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二手汽车认证差异大 吁落实定型化契约规范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玮臻台北报导)每年中古车的交易量,约莫是新车市场销售量的3倍,然而这庞大的消费族群,一旦碰上二手车问题,往往得经由法律诉讼程序解决,二手车消费者不仅缺乏购买新车的透明化交易,还少了可靠的白纸黑字。对此消基会除在2日公布6家提供二手车认证业者的认证检验项目进行调查结果外,也呼吁经济部督导业者落实相关定型化契约范本。

新车有保固,车子发生状况,一切由车厂负责瑕疵维修责任,但中古车出现问题,究竟为正常使用结果,或车子有瑕疵,时有争议。因此中古车市场上,各家业者皆挂出“二手车认证”名号,意图让消费者买得安心,但业者自行认证的结果又值得信赖吗?对此消基会电访六家提供二手车认证业者,结果发现有的业者未提供检测项目,有的业者提供高达168项检测,同样都号称有认证,内容落差甚大。

6家业者包含“SUM优质车商联盟”、“SAVE认证车联盟”、“顺心优质车商联盟”、“简哥中古车”、“LEXUS CPO原厂认证中古车”及“中台湾严选中古车”,结果发现,即使检验程序项数相同,但却各有多种版本,相异程度高达57%,可见,二手车认证的项目多寡,不见得能与检验程序的精细程度与品质划等号,也无法作为消费者选择二手车商的依据。

除在检验项目内容相异度高,在基本检测认证项目方面,也缺乏标准依据。消基会秘书长黄钰生指出,调查发现,基本检测项目“引擎系统”、“变速箱”、“方向机”、“路试”等内容,各家业者的检测项目也不一,例如“引擎系统”,有的提供11项检测项目,有的多达26项;又如“变速箱”,有的业者提供15项检测项目,但也有业者只提供1项,差很大。

因此他也表示,检验项目的多寡与二手车的安全性无法划上等号,检验宣称项目多,并不一定代表着品质与安全程度高,目前政府对于认证根本不管,消费者只能自求多福,而消费者在目前一切尚处浑沌状态下,应审慎分析、比较,才能确保权益。

因此消基会也呼吁,主管机关应针对认证权限、认证单位之基本条件等妥为规范,并对于消费者认为必要基本项目如“出厂日期”、“行驶里程”、“是否有过重大事故”、“车辆过去检验资料”、“车辆过去维修纪录”、“是否为赃车”等等安全履历项目纳入二手车认证,以便于二手车商以及欲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皆能有所凭据,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调查中也发现,二手车业者皆未采用“中古车买卖定型化契约范本”,“中古车买卖定型化契约范本”仅具参考性,要保障消费者权益,政府主管机关应尽速研拟具强制实施性的“中古车买卖定型化契约范本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以落实保障广大消费者权益。

最后也强调,二手车认证实属专业领域,而消基会仅能从中古车商提供的资料加以整理比对,并无法据此反映车商实际认证品质,也不能就此对中古车商的信誉妄下断论,但民间认证的专业把关标准又有谁把关呢?都值得政府主管机关深思,并及早为这个庞大的二手车市场订定出具体管理措施。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