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市.昭应宫.旧宜兰监狱署.献馘碑.忠灵塔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19
标签:

昭应宫,是宜兰县唯一的国家三级古迹,位于宜兰市的 中山路上。宜兰市,旧称“五围”,是宜兰县治所在,翻开宜兰古城地图,昭应宫大约位于古城的中心点,足见此庙在兰城人民心中的地位。

昭应宫,主祀妈祖,建于清嘉庆13年(1808年),比噶玛兰正式设厅还早了四年。寺庙最初设于现址的对街,坐西朝东,面向大海。道光14年(1834),从对街迁于现址,变成坐东朝西,成为台湾极少见的背海向山的妈祖庙。

昭应宫迁于现址之后,历经一百七十多年岁月,其间多次整修,外貌已变,而前殿(三川殿)及正殿仍保存不少古物,例如前殿的龙柱、石狮均为清代中期时期的雕刻,壁堵及梁楹的石雕、木雕亦精致可观。殿内的楹柱,是道光乙未年(1835)的旧柱,已伫立一百七十年以上。而庙内亦可见咸丰、同治、光绪年代的古匾,分悬于三川殿内堂及左右廊道,古庙的色彩浓厚。


前殿(三川殿)精致的石雕及木作。

石狮。

精致的壁堵雕饰。


——————————————————————————–


三大老(左起陈蒸、杨廷理、翟淦)

除了主祀妈祖,昭应宫也像台湾一般寺庙,陪祀各种神明,例如观音菩萨、注生娘娘、福德正神、水仙尊王(禹帝)等,而最特殊的是昭应宫后殿二楼的旁殿供奉了开兰有功的“三大老”雕像。这是我这次来昭应庙,特别想要参观的地方。

“三大老”是指治理噶玛兰厅有功的三位地方官,分别是杨廷理、翟淦、陈蒸,三个人先后曾担任噶玛兰厅通判(地方首长),有治绩,地方人士感念,而奉三人为三大老,祀奉于昭应宫。

杨廷理,任台湾府知府时,曾五次入噶玛兰,击海盗朱溃、勘查天灾,并筹谋兰地设治,最后促成清廷将噶玛兰纳入版图,为开兰有功的重要人物。因熟悉兰阳民情,噶玛兰设厅之后,杨廷理曾短暂代理首任的噶玛兰通判。

翟淦,则是正式的首任噶玛兰通判,继杨廷理之后,治兰五年,建城垣,设仓廒,脤灾兴学,勤于政事,而深得民心。陈蒸既翟淦之后,出任噶玛兰通判,任期仅一年,以廉洁闻名,而受到兰民爱戴。三人治理兰阳,是1820年前后的事,而180年来,兰民祀奉三人至今不绝。此足以供为政者省思,有为者亦若是。

而24年前,我在宜兰礁溪服役时,就曾来过一次昭应宫。当时对兰阳这片土地很陌生,不知“噶玛兰”为何物?不知杨廷理、翟淦、陈蒸为何人?所以会如此,是自己的历史学习有所错失,而当年的国家教育也有过失。


旧宜兰监狱署

离开昭应宫,往中山路南行,接神农路,来到另一处历史建筑“旧宜兰监狱署”参观。这座宜兰旧监狱设立于日本统治台湾的第二年,明治29年(1896)。监狱占地一公顷,一直到民国81年(1992)才搬离宜兰市区,迁往三星乡。

昔日占地广阔的宜兰旧监狱,如今仅保存一小栋的日据时期的办公室而已。其余建物已夷平,划为商业区。就在这个区域内,宜兰市政府与民间企业合作,打造了一块占地7000多坪的“兰城新月购物广场”,号称是东台湾最大的购物中心,预定下个月开幕。购物中心巨硕的大楼就矗立于“旧宜兰监狱署”这栋小小的建筑物后方。

“旧宜兰监狱署”,日式的檐瓦,木造的屋身,漆以蓝色油漆,颇能象征受刑人的心情。中央拱形的门廊,两侧各有两个直立式的窗户,木窗样式典雅。这栋古雅的老房子,已被文化局列为历史建筑。当年这座监狱设于宜兰市区,如今土地已寸土寸金,所以也只能留住这么一栋历史建筑做为纪念而已。


献馘碑

离“旧宜兰监狱署”不远的宜兰市中山公园,是我今天行程的主要目标。公园内,有一座被列为县定古迹的“献馘碑”。献馘碑,设立于明治42年(1909),这一年,南澳的泰雅族人向日本政府归顺,献缴历年所猎杀的235个人头及兵器,于是地方人士集资将人头骨葬于此地,并立碑纪念。

碑石的形式颇为特色,碑座四角,各立一根方形石柱,环绕圆形的主碑体,构成既肃穆而有气势的建筑效果。耸立的圆柱碑体,以石块堆砌而成,柱头覆以圆盖。圆柱镶以大理石,刻着“献馘碑”三个大篆字体。基座正面有碑文,记载立碑的缘起(注1)。

碑文是胜利者所写的,内容虽不尽客观,但也反映了开兰以来,汉人与原住民之间有过的激烈冲突。自嘉庆元年(1796),吴沙率众入垦噶玛兰,在头围(头城)建立根据地,接着二围、三围、四围、五围,逐步推进,由点而线,由线而面,汉人不断扩张垦地,而与世居兰地的原住民发生激烈的冲突。

自清朝以来,以迄日据时代,官府对原住民抚剿并行,而无法完全消弭原住民的反抗。尤其以南澳一带的泰雅族人最强悍勇猛,使罗大春所辟的苏花古道几沦于荒废。日本统治台湾后,明治36年(1903),设立苏花警备隘勇线,以监控南澳的泰雅族人;明治39年(1906),佐久间左马太总督上任后,更采取强硬的政策,以优势武力进讨不肯归顺的原住民部落。南澳的泰雅族人受到压制,不得已于明治42年(1909)向官府归顺,献出武器及所猎杀的头颅。


忠灵塔

中山公园,旧称“宜兰公园”,与献馘碑在同一年设立,这是宜兰第一座公园。公园内,除了“献馘碑”,还有两处两处日据时代遗迹,一是忠灵塔,一是日军通讯中心掩体,都已被列为历史建筑。

“忠灵塔”,设立于昭和11年(1926)8月,以悼念为国殉职的军人,由当时台湾军司令官陆军中将柳川平助题字。柳川平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率领的日军第十军,侵略中国杭州、上海、南京等地。1945年初,柳川病殁,还不及看见日本战败投降。

战后,忠灵塔石碑遭到破坏,塔前的鸟居、石灯笼都已消失,石碑基座被毁,碑石断裂,遭到废弃,如今则重新竖立于中山公园内。碑石背面有碑文,夹杂汉文、日文,字迹渐模糊,是纪念当时台湾步兵第一联队第二中队殉职的士官兵。殉职事迹不明,猜想应与泰雅族的战役有关。

忠灵塔附近的步道旁,有一座防空壕的掩体,是日据时代的日军通信中心,建于昭和18年(1943),当时日军因太平洋战争的战况渐趋不利,驻兰的“盾”部队在公园内建造了这座掩体,驻防15名官兵,负责联络宜兰外海的海、空作战。这座掩体,现已废弃,成了历史建筑。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不大,却拥有百年历史,园内老树奇石,林荫幽径,颇为怡人,不时可见松鼠跳跃于林间。公园又与宜兰演艺厅毗连,构成一处具有历史与艺文气息的公园休憩空间。

宜兰设治超过180年,市区拥有不少的历史古迹,今天本来预定还要再造访几处。同行还有老婆和小东。而连访昭应宫、旧监狱、献馘碑之后,老婆忽然感慨对我说:“不知今日是你陪我们出来玩,还是我们陪你出来拍古迹?”

拍古迹,也不能不顾妻。于是今天的宜兰古迹行程提前结束,我们直奔有“温柔乡”之称的礁溪。

日期:2008.10.14 (写于2008.10.17)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注1:献馘碑碑文:

兰邑僻在台湾东部,北山面海,沿山一带以上,俗有呼为“生番”者,性极慓悍狰猛,说文曰“兽足”,谓之“番”,意者生长深山,日与兽伍,未经王化陶镕,生番命名是之取称。其居上巢下窟,其食膻肉酪浆,其种族异名分,其俗身文体裸,其酬酢往来,既礼义廉耻之不知,其出没隐见魑魅魍魉之难测,残忍成习,戕杀为勇,或持刀刃,或带铳炮,或三五成群,或仟佰聚党,或白昼遽下山麓,或黑夜突入家,或潜伏曲袭人以不及窥,或迳落平原伤人,以不及料,嗟嗟!灾祸之烈,何止杀身;冤惨之深,孰如丧首!

清政府尝悯焉,亟思为民除害,又以覆载攸同,不忍右戮,乃于设隘提防以外,屡为招安,为民除害,无如其梗化不服何;兴师问罪,又无如何其负隅相抗何。改隶以来,戎马倥偬,官斯土者,类因平匪事,忙未遑及此而生番之嗜杀如故,上下百有余年,街庄人民山隘士卒遭害难以数计。

及中田厅长莅任,首讲理番之策,以建治安之基,及筑警寮设隘线,明治三十六年十一月自清水溪始,迄同四十一年六月抵大南澳止,星霜六易。布置已周,犄角以制,威武以压之,又兴化育以启其愚,通贸易以利其便,抚绥备至,感召最神,遂有以使之去逆效顺,一自南澳平众社服乃扶老携幼,稽首于军前曰:“今而后世世子孙皆感生成之德,毋复行凶肆害,为悉致所馘颅骨且献其兵器以谢罪焉。”于是残魂慰,群情洽,民番共睦,人鬼相安。我兰自开辟至今,何曾有此盛事!爰是绅耆倡捐,阁邑响应,因为筑塚建碑以安亡魂,且俾尔熙来攘往者得以知圣世之泽及枯骨。

明治四十二年三月 宜兰厅下绅士商庶总代 波江野吉太郎、江锦章、李绍宗、陈伦元 同具
蓝新 林拱辰 撰
鸟田正干 书 


昭应宫前殿(中山路三段106号)。


精美华丽的木雕。


正殿与中庭。


治理噶玛兰有功的三大老。


旧宜兰监狱署(神农路二段117号)。


典雅的木窗。


旧宜兰监狱,化身为兰城新月广场。


中山公园入口。


中山公园。


献馘碑(县定古迹)。


忠灵塔(历史建筑)。


日军通信中心(历史建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艾伯特会晤瑙鲁总统 讨论重启瑙鲁难民中心
反对党拟对人口贩子实施强制监禁
澳洲大选民调:女总理微幅领先
前奥斯卡影后逝世 享寿84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