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释放政治犯 英媒吁西方勿袖手旁观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唐文综合报道)缅甸政府从10月12日开始特赦释放包括一些著名政治犯在内的大批囚犯,之前也已尊重人民的意愿,停建中共方面投资的密松水电站。外界认为,此举彰显2010年上任的缅甸政府远离中共、向西方靠拢、并推行改革的决心。10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评,呼吁西方社会不应袖手旁观,而应谨慎而积极地参与其中,鼓励缅甸改革。

缅甸释放政治犯

缅甸国营广播及电视台10月11日宣布,基于总统吴登盛的人道特赦,将于12日开始释放6,359名年老、残疾、生病及“道德行为良好”、包括一些著名政治犯在内的大批囚犯。不过,媒体报导并没有具体指出其中有多少政治犯。缅甸的法律制度不特别区分政治犯,一律以刑法定罪。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其中包括100至300名政治犯。这些政治犯是缅甸军政权统治时期入狱的,其中包括许多记者、艺术家以及宗教和民主人士。

据法新社报导,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导演扎加纳已经于10月12日出狱。缅甸官方媒体以“遵循人道主义”以及其狱中表现良好为由,公布了释放扎加纳的消息。扎加纳于2008年6月被捕,并于同年11月以“干扰公共秩序罪”被判处59年的监禁,随后获减刑至35年。扎加纳曾与400名志愿者一起,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的灾民组建起一家援助机构。因为他拒绝把从民间收集的捐款交给军政府,而引起了后者动怒。

10月12日,首批获释的有120人,除扎加纳外,还包括发动示威的僧侣甘比拉。但是,2008年被捕的在缅甸地位仅次于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的民主斗士、88学运领袖敏哥奈的家人已被告知,这次他并不在特赦名单上。

缅甸当局曾于今年5月和2009年的两次大赦释放了2.2万名囚犯,但人权组织批评说,政治犯仅占其中的极少数。据信缅甸被关押的政治犯有大约2,000人,其中包括记者、民主活动人士、政府批评人士、参与了2007年反政府抗议活动的僧侣以及要求更大自治权的少数族裔成员。

缅甸“变装”政府开始“变脸”

缅甸地处东南亚。长期执政缅甸的军事当局,先后于1988年,血腥镇压民主运动;1990年,拒绝承认大选结果,强行解散反对党;之后,悍然软禁反对派领导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2007年,再度血腥镇压以僧侣为主的民众请愿。中共领导人对之赞赏有加,视如“最亲密盟邦”。

去年11月,缅甸军事当局突然宣布举行“大选”,产生了新的政府和议会,在没有真正反对派参与的情况下,军方背景的巩发党宣布“胜选”,并由那些脱下军装的原军方将领组成“文职政府”。这也是该国20年以来首次议会选举。今年2月4日,缅甸议会宣布前总理吴登盛成为新一届总统。该国的人权异议人士,外国政府都将这次选举视为闹剧。国际社会拒绝承认这一“选举”结果。新成立的政府虽然表面上是由平民组成,但与军队的关系密切。许多人曾经是军中将领,包括总统吴登盛。

但据法新社报导称,自从缅甸军政府下台以来,由新总统吴登盛领导的政府愈发显示出进行改革的决心。去年11月,无条件释放被软禁长达15年的昂山素季,颇令国际社会意外;今年以来,变化更大,放宽了对反对党的限制,允许流亡者归国,并表示可能修改“限制政治犯加入政党”的法律,当局也呼吁与武装对抗的少数民族举行和谈;今年8月,吴登盛总统与昂山素季首次会面,谈及民族和解,接待联合国人权专员到访;9月,官方媒体停止刊登反西方口号,解除对境外网站封锁;10月,缅甸外长访问美国,会晤美国高级官员,表达回归文明国际的愿望。

“尊重人民意愿” 缅甸叫停中资密松大坝工程

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在国会宣布“尊重人民意愿”,“暂停”由中共主导的规模巨大的密松大坝(Myitsone Dam)水力发电站建造计划。一位匿名的缅甸官员表示:“总统决定停止大坝项目,因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要尊重人民的意愿。”

密松大坝是缅甸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造价36亿美元,距云南腾冲县约2百多公里。中缅两国于2006年签定合约,由中资企业单方出资兴建,完工后9成电力将输往中国大陆,而缅甸政府可享其中2成多的利润,估计缅甸在前50年可获逾500亿美元收入。密松大坝若建成,将形成面积达766平方公里的水库;将拦截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犹如中国三峡大坝在缅甸的翻版。

缅甸反对派、保育人士、学者和一些西方组织向来反对伊洛瓦底江发电计划,认为项目将破坏成千上万当地克钦少数民族的居所和生计,乃至牵连伊洛瓦底江下游的水稻社区和生态系统。

2011年8月11日,昂山素季对中国缅甸伊江建坝的意见书公开发表。信件列举了很多弊病。如大坝四周有地理断层,万一发生强烈地震,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拆迁非缅族原住民63村,迁移约1万2千非缅族原住民,若缅甸政府强行拆迁,缅族与非缅族的民族冲突一触即发等。

英国广播公司报导认为,缅甸政府这次决定停工,是缅甸民间运动一次“罕有胜利”,也意味着新的缅甸人民政府愿意多考虑舆论。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缅甸方面宁可冷落中共政权而向民意让步的做法实属罕见。

有评论认为,这是缅甸朝民主化改革迈进的证明,彰显缅甸并非中共的附庸。政治观察家亦密切关注缅甸是否正向西方靠拢。

国际反应

西方国家政府,缅甸流亡组织以及国际人权组织,多年来一直要求缅甸当局释放政治犯。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许多国家以此作为取消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的条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他密切关注缅甸政府在总统吴登盛宣布实行大赦后释放部分政治犯的情况。潘基文10月14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他欢迎缅甸释放这些重要人物。但是,他表示,希望政府确保尽早释放所有政治犯,以实现其尊重基本人权和法治的承诺。

联合国秘书长同时认可缅甸政府和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之间的对话,以及当局和少数族裔之间的协商。他呼吁缅甸的所有党派加倍努力,增强全国团结,使国家走上改革道路,并处理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

美国也欢迎缅甸释放部分政治犯,但是呼吁缅甸领导人释放仍然被关押的活动人士。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周三向外界表示,她受到缅甸政府“承诺改革”精神的鼓舞。但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对此作出反应时间尚早。随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M. Campbell)在曼谷赞扬缅甸有“戏剧性发展”,且表示华盛顿将采取行动,增进与缅甸的关系。

昂山素季所在的全国民主联盟的发言人说,释放政治犯应当只是当局表示民主改革诚意的一部分,政府还应当在新闻自由和放松审查制度等方面取得改善。

《金融时报》社评:西方不应旁观缅甸进步

10月13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评认为,缅甸政府释放大量政治犯,是表明改革派正在掌握主动的最新信号。如今的问题是,西方该作何反应。

社评认为,西方不应袖手旁观,而应谨慎而积极地参与其中;缅甸的改革派似乎已占据上风,西方应对其予以鼓励。第一步可以是允许更多缅甸官员到西方出行——迄今一些看上去支持改革的官员还在黑名单上。积极接触不会有什么坏处。如果缅甸能够继续变革,尤其是如果能够就此立法,那么西方应考虑逐渐减少对缅甸的制裁。

社评认为,这样做当然存在风险,西方也许会被蒙骗。但“不作为”带来的风险更大。如果西方不以某些让步作为对改革派的激励,改革派会觉得孤立无援,在国内强硬派的反攻面前更加脆弱。总的来看,缅甸政府看起来正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这让现在成为数十年来缅甸发生积极改变的最佳时机。西方应帮助推动这一进程,仅仅作为历史的旁观者并不可取。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美国:支持缅甸改革希望更加努力
缅甸审查高官呼吁新闻自由
缅单方停建密松大坝 中共担忧缅甸翻脸
美媒:密松坝搁置 彰显缅甸并非北京附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