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未积极阻止以巴暴力冲突

布殊责阿拉法特不合作

标签:

【大纪元3月30日讯】美国总统布殊周四在上任以来第二个记者会上,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最近爆发的冲突,要求双方立即采取行动予以遏止,并点名指摘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上所做不足够。而在西岸,大批巴勒斯坦人上街示威庆祝土地日,并与以色列军发生冲突,至少有三名巴人被杀。

太阳报报道﹐布殊指出,以巴之间这种煽动、挑衅和暴力的悲剧性循环已持续得太久,因此他敦促双方立即采取重要措施使局势平静下来。布殊表示:“我正向巴勒斯坦人传递的讯息是停止暴力……我希望阿拉法特主席听到这个既响亮又清楚的讯息。”此外,他已要求国务卿鲍威尔致电阿拉法特,再次向他传递这个讯息。

布殊又称,他极度关注以色列周三空袭巴勒斯坦的行动,要求以色列政府必须克制其军事回应行动,并采取措施放宽对巴勒斯坦人的封锁,拆除检查站,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回复正常。

下周晤埃及总统

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相比,布殊对中东和平似乎采取一种较为冷淡的态度,但他却为此辩护,表示自己期望令以巴双方重回谈判桌上。布殊下周将会跟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面,接还将会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要求他们协助缓和中东紧张局势,游说阿拉法特公开表明反暴力立场。

布殊强硬地表示,除非阿拉法特合作,否则不会邀请他到白宫。他又重申美国不会强迫两国签署和平协议。

另外,负责近东事务的署理助理国务卿沃克亦谴责阿拉法特,指阿拉法特完全没有企图阻止冲突发生。

沃克说:“他没作出任何声明显示他希望看见(暴力)停止,亦没向他的安全部队下达任何命令。若阿拉法特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一定配合,但目前并未见这种情况。”

高姿态“偏帮”沙龙

美国总统布殊周四明确地向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传递了其对恐怖主义的强硬立场,而他此举很可能被以色列视为在困难时期的一种支持力量。

巴人个多月来不断的恐怖袭击,令以巴和平进程恢复无期,故上任仅三周的以色列总理沙龙,急于寻求的是美国方面的支持。

对于以色列对阿拉法特亲队总部作出的报复式袭击行动,布殊仅作出温和的批评,他不反对以色列有权作出自行动,并支持总理沙龙呼吁与巴勒斯坦政府进行安全谈判,布殊亦采纳了沙龙的论点——就是阿拉法特有能力约束巴人的攻击行动。

拒阿拉法特访白宫

美国总统针对巴勒坦人作出的攻击行动,使阿拉法特处于难堪的境地,因为执行有关袭击的,是好战、不听从阿拉法特号令的组织哈马斯。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说:“他(阿拉法特)是一个人民会听从的重要人物。”

此外,美国较早前亦否决了巴勒斯坦要求联合国派出观察员前往西岸的决议,更拒绝邀请阿拉法特前往白宫访问,并暗示是否邀请阿拉法特前往华盛顿,端视乎他能否利用其影响力去制止冲突。在一众中东领袖中,沙龙是首位访问布殊的人。


    相关文章
    

  • 徐家杰:政治暗器 (3/26/2001)    
  • 承认口才差劲 布殊自嘲患“口蹄症” (3/25/2001)    
  • 希拉莉轰布殊:令美国倒退60年 (3/25/2001)    
  • 继钱布会晤 陈水扁召开重要国安会会议 (3/24/2001)    
  • 美国新战略视中国为头号敌人 (3/24/2001)    
  • 柳三禅:江泽民幕僚刘吉呐喊 (3/23/2001)    
  • 国际风起云涌 中国应韬光养晦 (3/23/2001)    
  • 美促北京释旅美学者高瞻 料此为布钱会面最新议题 (3/22/2001)    
  • 邱心言:钱其琛访美步履艰 (3/21/2001)    
  • 林培瑞:钱其琛到华府游说图拉拢布殊 (3/21/2001)    
  • 中美关系迂回发展跌荡前进 (3/21/2001)    
  • 正视中国违反人权状况 (3/20/2001)    
  • 传解放军高官投奔美国 钱其琛访美遭冷遇 (3/20/2001)    
  • 中美关系迂回发展跌荡前进 (3/20/2001)    
  • 前国防部长:人才凋零 美丧失制造核武能力 (3/20/2001)    
  • 美日峰会 日元首投桃报李支持部署NMD (3/20/2001)    
  • 中国问题:美内阁多强硬派 (3/20/2001)    
  • 美国选大使关键看捐款 肥缺在西欧 亚非多苦差 (3/20/2001)    
  • 钱其琛抵美晤布殊料硬碰硬 (3/19/2001)    
  • 钱其琛晤布殊前 森喜朗访美 三国关系波谲云诡 (3/19/2001)
  • 相关新闻
    钱其琛晤布殊前 森喜朗访美 三国关系波谲云诡
    钱其琛抵美晤布殊料硬碰硬
    美国选大使关键看捐款 肥缺在西欧 亚非多苦差
    中国问题:美内阁多强硬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