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复苏—— 虎年经济预测

标签: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指出,全球经济复苏已经开始,但速度与力道缓慢而薄弱,而阻碍经济回复的重要障碍,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经济阴霾,失业率居高不下;亚洲经济,需留意资金过热的风险;中国经济过热,而巴西、印度后势看好。“保本”将成为投资人今年重要的课题。

际货币基金(IMF)在《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的报告中宣告:“经济复苏已经开始,真正挑战在于如何延续复苏力道。”

IMF分析,这一波经济反弹的主要力道,在于各国刺激经济政策、央行大幅降息,与为信用市场作保、以及大量存货的出清消耗。但是IMF提出警告,“这些力量预计在今年间便将持续消褪”。

世界经济复苏 力道缓慢薄弱

“未来经济复苏的速度与力道,肯定相当缓慢而薄弱。”IMF表示,阻碍经济回复的重要障碍,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贫富差距更显扩大,人均所得更出现十年来首次的负成长。

另一项影响经济复苏速度的因素,是银行机构对信用的紧缩与“去杠杆化”(deleveraging)。历经金融海啸与信用市场的崩溃,多数银行表示在未来一年半仍无法将先前的呆账打消摊平,因此银行对于借贷、融资均趋于保守谨慎,预计今、明两年间都将维持此态势。

IMF还提醒,“在维持刺激经济的同时,政府也同时要考量如何从其他方面删减预算、降低财政赤字,以便将来经济回温、快要继续成长时,却因财政赤字问题造成自身的绊脚石。”

至于世界经济成长率,IMF预估,二零一零年“依然持续低迷”,预测值为1.25%。明显的经济复苏预计出现在今年第四季,预计将出现1.75%的单季同期成长率,但失业问题仍将持续攀高。

而新兴经济体在中国、印度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带动反弹下,去年经济成长率预测为1.75%,今年可望回升至5%。


 

IMF的结论是,从近期来看,“全球经济依然相当脆弱”,包括新流感、油价、地缘政治因素或国家保护主义等因素,都随时可能扰动全球经济的体质。长期的风险则主要出现在先进国家,例如赤字造成的财政问题、对企业抒困的后续成效与资金摊还问题等。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洲区总裁罗奇(Stephen Roach)也忧心,美国消费者趋向保守、开始储蓄,使得全球经济的消费端出现衰退现象。

罗奇预测,“未来三年全球经济成长率平均约仅有2.5%,因此全球经济仍然薄弱,禁不起再来一次任何形式的危机冲击。”最令人忧心的是各国金融单位的退场策略可能失败,或者突然爆发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经济阴霾 失业率居高不下

世界经济核心引擎的美国,失业率一度徘徊在10%,这已经达到大萧条以来的历史新高点,消费力道严重受创,今年的局势是否回稳?

IMF认为,受到高失业率、刺激经济方案的效用逐渐过期、以及与各国贸易额的减少,“美国今年的经济复苏力道仍将软弱”,预计今年经济成长率为1.5%;但今年下半年的失业率可能突破10%。中期来看,美国的经济成长将停留在2%以下并维持相当一段时间。

美国人民的储蓄率已经达到5%,但这股储蓄、节流的趋势仍将持续成长,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越来越获得人们重视。

《新闻周刊》(Newsweek)则认为,美国失业率可望回降至9%以下,但失业问题仍是主要难题。


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今年虽可望回降至9%以下,但失业问题仍是主要难题。(Getty Images)

亚洲经济 需留意资金过热风险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以出口为主的亚洲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都出现衰退,中国大陆因有四万亿人民币救市支撑,印度靠降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豁免于受创深重。整体而言,去年第二季之后,亚洲经济体早欧美一步复苏。

IMF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扩大财政支出与放宽货币政策;二、金融市场的反弹与资金的恢复注入,让许多中小企业得以维持资金的取得,并因此改善企业与消费者信心;三、产品库存大量出清后,带动工业生产的产能恢复。

此外,债券市场的回温与资金的流入,也为亚洲经济体的复苏提供动力。去年前八个月,日本股市便上涨28%,东盟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股市更上涨52%。

IMF预计“亚洲经济体复苏稳健”,接下来便要思考,何时及如何让政府机制完成阶段性任务、顺利退场,为接下来的中期经济发展做规划考量,避免负债过重。

IMF认为,以往亚洲经济过度倚重出口贸易与外部市场需求,不仅造成全球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失衡,也让亚洲经济显得脆弱。因此亚洲经济必须转型,不能再回到过去只靠外贸,而必须设法调整、提高内需市场的比重程度。

但为了因应危机而放松的货币政策,也相应带来资金过多、过度投资、经济过热的未来风险,尤以中国需要留意。日本、韩国、台湾均需加强对国内需求的投资以调整经济结构,从出口导向转移至国内消费为主体。


 

中国经济过热 巴西、印度更看好

美国及欧洲的经济尚未完全脱离险境,各界期待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能够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但是,果真能够如此吗?

《新闻周刊》预测,中国经济将因为房市、股市过热泡沫化,导致经济重创,并引发全球性的通货紧缩(deflation)。巴西将因为经济成长迅速、拥有丰富原物料、政治稳定,可望取代中国,成为全球下一个最重要的经济成长引擎。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前助理执行总编辑纳斯波(Bruce Nussbaum)则预测,“印度将成为世界经济成长引擎”。

纳斯波认为,印度拥有广大青年族群人口,不断成长的中产阶级,拥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的IT产业人才,政局稳定,印度可望稳定维持高成长。

他还说,欧洲则持续低迷。“由于金融海啸后投入大批资金刺激经济,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加上老年人口比例高、青壮年劳动人口逐渐减少,社福支出甚大等因素,欧洲今年恐将欲振乏力。”

“保本”是今年投资首要课题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投资大师麦嘉华(Marc Faber)预言,今年全球投资市场将较去年更动荡,他甚至认为,美国市场表现将优于新兴市场。

麦嘉华接受CNBC电视台访问时指出,去年对于投资人获利,是绝佳的一年,因为大宗商品及股票先前都严重超卖。不过,“保本”将成为今年更重要的课题,因预期市场将饱受上下震荡袭击。

麦嘉华解释,美股自从去年三月触及新低点,至年底已强劲反弹约70%,但新兴市场股市反弹的幅度甚至大得多。他举俄罗斯股市为例,指数如今已反弹高达220%!

因此麦嘉华预言:“今年上半年,美国市场表现将超越新兴国家市场。”剩下尚待观察的是,这是由美国市场继续强劲上扬所造成,还是因为新兴市场丧失动力的速度比美国快。

不过长期而言,麦嘉华仍看空公债,因为美国政府持续提高债务杠杆,他并未见到多少减债行动。

他指出,美国政府信贷总额占经济体的比例仍持续增加,一旦联准会(Fed)见到经济复苏依旧脆弱,可能也只能印更多钞票来救急。

麦嘉华还预言,尽管未来五至十年内,股价将高于目前水准,但届时美元价值将比现在低。而当各国央行开始大印钞票救急时,作为信托担保的黄金,价格也将继续上攀。

全球最大债券基金业者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长伊尔艾朗(Mohamed El-Erian)则认为,如果二零零八年是金融危机的一年,二零零九年是政策救经济的一年,那么二零一零年就是各国分出高下的一年。

伊尔艾朗建议投资人:“应该把重点放在审视各国的经济基本面,以及资产市场的价格水位,是否妥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