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政策又转弯 美牛舌暂不进口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林恕晖、林嘉琪、杨雅民/台北报导〕我国开放美国牛舌等十三项牛杂进口政策引发舆论哗然,政府昨政策大转弯,决定针对最具争议性的牛舌、睾丸、横膈膜等三部位,改采逐箱查验的最严格措施,并建议业者暂时不要进口,业者已撤销申请许可。

*国贸局“建议”先别来*

消基会董事长谢天仁则批评,官方政策反复,依照现行公告,业者日后仍可申请美国牛舌等牛杂进口,卫生署及国贸局想要进口这些部位,须向立法院报告,且进行风险评估,但政府并未执行相关程序,让民众信心尽失。

卫生署长杨志良强调,牛舌依旧不视为内脏,政策没有转弯、没有反复,建议暂不进口,是回应民意需求,国人有疑虑,政府随时可动用行政权,趋严把关。

卫生署、经济部、农委会昨中午召开临时记者会宣布,鉴于国人对牛舌、睾丸、横膈膜有疑虑,将改采最严格把关,从日前宣布的“逐批”查验,改为“逐箱”查验,每箱都要解冻检验。

*业者已撤销申请*

国贸局局长黄志鹏表示,国人疑虑未消前,建议业者“暂时不要进口”。黄志鹏指出,他致电给申请四百五十三公斤牛舌、横膈膜获准进口的美福公司负责人黄先生,对方自愿撤销申请许可。业者在记者求证时低调承认。

黄志鹏也强调,现行严格管制措施是肇因于市场疑虑而采行,并未取消十三项牛杂可以进口公告,业者还是有权随时可再提出进口申请。

民进党籍立委赖清德等人昨召开记者会,指卫生署在做美国牛肉进口风险评估时,“牛杂就是内脏,立法院也明文通过不得进口”,马政府如果开放进口,就是违反当初的风险评估,经济部应全面撤销进口许可!

民进党立委蔡煌琅更痛批,卫生署宣布建议暂不进口美国牛舌,只是缓兵之计,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台美之间应重启谈判才能杜绝后患。

立委赖清德说,杨志良从北市健保欠费案、辞职到牛舌事件,前后已三次态度反复,一再更改说法,令民众无法信任,更凸显马政府无能。

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指出,当年进行风险评估时,考量非内脏牛杂摄食量较少,当时学者确实是并入内脏一起评估,结论是整只牛的风险很低。去年5月卫生署召集专家开会决议,舌头、食道、睾丸、牛鞭、横膈膜、牛筋、牛尾、牛蹄等为非属内脏的牛杂。此外,据屠宰卫生检查规则第三条:内脏是家畜、家禽的“胸腔、腹腔及骨盆腔”的脏器,因此还是认定牛舌等部位不在禁止进口的美牛内脏、绞肉范围内。

但有学者进一步质疑,若美牛风险评估认定牛杂是内脏,依法就应比照内脏禁止进口。美牛风险评估内容只涵盖带骨牛肉、不带骨牛肉、牛绞肉与内脏四大项目,如果卫生署硬要改口说牛舌等不属于禁止进口的内脏,那这些牛杂部位就都须重做健康风险评估。

台大兽医系名誉教授赖秀穗表示,“胸腔、腹腔及骨盆腔”的脏器才算内脏,虽符合解剖学上定义,但属“狭义的内脏”,不过如此一来,脑就不算内脏,这跟一般人的认知有很大差距。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