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中国互联网:你到底缺什么?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8日讯】中国互联网络会发生2000万现象吗? 以目前的2650万网民计算,宽带用户就将达到500多万,但谁来做宽带信息内容? 仅仅是用户增长得快有什么好处?

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尽管互联网进入了所谓的“冬天”,但中国互联网络在半年中还是在持续不断地发展,上网计算机数约1002万台,上网用户数约2650万人,其中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

这种增长只能说明互联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能够给人们生活带来实际的改变。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发展高潮,中国将走入互联网络新时代。但现在的中国互联网还缺少什么?

和几年前相比,中国的互联网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中国的互联网络也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比如网民的绝对数量和人口总数相比显得不够多,在网民的构成中,低收入、低年龄者占据多数等现象表明了中国的互联网络尚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当然,这些不足之处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络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竞争环境、创业投资环境、基础环境等方面的改善,中国互联网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也将变得更加成熟。

会有“2000万现象”吗

CNNIC的统计报告一公布,就有记者撰文谈“2000万现象”,而较早之前,即在年初CNNIC第七次统计报告发布中国网民已达2250万时,便有人宣称中国互联网将进入“2000万现象”。

“2000万现象”被经济学界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现象,以彩电、冰箱、空调等行业为例,一旦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以上便开始迅速走向大众化,步入飞跃发展阶段,中国手机的普及更加印证了2000万用户往往会带来雪崩效应的观点。

但在中国互联网络会发生2000万现象吗?

历次CNNIC调查中,用户认为最不满意的集中在两点:一是网速太慢,本次调查中,高居榜首,达到37.9%;二是资费太高,举例说明,在这次调查中,用户在选择Internet接入服务商时,有26.7%的网民看重上网价格。

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这两个方面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中国电信数据局副局长杨宝升说,目前上网价格已经从过去的2.3元/小时下降到1.4元/小时,价格继续下调几乎不可能。杨宝升说,电信的网费收入是20亿元,而建设投入却高达200多亿元。上网费用已经降到极限,现在是赔本做,这种状况在今后五六年难以改变,短期内无法达到收支平衡。对于速度问题,他说,要积极发展宽带网,在今后几年里,争取为每一个有宽带需求的用户建成2M以上的带宽。对于个人接入市场来说,现在拼的不是价格,而是服务,电信力争提供的服务是:零时延、零接入、零故障。

同时,中国互联网络自年初突破2000万用户后,用户已开始向低收入、女网民倾斜。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用户从第七次调查的34%上升到41%,男女网民之比从第七次的7︰3达到现在的接近6︰4。

这样一些有利的条件和数据,都没能刺激中国互联网络的用户步入飞跃发展,那是什么原因?有人认为,从去年开始的全球新经济不景气反映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一进程,使网络的大众化没能像手机、彩电那样直接带来用户数量的猛增。

但是,显然这个问题并不是阻碍中国互联网络用户增长的关键原因,用户的增长与否与纳斯达克的指数没有直接关系。试想哪个互联网用户会因为纳斯达克下跌了而停止使用互联网?同时,这也与互联网公司的宣传无关,在中国互联网最火爆的2000年之前,互联网络用户一直是以倍数增加。

用户的增长与互联网是否能给用户带来实际的应用有关。在基础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应当开始更多地考虑如何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用户的行业分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IT和计算机业从业者从最初的近20%下降到只有9%,这说明,中国互联网络的用户越来越多的是非专业用户,而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在手机,甚至包括宽带等“傻瓜”终端的互联网络市场还未成熟的时候,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计算机这种智能终端上网,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再有,对于已在网上的用户,每周上网访问的时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对于运营商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要吸引用户,同时还要留住用户,这不仅仅只是内容和应用服务商的事情。

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互联网络的用户增长速度将会持续下降,而不是出现“2000万现象”。

谁来做宽带内容

尽管媒体上的宽带在降温,但宽带建设的发展是不以媒体关注程度为转移的。杨宝升在CNNIC的统计报告发布会上说,中国电信将在一两年内把宽带用户发展至中国互联网络用户的20%。

相信这个数字对于宽带运营商是一个喜讯,以目前的2650万网民计算,宽带用户就将达到500多万,这对于从事宽带运营的公司以及期冀从宽带中寻找赢利新模式的各类互联网公司来说都展现了一个新市场。

但同时,杨宝升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来做宽带信息内容?

现在的门户网站和垂直信息站点确实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困难,如果门户网站、专业网站都倒掉了,国内的互联网上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内容了。所以说,这些门户网站至少是丰富了网上的中文信息。因此对于现阶段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基础建设上,也不应当让商业网站放任自流,自生自灭,而应当采取扶持的方式,扶持方面不能只是在电信的价格方面优惠,而应当对流量费用、上网费用分成,这样最直接。

从所谓的新三大门户的实际发展来看,寻求赢利的方向是面向网民提供更基础的上网服务,也就是IAP或是ISP服务,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现在的网上内容或是功能服务确实有些超前。连ISP的市场都没有做足,就去做更上层的内容和功能,显然不合适。但这个市场并不简单,早期的瀛海威、讯业、实华开、东方网景、中网、263这些公司在这个方面已经做了太多尝试,但现在的市场环境与那时有些不同,也许会有新的机会。

门户网站在市场上只能是那么几家,互联网公司可能也就是那么几家,但这几家应当是提供全面服务的公司,从网络的运营到用户的接入,从信息内容的建设到网上功能的实现,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考虑自己来完善信息内容的建设,如果我们大胆想像一下,比如中国电信收购新浪,来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也未尝不是一种思路。

用户增长得快有什么好处
从这次报告对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的调查方面,确实能够看到用户在成熟。

在网络广告方面,调查显示,63.4%的用户“经常点击”或“有时点击”网络广告,69.9%的用户“经常浏览”或“有时浏览”网络广告,与以往调查相比,用户对网络广告的兴趣逐渐增加。从内容上看,“有奖促销活动”广告对网民的吸引力最大(67.9%)。43.2%的用户认为在未来一年中网络广告这种广告形式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其次是电视、户外广告、报纸杂志、宣传册和广播,由此可见,网络广告在广大网民心目中的预期地位已经可以与传统媒体广告相媲美。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和网民结构的进一步成熟,将会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接受网络广告具有的跨时空、跨地域、图文并茂双向传播信息的超凡魅力,网络广告将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传播媒介。

在电子商务方面,调查显示,73.9%的网民“经常浏览”或“有时浏览”电子商务网站,与以往相比,更多的网民开始接触电子商务。在浏览过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中,进行过网络购物的网民占31.9%。“节省时间”(46.7%)和“操作方便”(44.2%)仍然是用户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与以往调查结果类似,价格相对较低的图书、音像、软件、鲜花礼品、通讯产品、生活家居品、教育学习服务及票务服务等对网民更具有吸引力,是近期网上消费的主要热点。尽管中国的互联网络用户目前对电子商务或多或少还存在否定和怀疑的态度,但是网民对中国实现大规模电子商务还是充满信心的,79%的用户认为中国5年之内能实现大规模的网上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被用户认为是将来最有希望的网上事业(60.5%);用户对“网上学校”(54.7%)、“网络通讯”(52.4%)以及“网上炒股”(50.9%)的前景也非常看好。

对于用户的增长,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个增长的速度。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从互联网络方面的法规的完善、市场的成熟(资费结构调整与网速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用户的成熟等几个方面的数据都可以佐证。

但用户增长得快对中国互联网络有什么好处呢?拉动互联网产业还是刺激整个市场?尽管整个环境都在规范,但中国互联网络的用户还缺少对网络的整体应用和依赖,相信大部分的用户还处在“玩儿网”阶段,这部分用户的增加不会对互联网广告起到直接的消费作用,价值比较低,同时,对于网上电子商务的消费也很难起到作用。

培养用户从“玩儿网”阶段到“用网”阶段,则不仅仅是信息产业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整个商业运作的规则问题。要能够建立农业的电子商务交易流程,建立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等,仅仅研究互联网络用户的情况是不够的,只有商业规范有章可循,用户的增长才有实际的意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国网民人数半年增加400万 (7/17/2001)    
  • 道琼斯已抛尽搜狐股份,达到投资目标 (7/8/2001)    
  • 中国互联网地震为哪般? (6/14/2001)    
  • 联想与AOL今日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中国互联网将“变天” (6/11/2001)    
  • 快讯﹕联想AOL今天正式合作 (6/11/2001)    
  • 新浪网总裁王志东为什么辞职 ?? (6/5/2001)    
  • 两大巨头携手: 投向中国门户互联网的重磅炸弹 (5/29/2001)    
  • 中国互联网需在三方面实现突破 (5/26/2001)    
  • 城头变幻大王旗: 谁来取代中国互联网三大门户 (4/30/2001)    
  • 中国互联网的春天在哪里? (4/24/2001)    
  • 天极网、chinabyte合并内幕 (4/22/2001)    
  • 中国大陆网站已达1.5万家 (3/29/2001)    
  • 张静君:网络股很正常,新浪搜狐太招摇 (3/22/2001)    
  • 中国互联网十大冲突剖析 (3/20/2001)    
  • 中华网老板为中国互联网把脉:像红军长征时期 (3/19/2001)    
  • 两美眉当选北京网络小姐 (2/23/2001)    
  • 新浪网总裁:互联网的秋天还没有到来! (2/23/2001)    
  • 中国门户网站面临生死抉择 能否虎口脱险? (2/22/2001)    
  • 谁是中国互联网门户老大? (2/16/2001)    
  • 中国互联网:无自由的领地 (2/1/2001)
  • 相关新闻
    中国互联网:无自由的领地
    谁是中国互联网门户老大?
    中国门户网站面临生死抉择 能否虎口脱险?
    新浪网总裁:互联网的秋天还没有到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