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会爆红的大生意在哪里(3)

葛兰特.麦奎肯(Grant McCracken)

人气 4
标签:

哪些指标可以参考?

研究文化的工作没有充分的衡量标准,而资本主义是以数字进行管理的。

我们对企业的贡献、在高阶主管中据理力争的能力,完全系于我们是否拥有数字,以及我们能否聪明地运用数字。

由于没有直接的标准,变通方法就是找出间接标准。以畅销书排行榜为例,如果我们知道这位作者及其代表的地位,就可以用销售数字当作非常粗略的指标,来衡量其他事物。

如此一来,由某大作者写的书,或许就能作为评估某个文化发展的标准。

从亚马逊网站可以拼凑出一点数字,但比较有用的媒介是TitleZ.com,可以让我们密切留意被这个网站选上的书籍。

哈佛大学柏克曼网际网路与社会中心(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的“媒体云端”(Media Cloud)让我们有机会追踪媒体的流动和新事件的影响范围。

Google Trend也很有帮助。这些都是功能强大的工具,几乎能即时分析并显现事物的变化。

《好莱坞报导》有个上映新片清单,并列出票房数字。最重要的栏位叫做“变动百分比”。

所有的电影都有卖座的希望,而电影花个三千万美元做行销很稀松平常,所以你要看的重点是,一旦电影必须仰赖口碑的时候情况会怎样?这时候就变成民意的衡量标准了。

不过我们就坦白说吧,我们再努力充其量也只有印象式的数字。我们对数字不必非常专精,但必须运用一点智谋跟创意。在第四章的“酷奇”部分,我描述了一九六○年代美国嬉皮风潮的概况。

基于学术目的,那些数字充其量只是印象式的。但如果现在是一九七一年,我们坐在百事可乐的董事会议,即使这种统计“印象”也很有帮助。

无论如何,都可以迫使反对文化的成员(也许是资讯长和财务长)做出其他反应,而不是轻率地嗤之以鼻。

建立你的“战情室”

有些公司会成立战情室”观察文化现象,也许我们也想成立一个。“战情室”就是总部里的一个房间,专门用来关注你该关心的话题,如Z世代、食品业的未来,或是底特律二十年后的面貌。

通常墙上会有几百张图片,钉着从杂志剪下的文章,还有做脑力激荡用的大幅纸张。

在企业里,这种做法是企图把文化“带进门”;更夸张一点地说,有时是企图瞒过警卫,将情报偷偷夹带进企业文化。

有些企业外的文化,正低调地存在于企业内部。然而,有时这些房间可能有些荒凉。我们知道那些东西在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强健茁壮,可是贴在墙上却不免看起来有些点脆弱又没说服力。

有些公司可以帮我们建立战情室。Toniq就是其中之一。这家顾问公司四处探险,小心谨慎地与各领域的人交谈,将他们听到的东西转化成一组图像带给我们。

这种优异的做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有系统地感受企业外面的世界脉动,并引入企业。

情报的飞航管制

我们需要帮忙发现并整理外面大量情报的公司,这种公司目前还没有,但未来势必会出现。

我想像有一群博学多闻的人在一个类似指挥塔的地方一同工作,注视着源源不绝涌出的资料,然后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形式转交给客户。

有些人认为资讯机器人可以替我们做这种整理工作,但想到亚马逊网站推荐你可能有兴趣的书,这些“资讯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设计出这种团体的商业模式,还得花上一段时间(要有多少客户、如何收取费用等等),但一定有好几家新创公司、一个小型产业在摩拳擦掌,这种新的职业正要崛起。

我喜欢想像在巴尔的摩一个老旧仓库里,有一群人能取得所有想像得到的资讯来源,加以分装、贴标签,再把资料分发给订户,因为客户的竞争优势有赖充分掌握外界情报。

某种程度来看,这很像彭博传送资料的系统,只不过传送的是文化而不是市场数据,而且是根据专业人士的指示进行。

这些专业人士根据客户需求,制作并传递适当的资料,借此创造价值。

这也是个创业机会,创业家们,启动引擎吧!

梦幻团队

首席文化分析师需要的,是一家像麦肯锡这种能详细规划并追踪商业界的大型顾问公司,可以周详又纯熟地掌握文化的变化。

观察麦肯锡解决问题是一件赏心乐事,他们拥有非常先进的情报与专业技术支援系统,让客户比以前更消息灵通。

我相信不用多久,首席文化分析师就可以向麦肯锡寻求文化咨询了。这个集团会根据不同专案,建立针对性的研究与管理建议。(这又是一个等着开发的创业机会。)

策略性外包

首席文化分析师若没有人手充裕或口袋够深的优势,或许短期内会想以策略性外包的方式建立团队。策略性外包就是将正常情况下的企业内部职务,交给外部的供应商。

同样地,我相信不用多久,这种“首席文化分析师︱策略外包”的团队就会兴起,这个由天资聪颖的分析师所组成的小团队,会拜访企业,仔细检验企业文化、深入了解产业及竞争对手的背景、拜访产品开发人员、并进行必要的研究,从文化中找出机会并评估风险威胁。

从午餐名单中任意挑出五个人,就能组成一个非常好的顾问公司了。

人人皆可代理

首席文化分析师无法兼顾所有层面,所以要求企业里的成员帮忙很合理。当企业所有成员都有与生俱来的热情(这个人喜欢爵士乐,那个人喜欢创意料理,另一个爱看吸血鬼小说),我们应该要求他们随时替公司留意并回报。

光是阅读更多“美食”杂志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训练他们,让他们有能力发现模式。

首席文化分析师可以鼓励大家“自己带便当”,那么午餐时间,关心爵士乐的人就可以和关心创意料理的人比较各自的发现。

通常在一个文化领域发生的事,也会在另一个领域引起共鸣。股票大师彼得‧林区(Peter Lynch)自我介绍时喜欢说,他是可以在穿越五金店时发现投资机会的人。

经过适当训练,企业里的每个人都能随时展现这种警觉性。秘诀就是将企业成员变成更积极、愿意思考、敏锐的观察者。

就像VloggerHeads社群网站的创办人古瑞罗(Tom Guarrielo)常说的一句话:“企业不好好利用员工知道的所有东西,就是把钱留在桌上。”@(待续)

摘编自 《我能猜到什么会爆红:看出大生意在哪里的三步骤》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

相关新闻
偏见易造成误判:绕着地球做生意
做好自己的事还不够:绕着地球做生意
盲动,不如不动:绕着地球做生意
笨问题好过不问问题:绕着地球做生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