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杂记(3)自行车王国荷兰 旧车多新车少

巴顿 撰文

人气 14

由于人类发明了飞机和远洋巨轮,再加上汽车、火车,这个世界已变得很小。从雪梨出发,基本上在一、二天之内,就能到达地球的几乎任何一个角落。然而,你仍然不能否认,我们生活其间的这个星球,实在还是太大、太遥远!

如我们这次游历欧洲,虽仍属典型的走马看花,蜻蜓点水。一路行来都是满腹牢骚,声声叹息,叹息所到之处停留的时间都太短暂,未尽游兴;导游也未尽人意。可是,如若没有现代飞行工具,只花二十多个小时,就把我们从南半球雪梨运抵北半球的法兰克福,那是难以想像的。

又如若我们不能利用德国的宾士大巴,在半个多月之内就游历七、八千公里,走遍欧洲大小十二个国家,那简直是不敢想像的天方夜谭!如像当年孙悟空助唐三藏去西天取经那样徒步西行,不知道要走到哪个牛年马月哩。足见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大家从中获益匪浅。

然而,谁也不能否认,这些先进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为了使这种危害减低,今年初,巴黎就曾开展过无机动车日活动,提倡徒步上班,或骑自行车上班。雪梨的上班族也渐渐地爱上了自行车。就环保和健身而言,自行车正在重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宠。

正当西方各国纷纷回归自行车的同时,自行车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在人口太多的中国或印度,却仍旧是老百姓生活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当今中国汽车的生产量与拥有量不断上升,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街道上业己车满为患,堵塞了交通。尽管如此,中国人的绝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仍以自行车为主。

这次回中国旅行,在杭州、上海、深圳都住了几天。发现一个怪现象:街上的汽车倒是一年比一年新了;而停在路边的自行车,为什么会一年比一年旧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还是杭州的朋友指点了迷津:原来,杭州市近几年来偷自行车的歪风日盛,新买的自行车不日即告失踪。买一辆新车就被偷走一辆,几乎成了定规。于是,新车买来只好锁在家里。但凡上街骑用的都只好是破旧的自行车了。

事情一经道破,鄙人对此其实是耳熟能详的。想当年鄙人在深圳工作,就曾被偷走过五、六辆新车,可以称得上是重灾户的。当时深圳有“未失窃过几辆自行车的不算深圳人”的口头禅。想不到此歪风居然会刮遍内地领受改革开放实惠的大部分城市。足见这种怪现象在中国是与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密切关联的。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行车是主要代步工具。(Mark Dadswell/Getty Images)

鄙人正在心中感叹中国人的道德水准正与经济增长呈逆向发展的当口,却在阿姆斯特丹旅游时惊闻,这个自行车王国的首都居然也以偷自行车歪风兴盛而闻名于世。


阿姆斯特丹(photos.com)

据导游介绍,在姆斯特丹市区每十个人中就有七个人拥有自行车。不论新旧,凡自行车停放在任何场地,均用两把大锁锁牢,以防被盗。在这个自行车大国里,满街可见的也是旧自行车多、新自行车少。不仅如此,凡在阿姆斯特丹大学里就学的大学生中流行着一种奇怪的说法:如果没有学会偷车,他就等于未在大学毕业。


阿姆斯特丹马路上到处可见自行车(摄影:巴顿)

看来只要是在阿姆斯特丹市生活而又必需有一辆或多辆自行车的人,由于自己的自行车几经失窃,防不胜防,疲于奔命,在万不得已之下,也就渐渐地不得不也学会了偷车。于是,这偷车与被偷,慢慢地发展成一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被这种另类的自行车艺术大大地丰富了的阿姆斯特丹市的艺术生活。

对于导游的这则新闻的介绍,鄙人因缺少时间实在无法加以验证。然而,我目睹丹姆广场周围骑拥着自行车穿过马路的所有老中青男女的手中,均未发现一辆新车。我怎能不相信这则新闻呢?

原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类肤色的各式人种,在表面上看好像差异很大,这个白得像雪,那个黑得如炭。其实在骨子里,都差不多一个德性!我建议,全球各国政要、军事将领、实业界人士、法官、红男绿女、才子佳人,但凡研究国际要务、制订政治、经济、军事政策以及人生计划时,均请以鄙人在自行车应用学中对人类之发现为依据,则尽可免受误导而大获成功矣!

二零零四年八月十九日 @

相关新闻
荷兰移民大臣遣返决策难移
荷兰享受护理补助人数大幅削减
荷兰社会融入考试——移民头上的一把剑
荷兰幼托机构债务飙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