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笔记:百草皆是药

人气 49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17日讯】天气突然转寒,对不少老人家和小孩都构成健康的压力,病患者尤为辛苦,都会寻求药物的护理。近年,中医在时代的演变中,慢慢成为了新贵,不少西方医学界的学者都纷纷认同中医和中草药的真正成效和自然能量。近年多少西方论述都确认中医理念及其宇宙观的(Wholistic)完整性,是一种“全人”的医学。它考虑了病人的全面因素。

香港近年已有中医的正规学院,全面正视中医人材培育。而中草药亦更完善和普遍的被病患使用;同时,也令过去不少人盲目祟尚西方科学医疗手段的现象,慢慢被自然演化的现实改变过来。在不少西药束手无策时,中药及中医的疗法却奇妙的发挥了作用。

对中草药的认识,是否有朝会成为通识教育呢?记者暂且不敢夸言,但作为公共教育,那已经是一种新的趋势。刚正式向市民开放,提供休憩环境空间的东涌北公园,就特别规划了一个面积虽不算大,但设计尚不错的中药园,让市民可以在休憩之余,认识及了解各种中草药的植本状态和药本性质,甚至每种草药还备有展示板,说明其药用功能。

这个种植了近百种不同中草药的公园,当然是一个非学术和专门研究部门的规格,更多是让普罗市民有一个基础认知的活教室。说到中药园,香港中文大学的中药园,则算得是世界上中药园之冠。它于70年代中医药仍受到政府漠视的时代,由一些有志趣研究中草药的教授开始零星的搜集和种植于中大校园之内。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后来正式规划修定为中药园,又得国内赠送药原植物,种类之多,已成为中大中医药研究所的宝库,亦正式由其接手管理。

民间的中药园给市民通识的活样本,学院的中药园则是研究的温床。据说在香港经济尚未起飞的70年代,早上在各区市集都可以见到刚由山上采摘草药来卖的摊贩。市民仍然普遍利用廉价天然草药去应付健康问题。但可能更值得变成通识教育的是人体本来就有最高超的自愈功能的学问,那种透过人心的改变把精神和健康面貌改变的唯一法门。◇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