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荒:中国大城市顽疾之首 水资源近极限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11月03日讯】“都用十几年了,怎么说没水就没水了呢?”王女士抱怨道。原来,王女士所在的北京回龙观天鑫家园小区自备井水位下降,无水可供,五千余户居民至今已5个月靠水车取水。由于居民们抗议再打自备井,呼吁接通市政自来水,使小区供水陷入僵局。水利专家介绍,北京地下水位越来越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92%,可以说几乎用到极限。水荒已成为中国大城市顽疾之首。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其实不仅是天通苑一处的自备井水位下降,根据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去年北京平均降水量只有 448mm,为枯水年,而今年到十月中旬也只有509mm,低于北京多年585mm左右的平均降水量,大量拦蓄和使用地表水以及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储水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就会不断下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尹明万介绍说,自备井主要就是通过汲取城市地下水来满足一些小区、企业等集体单位的需求。

另外,由于环境污染使得部分地下可用水也受到影响,“地下井就像是一个漏斗一样,周围的地下水会集中流向中心最低处,如果持续超采,地下水位就会越来越下降,最后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尹明万说。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近极限

“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92%,如果把外调水供水量也算在内,则达到93.87%,可以说几乎用到极限了,当地再没有多大潜力可挖了。”

尹明万说,从用水结构来看,2000年到2009年间有着明显的变化,城镇生活用水从33.1%升至41.4%!曾经比例最大的农业灌溉用水量从占全市总用水量的40.8%降至33.8%;工业用水从26%已经变成了14.6%,每万元GDP的用水量也从111立方米下降到19立方米,下降了82.7%。

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 加大用水缺口

北京本地资源的供给量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持续的、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更导致了水资源需求的钜额增长,加大了缺口。”

据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北京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的37.39亿立方米少42%,用水量却达到了35.5亿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0.4亿立方米。人口增加能用多少水呢?

尹明万列了一组数据,北京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58%,而净输入人口增长率为2.24% ,也就是增长的人口有86.77%都是净输入人口。按每个人年均生活80立方米的用水需求计算,每年光净输入人口就需要增长3534万立方米的水量 (2009年底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达1972万),而北京本身还处在年均水缺口超12亿立方米的尴尬现状。

环境用水作为改善城市生态、高品质的景观用水,其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去年占据了全市总用水量的10.1%。但是,很多市区的湖泊、水渠却往往得不到市民的“善待”,各种垃圾在上面漂浮着,严重影响了水质,地下水资源也被破坏,水生态自然不平衡。

城市“大” 资源未必“广”

用水需求就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但是气球到底能吹多大最后还是看气球本身材料的承受力,跟我们的主观愿望无关。“大”城市可能有很多的资源堪称丰富,文化的、艺术的、经济的等等,但是自然资源绝非如此。

曾经有人这么形容北京的水资源情况,“如果说全世界还有一瓶水,那么中国只剩一杯水,而北京仅有一口水。”当大规模的人口涌向城市,让城市越来越“大”的时候,于是乎,连这一口水都不再是一个人可以独享的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要靠喝进口水才能保有美丽的大城市生活,那么大城市又有何吸引力?

山西、河北输水工程再次启动

10月15日,为了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山西、河北两省向北京市集中输水的工程再次启动,此次调水总量预计达到4000万立方米,北京收水量2500万立方米。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当日,北京今年累计降水量为509毫米,相比多年同期的565毫米仍少10%。目前,官厅水库蓄水量处于偏少状态,密云水库蓄水也比去年同期少近1亿立方米。

相关新闻
中国水资源短缺可能引发严重水危机
中国大陆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水资源问题重重
中国发出水资源污染警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