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心灵归属在印度

人气 43
标签:

【大纪元10月6日报导】(中央社旧金山6日综合外电报导)1970年代,1名希冀获得心灵平静的加州青年背包客踏上印度,当时这段旅程没有人注目,也没有人会想到这名青年会是后来开创硅谷传奇的乔布斯(Steve Jobs)。

乔布斯早在1972年就读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Reed College)时,来自中产阶级的他对富裕学校生活难以适应。他大量阅读宗教与哲学书籍,之后下定决心研究、并亲自体验与研究唯心论与存在主义。

为前往印度灵修,乔布斯1974年于电玩设计商亚泰瑞公司(Atari)工作数月后,19岁的乔布斯终于如愿与里德学院同窗、也是后来首位苹果公司员工柯特(Daniel Kottke)同赴印度。

据说他曾拜访位于北方省(Uttar Pradesh)库马翁(Kumaon)山上的凯因齐(Kainchi)静修院,渴望造访大师尼姆.卡洛里.巴巴(Neem Karoli Baba),可惜大师在他们抵达前已过世。

从印度归来之后,乔布斯一直都没有放弃他的灵性探索。他成为佛教徒,不仅剃度还一度身着传统印度服饰。在印度这段期间,他自谓“一生中最重要有两三件事,此为其一”。

他称印度行为“迷幻经历”。他甚至表示,他周围的人若没有这种跨文化生根的经历,难以完全和他产生共鸣。

从印度回来后2年,乔布斯的商业直觉似乎更敏锐,与佛尼亚克(Steve Wozniak)共同创办苹果公司(Apple)。

消费者趋势策略家杰夫.杨(Jeff Yang,译音)说,苹果的成功与乔布斯佛教徒的禅学有很大关系,禅强调的是“无为的力量”,因此“极简”是苹果产品的核心,成就苹果独树一格的品牌。(译者:中央社陈怡君)

相关新闻
乔布斯家庭: 养父母坚定温暖的支持
乔布斯将艺术家感觉与工程师构思完美结合
乔布斯:死亡是决定的助力
乔布斯骤逝 政经界齐表哀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