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 Schumacher、张谦:Facebook、 Twitter、 Google和iPhone带来的噩梦

Tim Schumacher、张谦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17日讯】拥有一个好记的互联网域名仍然对任何商家的成功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成功的网络企业。光看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的招牌广告,你会很容易地看到商家或者产品的互联网域名。
无论是.com,或者是国家顶级域名,比如.cn或者.de。

不过,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另一有趣的趋势正在全球范围兴起。你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尤其是当商家自认为是潮流带头人的话,互联网独立域名将会逐渐消失或是转到后台。取而代之的是,商家对其Facebook或着Twitter地址大作宣传,包括其在iPhone 上的应用组件,或是甚至宣传自己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关键词。这些吸引客户的新广告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既有的网站也开始宣传这些新的广告渠道。

我曾积极鼓励我自己的企业Sedo做同样的宣传,既然我们自认为是行业里的潮流带头人,我们为什么不使用这些新的渠道呢?在宣传我们2003年花8万美元买来的网站域名Sedo.com之外,我们还宣传我们的Face book.com/sedo和Twitter.com/sedo页面。我们支付Google、Yahoo、Bing包括Baidu上的搜索关键词“Sedo”,并且也即将推出的我们的iPhone应用组件。我们非常执着地进行着这些努力,如同其它所有的商家一样,以至于我们丢失了对长远危险的警觉:网络浏览的噩梦。

问题是这样的:当使用这些非常聪明的、非常Web2.0的新渠道作为传统广告的补充与客户交流的同时,把这些渠道作为网上浏览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服务商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这意味着失去控制、承担将来巨大的费用(或许会耗费掉全部的经营利润)和丢失对自我的信心。在所有的例子里(Facebook,Twitter,Google或iPhone)商家对自我的信心转化给了每一个这些新型服务商。其产生的后果会有以下三种:

1. 这些新型服务商可以有意无意地毁灭任何商家或者整个行业。想一想Apple公司对成人信息的屏蔽。无论对成人信息本身如何评价,这都说明了整个行业多么地仰仗于某个商业巨人的仁慈。

2. 这些服务商可能也会关门倒闭,并且找不到代替的可能性。你觉得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发生?
你是否还记得FortuneCity或者Geocities,这些起步非常早的连带非常简单的网站管理模式的SNS?如果你不记得,那把它们当成没有“六步分化用户群落”方案的Facebook好了,只是小很多的规模罢了。另外,Yahoo 最近在09年终止了Geocities的业务,这些业务曾在1999年让Yahoo花费了287万美元购得。

3. 最大的威胁是:这些新型服务商可以并且愿意将利润最大化。只要被他们牢牢“ 索住”,他们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就会是利润目标。如果你的企业有上百万的Faceboo k或Twitter粉丝,你和这些服务商的谈判地位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如果有成千上万满意的iPhone用户用你的应用组件,你和iPhone的谈判地位又能怎样呢?
如果iPhone哪天突然要收取一定服务费?如果你的所有业务来自搜索引擎的广告,如果搜索引擎突然不再登列你的企业到搜索页顶端,而是要收取可观的费用才这样做,你和搜索引擎的谈判地位又会怎么样?

所有以上这些威胁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它们好像依然被所有人在目前的狂热中所忽视。庆幸的是在另一方面,独立域名系统会避免所有这些陷阱。即使时不时会出现偷注、抢注域名现象,并且域名受一个略显迟钝的组织ICANN的管理(不过还是要承认 ICANN是一个很好的真正多国化、民主化的互联网机构的实例),但是新域名的注册价格被限定,以至于注册商们很难借此来最大化自我的利润。

反过来想一下,如果Facebook必须每年交5千万美元的域名年费那会是多么的恐怖。他们当然是可以支付得起,保留他们的主打域名将会是最正确的战略决定。Faceboo k帝国完全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的,所以享有垄断地位的注册管理局如果收取专断的、可观的费用将会是多么的错误,这会抹杀多少个创新企业。就是有了这个很好的原因,他们不能这样做。拥护开放网络的个人,和具有同样想法的政府保证了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所以域名体系将永远安全。

相比之下,Facebook、Twitter、Google的广告以及iPhone的应用组件是封闭的围墙式花圈般的发展道路。他们违背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它们给所有过分依赖这些服务商的企业带来不小的风险。

总结以上的观点:将网络业务主要建立在Facebook、 Twitter、Google或者iPhone之上就如同在租来的地皮上建房子,地主们将拥有完全的权利。你或许将来某天会听到 “谢谢你建了这么好看的房子,现在地皮租金将从每年1元涨到每年10万元”。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将会看到历史的重演。总是会有新兴的公司取代那些已经围好花园的巨头们。你可以想一想网络时代早期的巨头之一AOL。

相关新闻
英国基础设施面临大规模网络攻击
手机电脑齐上 加拿大网络面临交通“阻塞”
网络曝光成中国七成公民反腐首选
Google在斯坦福大学试验宽带光纤网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