一直有沟通管道,双方的交往也一直往前走。

譬如,朱噷基为了展示中、美之间的管道畅通,他除了宣称,江泽民与布什之间一直有信函往来之外,他也打破外交传统礼仪,宣布美国新总统布什会在今年10月20日赴上海参加亚太经合论坛首脑会议,也会在会后访问北京。虽然白宫及美国政府官员在3月16日都表示,布什的确会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论坛首脑会议,但未确定是否前往北京。到较后,美国方面的说辞是布什将会访问北京,至于是国事访问还是工作访问,则还未敲定。

据美国政府高层人士透露,布什访问北京是已经“定调”的事,美国政府本来要等到钱其琛在月底访问白宫之后,才与中国政府共同宣布此事。如今朱噷基先一步作此宣布,美国政府虽然略为不快,也无可奈何。这是中国政府在两周内第二次这么“抢先”。3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也抢先发布钱其琛要访问美国的消息,第二天,美国国务院也曾作出“勉强”的表态,因此,美国官员及媒体对于中国当局两度这么“霸王硬上弓”的作法都略感不满与不解。

●重视中美关系

其实,我们并不认为,在钱其琛访美及布什访华的问题上,中国当局抢先发布,是要“将美国政府的军”,中国当局显然不会在美国政府未答应之前擅自发布,因为届时若有不同的发展,中国自然会没面子,不过,从两周内两次不顾外交惯例的行动来看,中国领导人的确重视中、美关系,也急于和布什政府建立“友谊”。

对于布什政府一再否认中、美关系不是“战略伙伴关系”的谈话,朱噷基也表达了中国当局对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体会,他说:“所谓战略伙伴关系,就是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何况中国一向不与其他国家结盟,不针对任何国家,因此中美之间不是战略伙伴关系,而是贸易竞争对手,朱噷基认为并不相互矛盾。

综合朱噷基对中、美关系的谈话,我们相信,美国新政府已经接收到这股“善意”的信息。

由于去年朱噷基在相同的记者会中,由中国高层授意对台湾“横眉竖眼”,今年的记者会,各方也期待他在两岸问题上的新谈话,但是,关于两岸关系,朱噷基所提出的答复和过去一样,他认为,两岸关系若想进一步,只有两个原则:一、一个中国原则;二、江八点为主导,“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背离此原则,什么都谈不了”。

在这次记者会中,各方都注意朱噷基会如何回答有关江西小学爆炸的问题,结果在朱噷基“担责任”,“道歉”的答复下,化解了各方的质疑,这也是朱噷基高明之处。

朱噷基在这场记者会中传出了许多有关内政、外交上的信息,这些信息和他所答复有关个人问题上的内容一样,都具有玄机,值得大家思考。


    相关文章
    

  • 石家庄爆炸案 不可推卸的责任 (3/18/2001)    
  • 伊铭:钱其琛华府行探布希底线 (3/18/2001)    
  • “经济沙皇”朱噷基: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3/18/2001)    
  • 金融时报:大陆出现道歉文化 朱噷基也公开道歉 (3/17/2001)    
  • 布什总统将在10月首次访问中国 (3/17/2001)    
  • 回应朱噷基之邀 白宫宣布布什十月访华 (3/16/2001)    
  • 美外交官私下形容 朱“像在放话” (3/16/2001)    
  • 石家庄爆炸案:失业工人 社会计时炸弹? (3/16/2001)    
  • 刺激景气猛挥霍 大陆经济含隐忧 (3/16/2001)    
  • 中共证监会规范信息披露原则 (3/16/2001)    
  • 朱噷基表态:不排除AB股合并 (3/16/2001)    
  • 朱总向港澳台人才招手 (3/16/2001)    
  • 朱噷基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3/16/2001)    
  • 朱噷基是“原法轮功练习者”? (3/15/2001)    
  • 朱噷基坦率谈爆炸案 朱邦造尴尬 (3/15/2001)    
  • 洋记者:“朱噷基的那股冲劲又回来了!” (3/15/2001)    
  • 朱噷基:死而后已,不是说我要赖在位置上不下来 (3/15/2001)    
  • 朱噷基:布殊应邀十月访华 (3/15/2001)    
  • 短讯:江泽民朱噷基李瑞环胡锦涛“交头接耳” (3/15/2001)
  • 相关新闻
    短讯:江泽民朱噷基李瑞环胡锦涛“交头接耳”
    朱噷基:布殊应邀十月访华
    朱噷基:死而后已,不是说我要赖在位置上不下来
    洋记者:“朱噷基的那股冲劲又回来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