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交交手:太极拳能否战胜美国西洋拳?

中美撞机事件中的政治学分析

于宏源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4日讯】4月1日上午,美国1架E-P3型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与中方1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机坠毁。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降落在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从此,中美撞机事件外交斗争拉开序幕。通过这场外交斗争,可以看出许多深层次的中国外交的政治学问题。

首先,中国国际地位的考量定位问题。如果事情出在加拿大、日本,问题会好办得多。尽管这两个国家都比中国经济发达,加拿大领土面积也超过中国。问题是我们中国97年以后一直希望把自己定位在世界性而非区域性大国上。如在1999年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侵略的时候,中国从公开半公开途径明显卷入其中。导致最后自己惹祸上身。 “韬光养晦”是希望中国将自己定位于区域性大国就可以了,将我国影响和作用限于亚太地区,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美国之所以总是“敲打中国“,可能与中国本身的外交战略有关系。美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他眼中,中国始终都是她的挑战者,这里面自然有中国国际地位诉求的因素。20世纪初,当时世界头号强国英国能够坐视美国强大,但却对德国、俄国等充满敌意、实行遏制。这和19世纪美国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有关系,美国尽管工业生产19世纪末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其力图成为世界领导的战略却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和经济一旦强大,便争王争霸的普鲁士、苏联不一样。鉴于德国、俄国等国际秩序挑战者失败的经验,我国政府反应低调也有其历史考量。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和民主国家不一样,中国的统治合法性基础在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是全民的认可问题,国际战略低姿态有利于国家的统治稳定。由于强硬外交路线造成的民族主义是个双刃剑,它不一定能为政权稳定、民心归附带来必然的好处,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普鲁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以及第一、二次中东战争时期,纳塞尔领导下的埃及。这些典型的民族主义、强硬外交国家的最终命运都是很不好的。而当德国总理阿登纳主动向世代仇人法兰西、埃及总统萨达特向伊斯兰公敌以色列实行主动灵活让步外交的之后,这些国家不但没有出现国家动乱的情况,反之,在外交和国际上赢分了不少,这也为日后这两个国家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的良好的国际环境。

其次,地缘政治方面。我国国家的国际环境非常差,周围都是列强林立、虎视眈眈。台湾、南海、中印边界等均是国际瞩目的热点,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由于中国的国家综合国力强大,国际环境好的时候,这些国家还不至于太放肆,但是一旦中美冲突极,有可能被某些国家利用,坐收渔利。有些人中憧憬中俄联盟对抗美日联盟。可是19世纪中叶到现在,俄国从中国手中拿走了600(不包括蒙古)万平方公里土地。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仅地缘政治的考虑,真正直接威胁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会是远在万里的美国吗?中美两国相隔千山万水,并无领土疆界相接,按理说,二者并不构成相邻关系,因而也就不会直接发生地缘上的矛盾和利害冲突。但是,如果中美在全球战略方面出现冲突,一方面,美国会利用中国地缘环境的弱点,利用台湾、印度、南海等夹击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相邻的国家也会利用美国牵制中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因此,中国目前与美国尽量维持友好关系,也是希望周围国家不要坐收渔人之利,进一步损害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因此正是强硬外交才会导致周围国家利用美国来对中国进一步对中国主权损害。

再次,中国外交制订过程中的多种决定因素。今天的中国和毛泽东、邓小平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重大问题决策方面一个人的作用已经不那末明显了。各种利益集团或力量都对中国的外交决策??生影响。我们知道,中国外交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外交工作领导小组,它的成员包括军队、国务院、政治局常委等。因此中央在解决一个突发性的外交事件时候,会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和不同版本的解决方案。如这次事件,可能外交部有一个解决方案 、军队有一个解决方案、 安全部门有一个解决方案、 政策研究机关也有一个解决方案。国家会综合考虑内外各方面因素如国内民??情绪、国外形象、中美战略关系等,最后做出决定。1996年台海危机中,中国军方的意见就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和采纳。今天的对美让步外交决定做出也是中国经济、外交、安全、军事、宣传等部门对策综合考虑的结果,因此如果单单从某一方面强调外交政策的得失都是不完整的。中国目前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官僚,他们比较擅长综合计算中国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等几个方面的利益及外交得失。

最后,任何一个外交政策都会有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这取决于基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国家利益。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中国要发展经济科技,就要融入世界体系中,而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际体系被美国所控制,因此搞好和美国的关系对经济科技发展非常重要。通过和欧盟、日本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科技方面的利益,但是一方面欧盟、日本的市场并不完全开放,而且有时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中国比较优势??品方面非常排外,但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每年递增的中美巨大贸易顺差就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中国在融入国际规制(wto)之前,很难和别的国家按照国际游戏规则打交道。1989年,中国发生64事件之后,大多数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交恶,国家的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了两年。中国政府也不会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考虑到国家稳定、经济建设进程、地缘政治因素等方面,在近期内, “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仍不会被中国政府所放弃。因此,尽管目前看来,中国似乎软弱了一点,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软弱还是理性必要的。在国际政治中,政策性的东西和策略性的并不一样。真正起到决定意义的是政策性的东西。比如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对华“接触和遏制并行的政策导向”(engagement and containment)。而克林顿政府时期“李登辉访美”就是策略性的东西,是对中国政府的试探或者对国会的一种妥协。策略性的东西虽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对政府政策的形成、国家的PR(公共关系或者国家声望)具有明显的作用,对内它可以或家国内矛盾、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对外又可以推动本国对外政策的实现。

美国对华外交有许多方面:人权、贸易、推进民主、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全球战略安全问题等等。但是真正决定对华外交的是美国出于其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采取的接触或者遏制政策。与之相反,中国为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希望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中,因此,从92年,中国就确定了对美的基本政策“减少麻烦、增进友谊、互利合作、不搞对抗”(参见江主席1992年的一次讲话)。因此中美外交政策的不同决定了中美两国不同的外交策略。反映到现实中,中美在某些问题的争论、摩擦或者合作,其实反映了不同外交政策的磨合。但是目前来讲,这种磨合不会演化成激烈的冲突,美国不会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我国的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挑战,因为一方面和中国这样的大国交恶,成本实在太高(越战、韩战几乎都是败在中国人手上);另一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相互依存,美国的大部分公司、消费者从中国获益匪浅。 至于对这次事件的处理,从最终结果来看,双方实际上都各让了一步,进行了必要的妥协,这些从双方语言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

中国对美政策几乎已经定型,也就是搞好和美国的关系服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由于美国新总统刚刚上台,布希的外交政策外表强硬,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定型。因此,通过中美两国在一些外交策略或者事件的处理方面的政策磨合,有利于促进布希政府外交政策象全面接触中国这样比较有利的方面发展。举例来讲,从1993年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中国和美国外交进入了长达3年的磨合时期,其间,有“贸易和人权挂??”、“银河号”、“台海危机”、“李登辉访美”等等,有些比今天的撞击事件凶险许多倍。但是,1996年,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后,1997年江主席访美、1998年克林顿访问中国,并宣布三不政策和谋求建立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美之间,目前来讲又处于一个磨合期,这个时间会有多长,现在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布希政府没有真正确立所谓完全遏制中国政策。我根据没过国务院网页上的原稿,将布希总统的言论分成政策性或策略性的两个方面。我认为政策性的内容很少,或者说表示对中国的强硬外交方面的东西几乎没有。有的仅仅是策略性的东西。如以下两点:

美国侦察机未做任何举动导致这次意外。中共在过去十一天不让美国机员回国的决定,与两国希望维系的关系不符。有些比较模糊,只是外交词令,或者一方面说给美国人民听。如③侦察飞行协助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整体国家安全策略的一部分,必须继续保持。(其实飞机只要在国际领空飞行就没有什莫不妥,到中国南海飞行也并非布希的发明)布希说,他始终坚决捍卫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捍卫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是布希职责所在,任何总统的发言中都会出现,这和江主席常用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差不多。)从上面两条看不出什么新变化,或什么实质意义?至于第五点,布希说,美国和中共已同意互派代表,在四月十八日讨论这次意外事件;他也会要求美国代表采取强硬立场,就中共最近在国际空域挑战合法执勤美国飞机的尖锐问题。问题是这次撞击事件的确没有发生在中国领空,事件原因没有调查清楚,中国和美国矛头也不在一个方向,中国的焦点在于美国飞机闯入中国领空(导致事故发生后,未经许可闯入领空),美国的焦点在于中国飞行员引起这次国际领空上面事故,无需道歉。因此美国这样说也在一贯的霸权逻辑之中,而非政策变化。

外交如同打牌,但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赢“字一个可以解释的。双方的交易是最重要的,而恰恰是我们和美国在外交这种交易中有时差距太大。拿中美这此外交事件来说,中国的好牌并不多(美国飞行员、美国经济利益等),但是外交的目的却很多,希望美国不要再人权、北京奥运会、台湾问题、贸易问题上面强硬保守、维护本国PR、试探布希外交底线等等。美国手中却有很多(如台湾牌、印度牌、NMD牌、NTR、PNTR牌等等)。因此中国只能拿手中有限的好牌来换取有限的目的。同时许多外交方面的交易是在桌子下面进行的,由于外交运转的高度不透明,各个国家几乎一样,民主国家也并非一定全部公开这些外交交易,如甘乃迪总统在1968年导弹危机的妥协很多年之后才公开,当时的美国民??和今天一样,以为一个全面胜利。

因此在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之前甚至结束以后,我们都很难分析把握这件事情,但是有一点政府未必妥当,因为外交讲求善用兵者隐其形,过早让布希政府了解了中国政府的外交底牌(如尽量和美国维持稳定的关系等)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布希对华政策取向,甚至在中美关系磨合时期中,布希政府有可能会在一些策略性方面如人权等继续步步进逼、实行强硬外交。“韬光养晦”“甘于守拙”的中国太极拳功夫能不能战胜美国的西洋拳就看中国政府自身的外交素质了。

祝愿中美关系拨云现日的那一天早日到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美政治关系趋冷 商贸往来日热 (5/3/2001)    
  • 中美撞机 美方机师一头撞入美国“靓人榜” (5/3/2001)    
  • 中美黑客大战:广东公安厅主页失守 (5/3/2001)    
  • 布什看危机的青春痘 (5/2/2001)    
  • 【纪元专栏】 刘晓波: 军国主义遗传的威胁 (5/2/2001)    
  • 美再促中共释放美国华裔学者 (5/1/2001)    
  • 美技师专家 开始检查EP-3侦察机 (5/1/2001)    
  • 普理赫把烦恼留给布殊同窗兰特 离开北京 (5/1/2001)    
  • 美中骇客:白宫历史网站飘五星旗 中国23网站也遭破坏 (5/1/2001)    
  • 美中骇客大战 台湾网站遭池鱼之殃 (5/1/2001)    
  • 离任一百天 克林顿落魄江湖 (5/1/2001)    
  • 【纪元专栏】沉默: 江记双簧—-卖国与争霸 (4/30/2001)    
  • 撞机事件处理已由美国国防部接管 (4/30/2001)    
  • 中共通知外国媒体最好不要赴海南采访 (4/30/2001)    
  • 北京“拉美压台”策略 面临瓦解 (4/30/2001)    
  • 陈世耀:美中夹缝中的华裔 (4/30/2001)    
  • 美专家前往中国检查侦察机 但拒绝赔偿 (4/30/2001)    
  • 北京拉美压台策略 彻底瓦解 (4/30/2001)    
  • 【纪元专栏】 郑义: 布什总统的“青春痘” (4/30/2001)    
  • 中国黑客入侵两个美国政府网站 (4/30/2001)
  • 相关新闻
    【纪元专栏】 郑义: 布什总统的“青春痘”
    中国黑客入侵两个美国政府网站
    北京拉美压台策略 彻底瓦解
    美专家前往中国检查侦察机 但拒绝赔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