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国际政治学

黄怡仁/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候选人

人气 40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2日讯】 若说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是纯粹的体育活动,那是骗人的。从古希腊时代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政治角力的对决,古希腊人不只想要赢得比赛的胜利,更利用此一场合,缔结政治联盟并交换战俘,以创造有利于己之契机。奥林匹克运动的两大要素,即运动精神与政治力的结合,并非现代独有之。现今,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更是国家展现国力之所在,民族主义、商业活动、国际政治的尔虞我诈,到处可见。此外,在后冷战时代,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指标,争取到奥运的主办权,也是一国争取经济发展的契机,因此各国无不倾举国之力,争夺主办权。所以要政治、商业不要污染体育,那可真是天方夜谭。

 一九七九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带领六十几个国家杯葛一九八○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让主办国苏联灰头土脸。一九九三年美国重施故技,让雪梨后来居上,使中国眼睁睁看着雪梨风风光光地举办“史上最好的奥运会”而暗自垂泪,其脆弱的民族自信心,再度严重受挫。而这次美国保持“低调中立”,据一位美国官员透露,如果中国能主办二○○八年的奥运会,中国在这段时期内,就不会轻易对台动武,并能鼓励中国改善其国内的人权状况,使其专注于经济成长与国内事务。此外,美国不希望中国的褊狭民族主义再次被挑动,引发美中间不必要的冲突。这种论调目前似乎已是美国的主流,让人怀疑,难道这些考量在一九九三年美国杯葛中国申办奥运时都不存在?

 说穿了 ,美国原来是想争取二○一二年的奥运主办权,因为此次一旦多伦多雀屏中选,将造成同一洲不能连续举办两届奥运的疑虑,因而大大减低美国城市未来入选的机会。且此次北京记取上一次失败的教训,似乎早就和第三世界国家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准备与西方世界来个“南北对抗”,而西方阵营不再像一九九三年时那么团结。此外,国际奥会这次倾向以技术因素,而非人权来考量北京的申请,因此,这一次北京获得主办的机会大为增加。审时度势后,美国此次也就顾不得同盟国加拿大的立场,与国内人权团体的反对,宁可保持中立。而且美中军机擦撞事件才刚落幕 ,美国务卿鲍威尔将于本月二十八日访问中国,为十月份亚太经合会中“布江会面”铺路,在布希总统主动打电话给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之后,双方皆有营造“和谈”气氛之默契下,美国因而借此做个顺水人情。美国这次的立场已看不出美中双方正处于“战略竞争”的阶段,其行径倒像是柯林顿时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似乎唯有中国加入WTO和申办奥运成功方能使中国加速融入国际社会,接受国际规范。这和布希政府刚上台时对中国的一连串近似“围堵”的举动,可谓背道而驰。事实上,这也符合美国共和党政府注重“现实主义”的一贯作风,人权间题早已被摆在一旁 。

 在另一方面,当国际报刊提及中国申办奥运时,总不忘提到台湾持赞成立场,仿佛这是台湾唯一的可能选项,就如同纽约时报十一日所言“台湾在买时间以解决两岸间的僵局”。中国方面似乎对新政府的善意可一点都不领情,好像中华奥会吴经国委员那一票是非投给北京不可,而且就算新政府反对,吴经国仍会乖乖地听中国的话,把他那一张铁票投给北京。可是果真如一般所言,由中国主办奥运就可以促成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并且确保台海八年的和平?

 在中共的天平上“祖国的统一大业”与“顺利举办奥运会”孰重?在台湾经济衰退,台湾赞成“一国两制”攀升至历史新高之际,应防范台湾少数人,随中国的民族主义呐喊起舞,造成台湾人心防瓦解、敌我不分。试想,当萤光幕上中国五星旗在北京奥运会场缓缓升起,全场中国人欢声雷动,而我们的奥会旗淹没在五星旗海当中,百般寻觅竟不可得时,这种政治上的影响力,恐将不是一句我们熟悉的“政治污染体育”可以轻易带过,台湾政府与体育界必须提早对此提出因应之道,否则恐怕会形成“加速统一”的效果,使得中国主办奥运会的附加价值大增,一石多鸟,巩固其威 权独裁统治、提升国力、宣扬国威,并加速完成其统一大业,这岂是台湾所乐见?(作者黄怡仁/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候选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香港的“一国两制”还能骗到台湾来吗? (7/12/2001)    
  • 赖昌星自称公安部权争祭品 (7/12/2001)    
  • 忘不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 (7/12/2001)    
  • 纽约时报﹕奥委会若给中共奥运将是“鱼找鱼虾找虾” (7/12/2001)    
  • 中共申奥﹕挂羊头不扯政治 卖的狗肉确为政治 (7/12/2001)    
  • 高瞻首次获准和外界接触 (7/12/2001)    
  • CNN:香港领导人访美解释“兴旺发达” (7/12/2001)    
  • 阿拉巴马生活报:中立是一个坏的选择 (7/12/2001)    
  • 李怡:奥运承载 (7/12/2001)    
  • 布殊担忧香港跟风迫害法轮功 (7/12/2001)    
  • 明天:网络需要怎样的人才? 六类人才奇货可居 (7/12/2001)    
  • 中国:PC巨头决战二、三级市场--国际巨头对国内产业巨子 (7/12/2001)    
  • 孤芳自赏还是协同:应用软件企业面临选择 (7/12/2001)    
  • 李怡 :奥运的承载,太沉重了!! (7/12/2001)    
  • 高瞻获准见律师料月底开审 (7/12/2001)    
  • 前中国小姐遭骗二百万 (7/12/2001)    
  • 高瞻被囚五月首度晤律师 (7/12/2001)    
  • 十年寒窗不敌一张纸条:我所知道的中国高考黑幕 (7/12/2001)    
  • 魏京生呼吁勿让北京举办二○○八年奥运 (7/12/2001)    
  • 大陆民运人士对申奥不置评但关心人权问题 (7/12/2001)
  • 相关新闻
    大陆民运人士对申奥不置评但关心人权问题
    魏京生呼吁勿让北京举办二○○八年奥运
    十年寒窗不敌一张纸条:我所知道的中国高考黑幕
    高瞻被囚五月首度晤律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