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捉水 Know-how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欣若报导)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的生物体在水分抽离后,皆显得干枯、缺乏生气;肌肤也是如此,缺水的肌肤容易产生细纹、失去光泽,想要拥有水嫩的肌肤,就得从保湿做起。

缺水,有迹可循!

仔细观察婴儿的肌肤,会发现他们充满弹力与光泽,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充足是原因之一,水分更是关键。绮颜皮肤诊所医师詹育彰表示,人体肌肤中原本就有天然保湿因子,负责捕捉、储存水分,维持肌肤的水润质感;不过,天然保湿因子会随年龄而减少,肌肤的保水能力也会因此而降低。

肌肤最外层的角质层,负责维持肌肤润泽,健康肌肤的角质层含水量约是35%,当角质层的含水量低于10%时,便拉起了肌肤的缺水警报,在挥汗如雨的夏日,总令人忽略了缺水警讯,当额头、眼下这些肌肤最薄之处开始出现细纹、当肌肤感到紧绷、肤色暗沉无光泽、老废角质无法顺利脱落以至于肌肤质感粗糙…,这些都是肌肤因缺水而发出的求救信号。为肌肤

充水分,能增加肌肤屏障保护功能,减少水分流失、避免肌肤干燥发痒。

产品搭配得宜 发挥最大保湿功能

当肌肤中的天然保湿因子不足以维持肌肤的基本水分时,做好保湿工作、从外头补充水分便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夏季的高温以及空调环境,会加速水分丧失,更需随时维持肌肤的含水量。

保水、锁水、修复

詹育彰表示,保湿的三个重点在于补水、锁水以及修复因流失天然保湿因子而受损的细胞;许多品牌在夏日推出保湿系列,从清洁、基础保养到面膜…每个品项都具有保湿效果,却在保湿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想知道究竟补水补到哪去了?是否真能为肌肤提供长效保湿效果、或只是暂时止渴?就得清楚每个品项各自发挥何种保湿功能。

DARPHIN教育训练经理涂玉笙表示,最常见的保湿产品包括化妆水、乳液、精华液、乳霜与面膜。化妆水具有再次清洁肌肤的作用,若肌肤清洁不彻底、毛孔残留脏污,将影响后续保养品的吸收力,在脸上轻拍化妆水,能获得立即润泽的效果,但化妆水只是保湿的前导体,无法提供深度保湿,精华液才是肌肤打底的重要关键。

保湿的重点在于维持角质层的润泽,而精华液通常深入肌肤底层作用,两者之间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别忘了,天然保湿因子存在于真皮层,精华液的作用在于修护受损的肌肤、刺激天然保湿因子生成,以高效精纯的配方深入肌肤,减缓干燥问题,且精华液分子小、浓度高的特性,保养成效最快。

但光是补水还不够,含有油脂的乳液或乳霜,能将肌肤的水分紧紧锁住,达到长效的防御与保湿效果,肌肤在夏季的油脂分泌旺盛,可依照肤质选择不同质地的乳液或乳霜,油性肌可选择清爽的凝胶或凝乳。


(网路截图)

面膜速效保湿 做好清洁工作

提到速效保湿,面膜绝对是最有效的产品,涂玉笙表示,面膜可以天天使用,但若肌肤较为敏感,则不建议每天使用活性高的面膜刺激肌肤;可在肌肤较为干燥处,厚敷一层保湿面膜,前提是清洁工作一定要彻底,免得只是将脏污锁在毛细孔里一整夜。另外,先帮肌肤去除老废角质后使用面膜,效果加倍。如果肌肤真的严重缺水,在早上化妆或是涂抹隔离霜前,可利用凝胶状或霜状面膜先敷个五分钟,有利后续上妆。

夜晚黄金时段 最佳保湿时机

女明星们每回分享美丽经验,最常提到的便是“多喝水”,如此简单的回答不免令人怀疑这些美女的诚意,别再怀疑了!多喝水确实是维持肌肤水分最简单也最基本的动作。人体就像一座水库,身体的水分经由微血管运输到达肌肤,若是水库已经干荒,再多的保湿成分也无法为肌肤造水。

涂玉笙提醒,所谓的多喝水,指的是“纯水”,茶、咖啡及含有糖分的饮料无法取代纯水的功能。一般而言,建议每天喝1,500~2,000cc的纯水,喝水的最佳时机是一大早起床后以及下午两点到五点,因为经过一晚的睡眠,水分大量蒸发流失,尤其在一夜冷气的吹袭下,更要在一早起床立即补充水分;另外,午餐过后到傍晚之间,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时机,可以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

在夜晚,若要让保湿更完整,可以先帮肌肤去角质、调理肌肤角质规律代谢,利用精华液以双手轻拍醒肤、深度按压,让保养品的养份吸收进去,接着使用具保湿功能的面膜护理,强化饱水及锁水效果,若是选择不需清洗的面膜,则后续可在肌肤特别干燥处,如两颊等,再重新敷上一层,加强保湿效果。

多喝水=保湿?

保湿的重点在于随时补充水分,不过对大多数上妆的女性而言,随时补擦保湿产品徒增补妆困扰,如果无法在白天持续保湿,就得把握夜间加强保湿。夜晚通常是身体器官新陈代谢的时刻,因此,睡眠休息时间一定要足够,才能让器官有时间帮忙身体排毒,尤其是晚间10点到清晨2点,是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间,因此一定要给予肌肤足够的养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保养新贵 有机护肤产品
盛夏前夕 初斑对策S.O.S
水水保养基本功  保湿打好肌肤地基
脸部按摩 远离松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