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真相抢夺战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月1日讯】近两周来,有这样一些新闻进入了我的视野:

  贵州关岭自治县坡贡镇村民郭永华和郭永志被派出所副所长张磊击毙。案件发生后,多名目击者的言辞与官方给出的原因截然相反。

  江苏邳州市河湾村强行征地发生群体性冲突,致村民一死一伤。当地政府动用防暴警察抢尸,遭到死者家属反对。

  去年,广州一名甲流重症男童被弃尸,不少“疑问”一直未有答案。1月16日,卫生部门表示:医院救治有效、出院符合规定,但“不等于工作没有缺陷”;公安部门则介绍:“未发现有关人员涉嫌犯罪的事实”。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当地两会上公开讲,“昆明房价不低”,原因是存在“巨大的贪污腐败”。

  南京代市长季建业日前表示,60%的百姓口袋里并不能达到每年公布的收入平均数,是“被拉高”的。

  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在湿地公园办了个只对官员开放的豪华会所,刚开张2个月,开发区就在这消费了至少180万元餐费。

遵义一企业职工在街上“晒”厂里的接待品,包括茅台酒,“壮阳酒”,以及镶玉的高档工艺品,让大家见识工厂领导的公款吃喝。

  读者看到这些新闻有何感想?大概千人各面吧。于我,则首先想到了一个词:真相。这些新闻无不跟真相这个词发生内在的联系。安顺枪击案多处疑点,显示了真相的扑朔迷离;邳州事件中的抢尸体行为,其实是对证据和真相的抢夺;甲流婴儿弃尸案早已被网友评为广州2009年“头号谜团”,他们对调查结果的不满,就是对真相解答的不满;仇和说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但高房价中有多少腐败成本仍是秘密;贫困者收入“被拉高”掩盖了贫困者的真实状况;无锡豪华会所与职工晒招待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公款吃喝的真实细节。

  如今,民众仿佛患上了“真相饥渴症”,从周老虎到躲猫猫,从安顺枪击案到邳州事件,事情往往演变成民众与公权力进行的一次次关于真相的抢夺战。一方琵琶遮面,一方穷追猛打;一方使出浑身解数掩盖真相,一方不依不饶要搞个水落石出;甚至,一方搞“自侦自鉴”来下“最终结论”,一方通过“人体试验”(如以身试药、开胸验肺等)来自证真相,真相成了官民纠结的节点。

  真相是事情的本来面目,照说谁也无法改变,但这个面目并不总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真相可以被掩盖、被涂抹,直至变得无法辨认,需要挖掘考证。所以,谁拥有更多更有力的“证据”,谁就拥有对真相的话语权。真相决定着是非对错,决定着利益结构,对真相拥有话语权,就掌控着真相背后的一切,抢夺真相自然不是为了满足好奇,这让我想起一句调侃,“我们也要抢先代表人民”。

  并不是每个人能发现真相,在一些官员的眼里,群众是不明真相的,换句话说,真相掌握在公权力手里。这话并非毫无道理,公权力可以调动国家力量寻找真相,民众可望不可及,民众在真相寻找和抢夺中处于劣势。所幸的是,网络把原子化的民众结合成一张大网,似乎有了相当的力量,真相的抢夺也就变成了权力与权利的一次次博弈。

  公权力封锁真相,选择性地公布真相,主要是出于利益的考量。对于好事,官员十二分乐意将真相公之于众,理由无须多说;对于坏事,则本能地捂盖子,说谎话,“挤牙膏”,害怕真相让上级知晓,自己被拿捏到政治生命的命门。也就是说,首先有公权力的“私吞”,才会有公众的抢夺。

  在这样的行政生态环境里,掩盖真相,就是为了掩盖丑恶,不断地掩盖真相,就是不断地消耗公信力。在这样的行政生态环境里,真相必然是社会的稀缺品,真相稀缺的社会必然不正常。如若公权力垄断真相,却出于自利而不愿意公之于众,甚至还要掩盖真相、涂抹真相,那么民众与公权力对抢夺真相,必然滑向另一途,即民众另立权威,自证真实。

  现代法治社会是建立在权力之恶的理论预设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权力光荣伟大正确的理论预设之上的,基于此,官民的真相抢夺显得合理而正常,那就是永远怀疑公权力有私心,有偏见,不能坦诚和盘托出真相,需要公民站出来抢夺真相,否则,我们就只有听“权”由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廖保平 : 买圆明园的“兽首”就像拿钱去填历史的粪坑
廖保平:我担忧灾难变成被消费的悲情
廖保平:崇洋媚外与崇中媚内
“网文”拿什么和你们共克时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