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气 87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8日讯】大公报报道,鲁迅四十五岁时﹐开始“朝花夕拾”﹐津津乐道地忆述自己小时候曾经快乐玩耍的百草园和接受教育的三味书屋。后来﹐鲁迅玩过的那个菜园子和鲁迅学习过的那个书屋﹐渐渐演变成令人蜂拥拜访的圣地。

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成文七十五年后的二零零一年﹐我也加入到朝圣的行列﹐利用“五一”大假﹐千里迢迢跑来绍兴。在空中飘着绍兴特产之臭豆腐和茴香豆的气味中﹐跟众人摩肩接踵地从“百草园”游到“三味书屋”。

因为毛泽东曾经给予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极高度评价﹐所以鲁迅的家园一直以来都还算保护得好﹐虽然这个家园曾经因为周家家境败落转卖给了“朱文公的子孙”。解放后﹐当地政府又把这处园子重新恢复成鲁迅一家就住时的模样﹐包括这个百草园。

鲁迅百草园里描述过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都在﹐甚至那种属于菜园子的乱和不洁也照旧。与鲁迅当年不同的是﹐园子里设了商店﹐一位老者坐在堂门口招揽生意﹐有偿为访客在金色扇面上题写其名字组成的旧体诗。我也跟着附庸风雅﹐以五十元的价格换来一份。字和诗都还不错。后来发现﹐绍兴到处都有老者坐堂题写扇面。绍兴真不愧为文人雅士之乡。

三味书屋在百草园的对面街上﹐走过马路即是。听导游小姐介绍﹐现在的马路鲁迅时代曾经是河。不仅是鲁迅家门前的河填了﹐绍兴的许多河都填了。城中所见未填的小桥流水﹐不少水黑黑﹑味怪怪。乌篷船和乌毡帽随处可见﹐装扮成鲁迅儿时伙伴润土式的男人在街上揽活。

鲁迅在三味书屋找了个角落安桌。解说词说﹐鲁迅独坐一角是为避闹求静好读书。鲁迅的书桌上有个小刀刻的“早”字﹐被放大了挂在墙上。解说词说﹐鲁迅有次为父亲买药而迟到﹐挨了先生的戒尺教训﹐刻下“早”字﹐从此再未迟到。鲁迅念书时趁先生不备时溜出去玩的书屋后小园﹐如今其侧推平成了停车场。

绍兴的老风貌已不是一片一片﹐而只剩点点块块﹐解放后盖的房和现代盖的房比比皆是。周恩来的祖居便是后盖的仿古建筑。来周恩来祖居参观的人稀落﹐简直无法和鲁迅的祖居相比。甚至王羲之当年“曲水流觞”的兰亭﹑陆游和董婉相会的张园都远不能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比。绍兴的鲁迅“饭”是很吃得的。满大街触目可见鲁迅其名或其作品的招牌﹐连鲁迅幼儿园﹑鲁迅小学﹑鲁迅中学都是绍兴最好的。

鲁迅朝花夕拾的时候﹐断不会想到他的个人怀旧﹐在跨过一个世纪后﹐会引得国人纷至沓来﹐抱着与他似与非似的怀旧心态﹐你拥我挤﹐鱼贯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纪元专栏】刘晓波:鲁迅与哈耶克论民族主义 (5/7/2001)    
  • 《鲁迅先生》是演给王朔钱理群他们看的 (5/6/2001)    
  • “鲁迅”反响强烈 反面人物引人注目 (4/26/2001)    
  • 到底有没有新闻人的良心──质问中央电视台 (4/23/2001)    
  • 陈璧生:思想与痛苦── 从鲁迅到摩罗 (4/21/2001)    
  • 向神话告别─我理解中的朋克,Kurt Cobain (4/13/2001)    
  • 张耀杰:鲁迅与“四条汉子”的前因与后果 (4/9/2001)    
  • 沈阳美院涉侵鲁迅商标 (4/3/2001)    
  • 【纪元特稿】罗英:《铲共大观》与共铲大观 (4/2/2001)    
  • “人艺”“实验”都演鲁迅 (3/28/2001)    
  • 【纪元专栏】郑义:例行的残忍 (3/28/2001)    
  • 假如鲁迅活下来 (3/15/2001)    
  • 【纪元特稿】 张耀杰:现代文学中的“精神奴役” (3/13/2001)    
  • 雷峰塔千年地宫发掘有惊人发现 (3/11/2001)    
  • 《白蛇传》中雷峰塔地宫明天将开启千年神秘 (3/10/2001)    
  • 刘晓波:鲁迅的悲剧 (3/4/2001)    
  • 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 (2/27/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一)高行健君之谜 (2/21/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 果戈里《死魂灵》与鲁迅的《阿Q正传》 (1/26/2001)    
  • 台湾问题几点反思 (1/7/2001)
  • 相关新闻
    台湾问题几点反思
    【纪元专栏】夏爱苏: 果戈里《死魂灵》与鲁迅的《阿Q正传》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一)高行健君之谜
    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