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被批抽查标签不力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黄静荣综合报道】食物标签制度实施一年后,审计署抽查发现有六成预先包装食物营养标签怀疑违规,远比食物安全中心抽查的结果多,批评当局监管不力。报告又指,现时的营养标签制度,并未涵盖婴儿及特殊食物,只由业界自律,少数奶粉的标签偏离国际标准,批评中心没有积极执法,建议当局立法或立例,规管婴儿食品营养标签。

政府去年实施食物标签制度,规定所有预先包装食物,标示能量及7种营养素的成分。审计署自行委聘大学,化验市面购买的70个食物样本,结果就有42个怀疑不符规定,包括没有标签、资料不全或只以外文显示等。而食安中心检查了16,000多个标签,只有111个不符合规定,不足百份之一,并且大部分来自大型连锁超级市场。报告批评部分营养标签字体过小,文字与背景对比不鲜明,令消费者难以阅读,要求改善检验和测试程序。

报告又指,食环署为年销量3万件以下的食品,豁免实施营养标签。但部分食物商迟报销售量,食安中心又无核实申报量是否准确。审计署要求食环署检讨制度,食卫局及食环署同意建议。

批监管婴儿奶粉不足

另外,审计报告批评现时的营养标签制度,并未涵盖婴儿及特殊食物,只由业界自律;少数奶粉的标签,偏离国际标准,例如欠缺部分重要营养素。

报告指出,当局早于05年就检讨是否将婴儿及特殊食物引入营养资料标签,但事隔6年仍原地踏步。食安中心在2006年成立以来,从来无抽查过有关食物,核实标示的资料是否正确;而审计署的化验结果就发现部分声称失实。同时,业界违反世卫建议、以营养及保健声称促销婴儿食品的情况普遍,中心亦无积极核实,可能导致误导或夸张宣传。审计署要求当局尽快修例。

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委员李华明批评,食安中心的执法工作马虎,令法例形同虚设,无法保障消费者。他质疑中心偏袒商界,要求加强抽查,包括要增加抽查中小型商铺,以及测试所有须标签的营养元素。

食物及卫生局表示接纳审计署的建议,并解释在法例实施初期,主力抽查在超市出售的食品,又指食安中心已在今年4月作出调整,改为集中抽查小型零售店的食物。署方亦将在下个月就食物标签字体大细及清晰度等,发出指引,征询业界意见。对于审计署发现怀疑不符合规定的样本,食安中心正在跟进。◇

相关新闻
食安中心查获多种问题食品
港食安中心推出便携式营养计
黄杰龙批“走塑”搞到前线
港《中暑指引》修订 与天文台酷热天气提示挂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