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分钟原则”处理不想做的事

吕宗昕

人气 1116
标签:

以“五分钟原则”处理不想做的事—何飞鹏遇见的三种人

每个人对工作的期待各不相同。我们经常计算所得,却鲜少计算付出。

效率达人的第一黄金法则是:“你的效率,只能增加至你最愿意付出的程度!”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或任何物质,可让你超越自己想达成效率的极大值。

何飞鹏遇见的三种人

有一次应邀至一家企业内训授课,我问在场的学员:“在求财、求名、求贡献三件事中,你要优先选择哪一件事?”

结果大部分的学员选择求财,一部分的学员选择求名,只有寥寥无几的学员选择求贡献。

“没有贡献的求财是虚财,没有贡献的名声是虚名。”我向现场的学员说明,“要先有实质的贡献,才能获得真正的报酬与名誉。”

贡献来自想做的念头,而想做的念头是工作效率的推进力。越是迫切渴望,工作效率越是高升;反之,越是心不甘、情不愿,工作效率也会变得益发低落。

商周集团何飞鹏社长白手起家,一手创办了许多重要的平面媒体及文化出版事业。多年来在职场上奋斗的过程中,曾遇见形形色色的工作伙伴。

他说自己最怕遇到三种人:笨、慢、懒。

笨者有时不是真笨,而是装笨,因为不愿花费心思在工作上,不肯努力将工作做好,以致成为表面上看来较为笨拙的工作者。

慢者因个人工作习惯使然,动作总是比别人慢一拍,跟不上其他同仁的速度,因而导致进度严重落后。

懒者平日好逸恶劳,仅以最低的标准自我要求,为了贪图个人最大的便利,于是在工作品质上自行打折。

何飞鹏详加分析后,发现这三种人基本上是同一种人,所有的问题皆出自于一个“懒”字。因为懒,不愿多费心思,不肯主动学习,久而久之就成为笨者;也因为懒,放慢了工作速度,凡事习惯性地拖延,最后也成为慢者。

积极正向的心态管理

效率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课题,亦即心态管理。

在《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一书中,作者T. Harv Eker开宗明义就指出致富第一法则:“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愿意做到的程度!”

同样地,效率达人的第一黄金法则亦是:“你的效率,只能增加至你最愿意付出的程度!”

越正向积极的工作心态,越会促使你责无旁贷地持续努力付出;越负向消极的工作心态,则越会使你有所保留地降低自己劳心劳力的程度。

工作效率高的上班族,都是怀抱热忱、充满热情、全力以赴投入职场的工作者。

心态管理中有三个重要的“D”字,如附图所示,分别是:

1. Desire—渴望。你对工作的期待程度,取决于自己对工作成果的渴望。越是渴望工作成果,期待程度会显着提高,工作心态亦会从消极转为积极。

2.Drive—动力。工作的动力来自于自己对工作的期待。期待程度越高,越会强化工作的动力,对工作的热情也会随之高涨。

3.Discipline—纪律。工作是高度讲求顺序性的复杂行为组合。缺乏纪律者会破坏团队的和谐,也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的工作成效。遵守纪律是为了规范个人的行为,同时约束个人的欲求。

渴望产生动力,动力则受纪律约束,在三个“D”字相辅相成下,从而建立起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积极正向心态。

如何处理不想做的事?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想做的事。对于一件不太想做、却又非做不可的工作,该如何处理呢?建议你采取“五分钟法则”。
何谓“五分钟法则”?对于不太想做的事,请先做五分钟试试看,做完五分钟后,再判断是否要继续做。

有人买了一颗高价的水果,却因舍不得吃而放置许久一般。这颗水果是否已熟、是否过熟、是否好吃等,或许可用一些经验法则来判断,但在真正划下第一刀之前,谁也无法拍胸脯保证。真的动手切开第一刀后,方能采取适当的行动。

对于不想做的工作,就如同处理水果一般,应先划开第一刀,先做五分钟试试看,制造适当的切口,才能据以判断事情的难易程度,评估所需的工作时间,然后找出合适的工作空档迅速完成。

如果只是一味拖延,错过了恰当时机,等到最后变成一颗烂熟的哈密瓜时,多半已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没有人是天生的懒者,但有太多人舍不得在适当的时候先做工作的第一个五分钟,以致无可奈何地沦为众人眼中的怠惰者。

对于不太想做的重要工作,请先做个五分钟试试看。当你发现实际上不如你想像中的复杂与困难时,自然会提高工作动力,加快工作脚步,迅速处理完应做之事。

重要工作不做永远是下策,不做的效率值是零。早做、晚做都是要做,你何不早一点做?

Tips

请写出三件自己最想做的事及三件最不想做的事。写完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前者都是效率高的事,而后者都是效率低的事。

请你将不想做、却又必须做的事情,移往想做的栏位,无形中就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待续)

摘编自 《效率决定竞争力》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生活魔法家:铝箔纸可以这样用
别错过更换冷暖气系统的良机
轮值与理事主席并肩立  欧盟领导架构成祸害
新厨房被窃  浏览eBay破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